2020年初秋,考古愛好者穆辰跟隊在秦嶺山脈對新發(fā)掘的一座唐代古墓進行考古研究……
雖然距今為止已經(jīng)有諸多唐代古墓被發(fā)掘,諸如昭陵,乾陵這種大型帝王陵,各種王公貴族的墓,亦或者是如大明宮這類具有深刻歷史意義建筑。
但是唐代的古墓或建筑,一直都是考古界潛規(guī)則內(nèi)必要的考古大事件。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對唐朝的一種向往,無論是唐初的“貞觀之治”,亦或者是一代女皇時的“日月當(dāng)空”,再有頂峰的“開元盛世”。
總之,唐,他不止是一個已經(jīng)過去了的朝代,更是封建主義時代一個空前絕后的大同社會。那是一個敞開懷抱,接納四方來客的時代。
唐文化傳承至今,更多的是為他的短暫而惋惜。他的衰敗,不同于秦時的抵御四方,不同于漢時的制度不濟,更不同于隋時的急功近利,門閥干涉。
唐的衰敗,不在于外辱,不在于制度不濟,也沒有隋的急功近利,而是在于為君者。
就如說“明亡于萬歷,始于嘉靖”一樣,唐也可以說“唐亡于哀帝,實亡于玄宗”。玄宗將“貞觀輝煌”推了盛唐頂峰“開元盛世”,同樣的也是玄宗將盛唐輝煌一腳踢進了萬丈深淵。
每到此時,那個唐人不在心里默默嘆口氣,是對那個已經(jīng)逝去的帝國哀嘆,也是對當(dāng)下盛世的一種向往。
穆辰,一個80后年輕人,國內(nèi)歷史,物理雙料博士,化學(xué)博士在讀,同是兼修經(jīng)濟學(xué)等學(xué)科,可謂是現(xiàn)實版的學(xué)霸,不,學(xué)霸已經(jīng)不能提現(xiàn)出他的成就。
爺爺時國內(nèi)知名大學(xué)頂級歷史教授,外公是某軍區(qū)參謀長,父親是國內(nèi)知名工程的科研人員,母親是500強企業(yè)執(zhí)行CEO。更不用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舅了。
就這么一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寵兒,居然喜歡跑去做一個專門挖人祖墳的混賬玩意兒。差點沒把家里的三姑六婆氣的一佛升天,二佛上吊。
這次出來,又是偷偷的利用老爺子的關(guān)系,加入了一個對新發(fā)掘的唐代古墓進行考古研究的隊伍。
一行十幾人穿梭于密林密布的秦嶺,向著目的地而去,聽說,這次被發(fā)現(xiàn)的是一座永徽時期的貴族大墓。
“永徽”,是高宗年號,是貞觀之治的一個延續(xù)。這個時期的貴族,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都秉持這貞觀時期的激進,開拓。
所以,這座古墓,將有很深的研究價值和意義。若是有新的成功挖掘,將是又一個對唐朝文化進一步評估和研討的有利證據(jù)。
“辰哥,你說這次這個是個將軍墓還是丞相墓啊”。一路上,掘友楊斌一直喋喋不休。
“將軍墓倒是有可能,畢竟唐初將軍那么多,丞相墓就算了,記憶中好像沒有哪一位唐初丞相死于永徽時期。不過也不要抱太大希望,萬一就是一座稀松平常的貴族墓呢?!蹦鲁竭€沒說話,一旁的劉濤接過話題。
“你說我們那天要是遇到一座五姓七望的墓,那該多好啊,里面的陪葬品絕對多的數(shù)不清,畢竟唐初時期,他們賊有錢有錢的?!睏畋簏c點頭,有些失望,不過瞬間又斗志昂揚。
“呵呵”
眾人一陣鄙夷。
不在搭理楊斌,繼續(xù)向著目的地而去。
傍晚時分,眾人終于到達目的地,一處平坦的地方。
“好了,到地方了,大家先各自安營扎寨,明天再勘察動土?!币恍械睦蠋煾祵φ樟艘幌挛恢?,用腳在四周丈量一下,然后回頭對眾人說道。
“師傅,就是這里?怎么連個土包都沒看到,您確定是在這?”楊斌,又是這個話嘮。
“嗯,就是這兒,不會有錯,你看這山勢,右邊猶如臥虎微動,左邊形勢盤龍升空。后面又像玄武昂首,在看對面那片楓林,不正好是朱雀展翅嗎。這種勢,我不是給你講過嗎?”老師傅一邊走,一邊給楊斌指指點點。對了,楊斌就是他的徒弟。
“哦哦,我知道了,那為什么沒有墓堆?”楊斌問。
“并不是所有墓葬都有土堆的,墓葬,常見的無非就是四種,陵,冢,墓,墳?!?p> “墳,墓,冢,陵都是表示人死后下葬的地方,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叫法,其實這和我們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相關(guān)。在封建社會關(guān)于住宅是有詳細的規(guī)定的,比如說皇帝居住的地方稱為“宮”,王侯居住的地方稱為“府”,官員居住的地方稱為“宅”,平常百姓居住的地方稱為“家”。
對于生前的這種等級和待遇古人也自然而然的認為死后也是應(yīng)該有相應(yīng)的等級秩序的,因此皇帝死了稱為“駕崩”皇帝死后下葬的地方稱為“陵”,諸侯死了稱為“薨”死后下葬的地方稱為“?!?,大夫死了稱為“卒”死后下葬的地方稱為“墓”,平民百姓死了稱為“死”下葬的地方稱為“墳”。”
“帝王死后稱為陵。周朝以前,君王的墳?zāi)挂捕挤Q“墓”。大約從戰(zhàn)國中期以后,帝王的墳?zāi)怪饾u開始稱為“陵”?!妒酚涄w世家》記載:“趙肅侯十五年經(jīng)營壽陵?!薄肚厥蓟时炯o(jì)》記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
“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帝王為了顯示王權(quán)至高無上的地位,便將墳?zāi)菇ǖ孟褚蛔搅?,故皇帝的墳?zāi)沟妹昴?。比如說著名的秦始皇陵占地面積就達到56.25平方千米。
唐代皇陵更是“因山為陵”,氣勢恢宏。有詩句描寫乾陵“千山頭角口,萬木爪牙深”。帝王陵墓,實際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屬建筑,合稱為陵寢,不僅占地廣闊,而且還有相當(dāng)?shù)母叨??!?p> “冢在《說文解字》里的意思是“高墳”,也就是高大的墳?zāi)?。從這個字的結(jié)構(gòu)上來說,上面一個“宀”(mián)意思為房屋或者覆蓋,意思就是將死者覆蓋于墓中,下面一個“豖”(chù)。既然是高大的墳?zāi)乖诘燃売^念強烈的社會一般人的墳?zāi)故遣荒芊Q為“?!钡?,只有諸侯、貴族等有身份人的墳?zāi)共拍芊Q為“?!薄!?p> 《禮記·檀弓》注:“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
墓其實是最早的下葬方式了,從字形上來看“墓”字上面一個“莫”,下面一個“土”?!澳弊值囊馑季褪侨针[沒于草叢之中,所以這個墓的意識就是在黃昏時刻下葬,入土為安。又因為“墓”的意思有與太陽一起隱沒,因此墓葬不壘墳頭。正所謂“墓而不墳”,就是埋葬死人后不作標(biāo)志。這應(yīng)該也是上古時期人們下葬的一種習(xí)俗或者說方式,人死之后埋進墓中,然后用土封住,蓋平,沒有高起的墳丘,這就是所謂的“平地為墓”。”
“《禮記·檀弓》注:“土之高者謂之墳。””
從這個禮記的注解來看就是高出土地的地面稱為墳。也就是在墓的基礎(chǔ)上加了一個包,這其實也是在古人對先人下葬地方的一個標(biāo)記,以表示對先人的紀(jì)念。另外從“墳”字的繁體字來看意思為“土從賁”,意為沖天而起的墳?zāi)?,也有一說是表示逝世之人有冤屈,表達自己的冤屈之意。據(jù)說武王滅商后,曾經(jīng)命人給比干的墓添土筑墳頭,以表達他的冤屈之意?!?p> “這就是陵,冢,墓,墳的本質(zhì)區(qū)別。好了,貪多嚼不爛,先去搭帳篷吧。”老師傅仔細的給楊斌解釋了“陵”“?!薄澳埂薄皦灐钡膮^(qū)別。
次日,當(dāng)穆辰走出帳篷是,外面平地上已經(jīng)有幾個人在拿著工具在挖挖找找。
幾天后,在確定位置后,大家開始熱火朝天的動土,一堆堆覆土被清理出來,期間穆辰也學(xué)到了更多的考古知識。
夜間,初秋的天氣還有點悶熱,無聊的穆辰踏出帳篷,步行在已經(jīng)露出部分墓墻墓地上,看這這座不知主人曾經(jīng)多么輝煌的大墓。思緒不知不覺飄到那個遠逝的時代。
突然,腳下一松,穆辰只感覺天旋地轉(zhuǎn),一陣強力的吸力將自己往地下拖。自己根本來不及呼救,就被掩埋在流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