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弗慍拒絕了康寧公主聯(lián)姻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太子府。
吳自遠驚訝道:“康寧公主權(quán)勢滔天,從來沒有用這樣的條件招攬過任何一位大臣,柳弗慍竟然就這樣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李復(fù)書心情很好地道:“南唐也沒出過幾個三十歲的宰相,倒沒白費你一番提點?!?p> 吳自遠點了點頭,又不免為柳弗慍擔心起來:“柳弗慍這番只怕是把康寧公主得罪狠了,康寧公主不會輕易放過他?!?p> 李復(fù)書道:“康寧公主確實不會輕易放過柳弗慍,但不是因為他拒絕聯(lián)姻。柳弗慍與康寧公主并沒有私怨,拒絕聯(lián)姻只不過是立場不同而已??祵幑魅羰菫榱诉@種事情報復(fù)柳弗慍,未免顯得氣量太過狹小,這樣的康寧公主不可能有如今的權(quán)勢,也就更不值得我如此忌憚了。”
吳自遠知道李復(fù)書說得有理,略略忖度一番后,道:“康寧公主拉攏不成,自然會竭盡全力阻止柳弗慍接任兵部尚書之位,那我們是幫柳弗慍對抗康寧公主呢,還是幫康寧公主對付柳弗慍?畢竟柳弗慍雖然沒有投靠康寧公主,但他也沒有明確表態(tài)支持殿下,而章正卻實實在在是我們的人。只要我們做得隱秘,到時候柳弗慍記恨的只會是康寧公主。”
若是柳弗慍做了兵部尚書,對他們有利有害還不一定,只有章正上位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如今有康寧公主出面對付柳弗慍,他們根本不必費勁,只需在恰當?shù)臅r候暗地里添柴加火即可達成所愿。
如此既能為章正贏得一個上位的機會而不招致柳弗慍的記恨,又能給康寧公主樹立一個強敵,實在是一舉兩得。
然而李復(fù)書卻搖頭道:“當然是要幫柳弗慍了?!彼斎恢婪鲋舱抡霰可袝葞椭鷽]什交情的柳弗慍更有利于他鞏固現(xiàn)在的位子,可他又不得不這么做,“其實康寧公主說得沒錯,章正做兵部侍郎多年,政績平平,確實沒有做兵部尚書的能力。我當初之所以舉薦章正繼任兵部尚書,不過是不想兵部尚書之位落入康寧公主的手中,而手上又沒有合適的人選罷了?!?p> 吳自遠知道李復(fù)書是出于大義的選擇,他心中也贊同李復(fù)書的決定,卻還是忍不住擔憂道:“也不知道這位新任兵部尚書將來是敵是友?!?p> 李復(fù)書心中也有擔憂,但他更加樂觀,“明面兒上柳弗慍雖然沒有站在我這邊,但如果在康寧公主向他發(fā)難的時候,我出手幫他渡過難關(guān),難道他以后還會和康寧公主聯(lián)手與我為敵嗎?”
吳自遠也寬心道:“應(yīng)該是不會了。兵部尚書之位又不是兒戲,為人臣子一生的追求也不過如此。康寧公主若是在這件事情上為難柳弗慍,別說日后聯(lián)手了,就是結(jié)為世仇也不為過?!?p> 他這樣一想,倒不怕康寧公主出手爭奪兵部尚書之位,倒怕她按兵不動了。
柳弗慍接任兵部尚書之位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京都。
柳家兄妹因為同時得罪李復(fù)書和康寧公主擔憂不已,但別人卻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只知道柳弗慍即將位極人臣,權(quán)高位重,于是各種各樣的拜帖和請柬紛至沓來。
可柳家兄妹如今哪里還有心情應(yīng)付這些?
好在但凡清楚當前形勢的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來與柳弗慍結(jié)交。所以這些前來結(jié)交的人大多數(shù)身份都不太高,沒幾個人是柳家兄妹必須要見的。于是他們便索性以“初到京都,事務(wù)繁忙為由”將來人都打發(fā)了。
不過這些人當中,柳家兄妹倒也不是全都不愿意見。比如,兵部侍郎章正,柳弗慍就挺想見一見的。
柳弗慍雖然已經(jīng)做了最壞的打算,卻仍然沒有放棄希望。章正是兵部侍郎,對兵部的事情再清楚不過,如果這次能夠保住兵部尚書的位子,那么他現(xiàn)在和章正打好關(guān)系,日后再接管兵部就容易多了。
而章正顯然也正有心與柳弗慍結(jié)交,因為他不僅自己來了,還把章夫人也帶來了。他大概是知道柳弗慍的妹妹柳弗思也來了京都,為了以示友好,特意把章夫人帶來的。不過顯然,他在此之前并沒有打聽過柳弗思的喜好。
因著雙方心意相通,柳弗慍和章正一見面都十分熱情。尤其章正竟然極為鄭重地向柳弗慍行了下級官員對上官的禮節(jié),謙恭道:“下官不才,曾得太子垂青,舉薦我繼任兵部尚書之位。如今見到柳將軍才自慚形穢,當初竟敢期望尚書之位,實屬自不量力。柳將軍不日履新,下官必定竭盡全力協(xié)助柳將軍接管兵部,將軍若有任何差遣,盡管吩咐,下官定然在所不辭。”
章正身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致仕,侍郎升任尚書本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何況他還有李復(fù)書的鼎力支持,說起來他原本是最有希望晉升兵部尚書的人選,卻不想柳弗慍橫空出世,搶走了他期待已久的尚書之位,若說心中沒有不甘,那是假的。
但柳弗慍畢竟將是他的頂頭上司,若是日后從別人口中知道他曾經(jīng)極力競爭兵部尚書的位子,只怕會容不下他。倒不如他自己主動把這件事情告訴柳弗慍,并且積極示好,或許以后還可以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柳弗慍立馬明白,章正是表忠心來了。
他也知道他搶走了原本屬于章正的升遷機會,本來還擔心章正會因此與他有嫌隙,若是有意刁難,只怕以后會多生事端,卻不想章正不但不怨怪他,反而主動示好。
柳弗慍自認不是小氣人,卻沒想到章正比他想的更大度,喜出望外道:“章侍郎說的哪里話,聽說石尚書病了幾個月了,每日要臥床休養(yǎng),更別說處理政務(wù)了。這些日子以來,兵部的事務(wù)都是章侍郎在打理,卻從未聽說出過什么差錯,可見章侍郎才干不俗。如今大家都傳我將接任兵部尚書,那都是捕風(fēng)捉影的事情,但倘若將來有幸能與章侍郎在一處共事,也是一樁幸事啊。”
他沒有承認皇帝有意他繼任兵部尚書的事情,為的是防備將來兵部尚書之位落空,今日的言之鑿鑿變成明日的笑話。
但這并不妨礙他向章正示好,畢竟與這樣一位豁達大度之人結(jié)交也沒什么壞處。
章正以為柳弗慍是在自謙,也沒有在意,只要柳弗慍接受他的示好,他今日來這一趟的目的便是達成了。
柳弗慍接待章正,那么接待章夫人的就只能是柳弗思了。
柳弗慍與章正這邊的氣氛有多么的和諧,柳弗思和章夫人那邊的處境就有多么的尷尬。
當然,也可能只有柳弗思自己這么覺得。
柳弗思為什么會覺得尷尬呢?
因為坐在章夫人面前的人明明是柳弗思,可她卻三句話不離柳弗慍,而她對面的柳弗思仿佛是個透明人。
明明連柳弗慍的面兒都沒有見過,她是怎么句句都能扯上關(guān)系的呢?
章夫人是這樣說話的:
“如今螃蟹最是肥美,只是吃起來忒是繁瑣。所以我都是叫人把蟹肉取出來,與上好的火腿、河蝦還有栗米茸一起揉了做丸子。這樣做出來的蟹肉丸子好吃又不膩,我家大人每次吃了都贊不絕口,柳女公子以后也可以做給柳將軍吃,保管他會喜歡。”
“京都的天氣要比承州冷得多,想必柳女公子還沒備好保暖的衣物吧?給我們家供皮子的衣料鋪子是我從許多家鋪子里面選出來的,質(zhì)量最是上乘,改日我給柳女公子引薦引薦,好叫柳將軍穿得舒心。”
“柳將軍疼愛柳女公子,讓柳女公子住北房,自己住西廂房。只是這驛站的保暖措施做得實在是有些馬虎,如今這時節(jié)西廂房最是冷清,柳女公子很該備些上好的銀霜炭給柳將軍取暖才是?!?p> ......
總之,章夫人對柳弗慍的衣食住行諸如此類的各種細枝末節(jié)的事情都關(guān)心到了,仿佛她才是柳弗慍的親妹妹,而柳弗思是柳弗慍從垃圾桶撿來的白眼兒狼。
大概是六年前,柳弗思親手砍了張厚腦袋的事跡傳遍承州之后,就再也沒有人敢這么和她說話了。
沒想到如今到了京都,她竟然又成了別人巴結(jié)她哥哥的工具人。
柳弗思本來很不耐煩應(yīng)付章夫人這樣的人,但她知道柳弗慍的心思,為了和章正打好關(guān)系,她忍著把章夫人“封口”的沖動,耐著性子聽完了各種多余的關(guān)心和囑咐,直到柳弗慍和章正談完了正事,章氏夫婦告辭,她才終于解放了。
又幾日后。
皇帝在早朝的時候宣布了對柳家兄妹的嘉獎和安排:柳弗思因功晉為輔國大將軍,賞千金,食邑八百戶;柳弗慍領(lǐng)兵部尚書之銜,出使朔方,凱旋歸來之后正式接管兵部。
柳家兄妹正要領(lǐng)旨謝恩,突然朝堂之上響起極為洪亮的反對聲:“陛下,臣以為柳家兄妹不但不該賞,反而該罰!”
眾人聞聲望去,是御史大夫,張省。
柳弗慍也認得他,他們剛好在前幾日康寧公主的宴會上見過面。
張省道:“一個月以前朔方國君盛金因內(nèi)亂被追殺,后逃至承州向我國投降求助。朔方一直是南唐之患,對我國邊境百姓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若是當時能夠抓住良機,盡力安置好盛金及其部眾,盛金必定感念陛下恩德,與南唐永修同好,從此兩國邊境再無戰(zhàn)事,百姓們也能安居樂業(yè),不必再戰(zhàn)戰(zhàn)兢兢度日?!?p> “誰知柳家兄妹卻殘暴不仁,下令將已經(jīng)投降的盛金親兵屠殺殆盡,令朔方臣民皆怨。柳家兄妹為了擒拿敵國君主的功勞,竟不惜殺害五百多名朔方降軍,無視兩國百姓乞求和平的愿望,故意制造加劇兩國之間的矛盾,將兩國百姓置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樣心思惡毒的人若不重罰實在不足以平民怨?!?p> 柳弗慍與柳弗思對視了一眼,事情果然不出他們所料,有人借用殺降之事對付他們。
而這個率先出手之人,是康寧公主。
柳弗思正要依計行事,一力擔當殺降之過,以保全柳弗慍的差事。
只是她還沒有動作,李復(fù)書就率先站了出來,朗聲道:“陛下,臣以為張御史此話不妥。且不說盛金此人殘暴嗜殺,而且還有過詐降的前科,以怨報德,劣跡斑斑,根本代表不了溫良無害的朔方百姓,否則他也不會被朔方起義軍追殺,最后落到向我國投降求助的地步。單說當天的情勢,柳將軍帶領(lǐng)承平軍在興州鎮(zhèn)壓作亂的朔方暴民并且重新布置邊防,他人根本不在承州,只有振軍大將軍帶著少量兵馬留守,無力看守盛金的諸多部眾?!?p> “在當時那種危急的情況下,振軍大將軍既要保住盛金的性命,又要保護承州不會陷入險境,除了立時將盛金拘禁起來,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呢?為了兩廂保全,柳大將軍萬般無奈之下做出如此決定,也算情有可原。事后柳將軍已經(jīng)將當時的情形和其中緣由都在奏疏中稟明過了,不知張御史為何當時沒有提出不妥,如今卻要舊事重提?柳大將軍為保全大局犧牲個人聲名,有大功于國家,張御史不提振軍大將軍偌大的功績,卻抓住小小的過失不放,未知何意?”
若是尋常人與當朝太子對陣,即使不唯唯諾諾,也總要多些恭敬,但張省卻絲毫不怵李復(fù)書太子的身份,厲聲道:“柳弗思不過一介散官,并無兵權(quán),就算柳弗慍當時不在場,殺降之事與他也脫不了關(guān)系。殺降不祥,柳家兄妹違背天道,屠殺降兵,這是不仁;接受了降書,卻沒有依言保護盛金及其部眾,這是不義。太子身為儲君,應(yīng)奉行仁義之道,難道要助紂為虐,為不仁不義之人開脫罪責(zé)嗎?”
無論帝王還是儲君,最害怕的便是背上“不仁不義”的罵名。
因為這個詞不僅可以讓儲君與皇位失之交臂,甚至可以讓皇帝跌落神壇。
但李復(fù)書卻毫無懼色,神色泰然道:“勢者,因利而制權(quán)也。盛金品性不堪,而當時承州城內(nèi)少兵,若是讓他帶兵進城,于承州、于南唐百害而無一利。若為了個人小義而舍棄國家大義,置南唐于危險之境,那才是不仁不義之至。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柳大將軍為了一擊取勝,殺而示之不殺,此乃用兵之法,有何不妥?”
張省用仁義之道攻擊李復(fù)書,李復(fù)書便以用兵之法予以反擊,倒也攻防相當。
盛金之事太過復(fù)雜,若照此勢辯論下去,柳家兄妹的功過如何判定,只怕說上一天也說不清楚。
但這并非張省的目的所在,他無意與李復(fù)書糾纏,只道:“柳家兄妹的功過如何暫且不提,當務(wù)之急是收伏朔方之事。收伏朔方必要先安撫朔方臣民,柳弗思剛殺了朔方降兵,柳弗慍身為柳弗思的兄長,不宜再與朔方方面接洽,否則若是引起朔方臣民恐慌,只怕即使我們有盛金在手,也難以降伏朔方?!?p> 皇帝讓柳弗慍出使朔方回來再接管兵部,是因為他的資歷不夠,需要功勞來湊。
而張省的打算便是讓柳弗慍去不了朔方,以此來阻斷他的晉升之路。
李復(fù)書怎能不了解張省的想法,自然不能令其如愿,無不爽快地道:“功就是功,過就是過,有功就證明是對的,該賞;有過就證明是錯的,該罰。只有辨明功過,賞罰分明,辦事的人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功過是非如此重要,怎么能不辨功過呢?”
張省正要說話,卻不料有一個人比他先開口。
這個人既在眾人意料之外,又在眾人意料之中,他是尚書令魏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