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御史中丞的王拱辰,本就是一個少年老成因循守舊之人,年紀輕輕就高中狀元郎,頗為心高氣傲,由于在私下里,多被文采斐然才氣逼人的歐陽修嘲弄,原本是連襟關系的二人,他倆之間并不和睦,而是心生間隙。
在反對范仲淹推行新政一事上,王拱辰除了其個性使然外,再加上,歐陽修是范仲淹多年老友,鼎力支持范仲淹推行新政,讓王拱辰“恨屋及烏”,不排除存在私人恩怨的成分。
在范仲淹上書的奏章中,關于“興建學堂”相關的內(nèi)容,王拱辰暗自猜測十有八九是歐陽修從中協(xié)助范仲淹所寫,于是,就成為了他具體攻擊的目標之一。
這不,在范仲淹以自卑商鞅的方式進行了一番辯護后,王拱辰再次持笏出列,表達反對意見,只是,他先對范仲淹恭維了一番道:“啟奏陛下,范希文方才所言,頗有一番道理。正如范希文所說,春秋時期的秦國,正是因為自商鞅變法伊始,才使得秦國從弱秦變成強秦。秦國最終能夠橫掃一統(tǒng)六國,商鞅變法當然功不可沒?!?p> 把話說到這里,王拱辰停頓了兩下,突然就話鋒一轉(zhuǎn),聲音提高了八度,繼續(xù)說道:“不過,臣以為,范希文的奏章之上所寫,在三五村落合辦學堂,要求男女即可入學,男子年紀為二十歲以下者,女子則是二十歲以下未出閣者,按照男女比例三比一的比例招生。
“男女授受不親,自古有之,豈可隨意更改。若是讓男女同處一室,豈不有傷風化?更何況,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德行,并不在于讀書多少,而在于其未出閣之前,守身如玉;出閣之后,相夫教子;若郎君早亡,要正當貞節(jié)烈女,此乃女子的模范德行。
“再者,在三五村落間興辦學堂,放眼我大宋境內(nèi),聘請教書先生何止萬千之眾。建造一所學堂,又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豈是三五日之內(nèi)能夠辦成?因此,以臣之見,在我大宋境內(nèi)廣辦學堂,尤其是男女皆可報名讀書一事,期期以為不可?!?p> 關于歐陽修在家中自辦“女式學堂”,招收了十幾位跟歐陽修私下關系甚好的朝中大臣未出閣女兒一事,漫滿朝文武皆知,王拱辰跟歐陽修又是連襟關系,自然也是知曉此事,便像趁此時機,在此借題發(fā)揮一下。
只是,在宋仁宗趙禎和苗貴妃所生的大女兒康復公主趙徽若,在歐陽修家中開設的“女式學堂”讀書一事,僅少數(shù)幾個人知曉,朝中大臣中間知曉此事的人,也就歐陽修本人,還有范仲淹和包拯,以及晏殊,就再無其他人了。
面對王拱辰的冷嘲暗諷,歐陽修自然是不忍了,只待王拱辰話音剛落,歐陽修當即就持笏出列,對王拱辰反唇相譏道:“啟奏陛下,小臣以為,王拱辰方才所言,有失偏頗。
“范公在奏章中提議,三五村落合辦一個學堂,無論男女皆可招收,實乃提升我大宋黎民百姓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素養(yǎng)。‘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陳舊規(guī)矩,已不合時宜。
“就拿已經(jīng)仙逝的大娘娘(劉娥),還有如今年華正盛的曹圣人來說,他們兩位皆是我大宋女性典范和楷模,不僅容顏傾國傾城,其才華橫溢之程度,也賽過不少進士翰林。大娘娘和曹圣人作為我大宋女性楷模,自當母儀天下,為天下間女人做榜樣。
“我大宋民間女子,能夠識文斷字,又有何不可呢?恕臣冒犯直言,試問,大娘娘在入宮之前,不也是一個民間女子么?若是我大宋女子,皆以讀書蔚然成風,能夠誦讀詩詞文章,在相夫教子方面發(fā)揮的功用更大。正是在大娘娘的悉心教導之下,陛下才成為了我大宋的任君,這便是最好的例證。
“至于男女同處一室,有傷風化一事。小臣以為,今后朝廷官府興辦的學堂,可在學堂之內(nèi),專門設置男生學舍和女生學舍,把入學的男生和女生隔開就可解決,并不是一件難事兒。更何況,在學堂之內(nèi),學習的都是圣賢之書,啟蒙教化都是君子之道,即便是男女同在一間學舍,又有何妨呢?”
言猶至此,歐陽修停頓了幾下,定了定神后,話鋒突然一轉(zhuǎn),聲音提高了八度,繼續(xù)開口說道:“不過,小臣對于范公奏章中所說,要盡力追求和實現(xiàn)男女平權一事,不可操之過急。據(jù)小臣了解,關于這方面的改革內(nèi)容,是由街道司的王司丞所撰寫,其年輕氣盛,想法奇妙,理應褒獎。
“可若是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在我大宋境內(nèi)實施新法,對于王司丞所提之驚世駭俗內(nèi)容,不可照單全收聽之任之,應當經(jīng)過權衡利弊得失后,對于可行內(nèi)容盡速實施。至于過于新奇之內(nèi)容,應當暫緩實施。以上便是小臣之見,還望陛下明示。”
讓王拱辰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歐陽修先是當著一眾朝臣和趙官家的面,慷慨激昂地對他進行了一番駁斥后,最后卻說上述內(nèi)容不是他所提而是另有其人,且這個人還是一個從八品芝麻綠豆大的街道司司丞王浩,不免令他感到面上甚是無光。
當歐陽修把話說完,心里頭憋著一股氣的王拱辰,不等歐陽修退班入列,就持笏出列,繼續(xù)對于范仲淹奏章中所提興辦男女皆可讀書的學堂進行攻擊,冷嘲熱諷道:“方才歐陽修所說,對于興辦學堂一事,竟由一個小小的街道司司丞所提,并被范希文所用,實乃是滑天下之大稽。
“若是此事是由我大宋文壇旗手之一的歐陽修所提,我王某雖心中有所不滿,卻也尚可接受。可是,此事由一個從八品的小官所提。況且,此人行伍出身,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卻提興辦學堂,我王某恕難接受。王某覺得在場的不少人,恐怕跟王某想法甚是相同?!?p> 果不其然,待王拱辰話音剛落,便有七八名五品以上的朝廷大臣們,對于方才王拱辰所言,進行了一番隨聲附和,對擔任街道司司丞的王浩,自然是進行了一番鄙視譏笑之言。
原本端坐于堂上的宋仁宗趙禎,聽到以王拱辰為首的七八名朝廷大臣,對他頗為欣賞的王浩進行一番惡語相向毫不留情地攻訐,心里頭很不是滋味。
這還倒是其次,更加讓宋仁宗趙禎心里頭難過的是,他起初對于范仲淹的這份奏折所列的改革新政內(nèi)容寄予厚望,這下便讓他油然而生出一種絕望之感。
盡管宋仁宗趙禎想要反駁王拱辰等人,卻也找不出來站得住腳的說辭,畢竟,王浩確實是一個從八品的小官兒,又是行伍出身,在沒有擔任街道司司丞之前,只不過是一個開封府廂軍里面打大頭兵而已,并未聽聞王浩飽讀詩書,只能夠忍氣吞聲。
過了片刻的個功夫,正待宋仁宗趙禎接下來不知該如何收場時,方才跟王拱辰進行過一番春香舌戰(zhàn)的歐陽修,再次持笏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