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文我們提到,袁紹作為一個官六代,因為目光短淺,很難有大作為。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是不正確的,袁紹聽了,是會很不開心的,至少在曹操等人還沒有崛起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發(fā)展出了一定的勢力,開始砍各方諸侯了。
而在這幫子與袁紹交了手的人里,張燕,絕對是佼佼者。
張燕生在常州真定,從小就叛逆,就逆反,沒事就盜個竊,抒發(fā)內(nèi)心的蠢蠢欲動。搶著搶著孩子大了,徹底野了,就和一群同樣野了的少年,拉幫結派,成為當?shù)匾话?,常州著名犯罪團伙。
因為那時已經(jīng)漸漸有亂世的苗頭了,張燕瞅準時機,領著小弟開始出常州發(fā)展。朝廷混亂嘛,地方政府就不受管轄,也不受保護,張燕帶著人馬一路燒殺搶掠,地方官員也不敢來管。就這樣混了好長時間,生生混出來一萬多人,等到混累了,張燕就帶著這萬把來人,回了真定。
剛回真定,真定隔壁博陵郡一個叫張牛角的人就躁動不安地聚眾起兵了。這個張牛角端的生猛,剛剛開始發(fā)展的他沒有去做殺人越貨的小買賣,而是選擇直接開始砍官府,向地方政權宣戰(zhàn)。
張燕一聽,發(fā)現(xiàn)居然還有這種狠人,一拍大腿,就領部眾投奔了他,二人合兵一處,共同猖獗,一起發(fā)展。
結果好景不長,由于張牛角行事太過于暴力直接,沒有自保的意識,很快就在攻城的時候被一箭射了個魂歸西天。
張牛角一死,軍隊頓時沒了領導,這像什么話,于是乎眾人就擁護張燕為總帥,繼續(xù)搞事情。
張燕此人,不光有顆古惑仔的心,能力也很強。史書上說他勇猛強悍,行動敏捷,總之是評價很高。也因為他戰(zhàn)斗力彪悍,跑路追擊速度驚人,就被眾人冠以飛燕之名,頗有點飛將軍的意味。
張燕帶著兵馬,又混了幾年,還是照樣燒殺搶掠,結果燒殺搶掠出了名氣,成為常州一帶的老大哥,很多人慕名投奔,張燕也樂于收編,逐漸就搞出來了幾百萬人。
幾百萬人,這就很強大了,要知道在當時聞名遐邇的黃巾軍里,教徒滿打滿算也不過一百多萬,這么幾百萬人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魔鬼,所到之處,寸草無生。
張燕也及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強大,就琢磨著弄個霸氣的名頭,琢磨著琢磨著,黑山軍,這支實力堪比超級諸侯的軍隊,橫空出世。
幾百萬人馬,別說地方官員看了害怕,就是朝廷見了,也要瞬間嚇尿直呼救命。當時還在管事的漢靈帝搞不定,就很憂慮,憂慮也沒法子,只能任由張燕領著黑山軍策馬奔騰,大鬧特鬧。
鬧了幾年,張燕鬧遍了河北諸郡,突然想到一個很致命的問題,自己這么胡鬧,萬一給寫進史書,豈不是要遺臭萬年。張燕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持著浪子回頭,為時未晚的心態(tài),他向朝廷請求招安。
漢靈帝知道張燕要招安,興奮地差一點沒有瘋掉,當場批準,封為平難中郎將,算是入了官方編制,不過也是在這時,他的不少手下認為他太過于軟弱無能,紛紛四散離開了。
之后的張燕就一直混官場,混了好多年,一直混到攪屎棍董卓挾帝遷都,天下大亂,張燕不負眾望,再一次重出江湖。
但是因為沒有趕上十八路諸侯伐董的班車,他一直都默默無名,獨自割據(jù)。割據(jù)到后來袁紹發(fā)兵與公孫瓚在冀州決戰(zhàn),張燕心想不妙,冀州要是給袁紹搞到手了,自己的地盤就門戶大開,得任由宰割了。
迫不得已,張燕決定派兵往援公孫瓚,往援的將領叫杜長,沒啥名氣,帶的卻是真刀實槍的數(shù)萬兵馬,威風凜凜,極其嚇人。
不過因為袁紹的能力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的,經(jīng)過幾天幾夜的血拼,公孫瓚大敗,冀州拱手讓人。
因為這場慘敗,張燕手下就又走了一大批,慢慢混成了一個二流諸侯,最后投靠曹操,落寞之下郁郁而終。
而當年那個提兵百萬,雄據(jù)一方的初生牛犢,已怕了虎,收了刀槍。
這就是亂世后浪推前浪,管你曾經(jīng)是不是坐擁幾百萬人馬的河北霸主,到了遲暮之年,徒有一人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