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待王攸離開了石氏的上房,石氏將手中的玉如意放回了原處,隨后嘆了口氣。
“母親,您這是為何?”王鸞不解的問道。
“鸞兒,你覺得你弟弟剛才所說的話如何?”石氏反問道。
“母親,孩兒認為父親他總有老的一天,并非是孩兒覺得父親不中用了,嫌棄他,而是......”王鸞的眼中流露出一絲驚恐,她想起了五月底全家被圍一事,當時父親進宮遲遲未歸,弟弟又被人強行帶離。
石...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9-25/5f6dd5aed909f.jpeg)
泱上云逐
這里采用了波特蘭水泥的制造方法,簡單說明一下波特蘭水泥。 1824年,英國建筑工人約瑟夫·阿斯譜丁(Joseph Aspdin)發(fā)明了水泥并取得了波特蘭水泥的專利權。他用石灰石和粘土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類似于燒石灰的立窯內(nèi)煅燒成熟料,再經(jīng)磨細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于建筑的石頭相似,被命名為波特蘭水泥。它具有優(yōu)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以上是百度百科的詳細說明。 至此回目結束,本書總算進入到了尾聲。接下來要寫的就是紅樓第十三年八月至十月的事情,因為在新書《云泱文士》中我寫明了王攸會在九月底,十月初離開京都,坐船前往江南一事。我會另開一卷作為本書的最終卷。 這兩個月內(nèi)按原著中所發(fā)生的情節(jié)有,詩社建立,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鴛鴦三宣牙牌令,當然還有薛,林二人作詩等等。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句話好像說的有些早,算了等完本感言再說吧。新書《云泱文士》正在更新,如果還有興趣的,可以轉(zhuǎn)道一觀。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