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和他有個奇遇

第九章 文化節(jié)(三)

我和他有個奇遇 三歲妖白 1189 2020-09-06 13:10:24

  清早,蟲鳴歡躍,阿婆不在我都有些不適應(yīng)了,今天就是文化節(jié)了,該準(zhǔn)備準(zhǔn)備去參觀了。

  阿婆不在我就簡單做了些,吃完了最后一口紅豆粥,外面漸漸嘈雜了起來,小孩的尖叫最為居多。

  我站起身往外走去,每家每戶都忙碌的張羅了起來,換上了傳統(tǒng)服飾,大襟衫是客家人男女老少常船的上衣,下著大襠褲,大襟衫和民國時期婦女小姐們穿的學(xué)生裝很像,都是直領(lǐng),斜襟,布扣,寬袖,無口袋。但顯然客家服飾的大襟衫花樣更多一些,顏色更豐富一些。

  客家服飾好像與歷史中的太平天國事件有關(guān)聯(lián),對于歷史的記載,只能保持半信半疑,太多的專家總抱有主觀的態(tài)度去評價一件歷史事件,若你真對一件歷史感興趣,還是要親自去驗證。

  對于客家服飾,我走訪了幾戶人家,都這種說法,他們的服飾大都是素色的布緞,講究樸素。

  他們還有一種服飾,也不能說為服飾了,它叫涼帽。是客家婦女的頭飾,它和古代女子為了掩面而戴的斗笠很相似,它有薄薄的篾片和麥稈編制而成,中間鏤空,帽檐四周縫有寬布條,只遮半面臉,在文化節(jié)的活動處都有賣的,我買了一個,戴上遮曬、防塵,頗有飄逸之感。

  盛大的文化節(jié)各種各樣的節(jié)目,舞獅、木偶、客家民歌,無不呈現(xiàn)著客家民風(fēng)的純樸。

  再往前走就是美食街了,小攤販賣的都是客家風(fēng)味小吃,芋仔包、牛兜湯、牛肉丸等,通通都買一些,過個饞癮。

  沿著逛了幾圈,拍了些照片給湯圓發(fā)了過去,她很快就回了話,還讓我打開視頻對著會場讓她一睹盛況,沒多久,湯圓就被人叫走了,視頻黑幕,不經(jīng)意間看到了手機屏幕上的日期,原來我已經(jīng)來這接近半個月了。

  正午的陽光滾燙,有些刺眼,蔚藍的天空沒有一朵云,客家人在這片天下歡呼,那一個個彩色的交相移動的身影,期間夾雜著女人的吳儂軟語,男人們的粗獷豪放,混雜一片,卻意外的和諧。

  文化節(jié)漸漸落幕,人們?nèi)齼蓛傻慕Y(jié)伴離開,一些老人坐在樓底層的大門口處嘮嗑,直至夕陽西下,老人的伴侶來喊他們回家吃飯了,他們才緩緩站起身揮著手朝伴侶微笑走去,然后彼此相互攙扶著一起離開。

  門口一下子靜了,只剩遠處樹梢上蟬的鳴叫,聲音漸漸的弱了,天邊霓色的余霞將大地染上了溫柔的顏色,帶著霓色溫柔晃悠悠的回去了。

  一天下來,筋疲力盡,但也有倦勞后的喜悅,吃著從活動處買的小吃,喝了點自制的冰鎮(zhèn)西瓜汁就洗漱休息了,躺在床上,手拿電腦處理著白天積累的工作,一個小時的工作,精神仍然振奮,看了眼手機屏幕,一點了。

  站起身走向小窗邊,打開門窗,俯身趴在窗口抬眼望向夜空,星星點點的灑落在天空的任何一角,夜晚的風(fēng)拂面而來,帶著一絲絲熱氣,然而我的內(nèi)心卻平靜淡然,身體并不覺得有多熱。心靜自然涼的緣故吧,大概很多人并不相信這個說法,因為心理作用又怎么控制身體本能呢?

  學(xué)習(xí)歷史文化,了解古代建筑,不會是一件無趣的事,生動的畫面浮現(xiàn)于腦海,漫步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道,延伸至遠處的褪色的裂隙墻皮,墻與道路的銜接處出露的青色,倘佯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一處神秘的隧道,充滿誘惑,引你去探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