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方丈的帶領下來到后山,由于是晚上,倒也看不出這后山有多美,只是那聲聲蟲鳴讓人心境變得更加平靜,踏過草地竟引出無數(shù)的螢火蟲,猶如繁星落地般美麗。
柳絮怔怔地望著那些螢火蟲,思緒回到了以前祖母還在時,那時的她還是個小女孩,總喜歡在草地里追著螢火蟲跑,祖母就在不遠處扇著蒲扇看著她,嘴里還一直念叨著讓她跑慢些,別摔著。
以前的場景與現(xiàn)在的畫面在柳絮的腦海中重疊,讓她不禁紅了眼眶,一聲呼喚才讓她回過神來。
“怎地還哭了?”
林麼麼這關心的話不僅將柳絮從思緒中拉回現(xiàn)實,還引得太后和方丈側目。
柳絮連忙擦了擦已經流下眼眶的淚水,裝出若無其事的模樣。
“無事,不知道是哪只調皮的飛蟲走錯了路,竟飛到了我眼睛里?!?p> “那我給你吹一吹?!?p> 正說著,林麼麼就準備上前掀柳絮的眼皮。
“多謝麼麼,剛剛我已經把它揉出來了。咱們現(xiàn)在可到地方了?”
話題一引開,林麼麼也不再堅持要幫柳絮吹眼睛了。
“阿彌陀佛,已到后山了,既然已經到后山,不如去小屋喝盞茶吧?!?p> 方丈接過話指引眾人往小屋走,先前應天色已暗未能瞧見那小屋,在方丈的指引下才瞧見原來在那不遠處孤零零的坐落著一間竹屋,竹屋未曾點燈,就那樣靜靜的呆在黑暗里,似乎它也沒想到今日會有訪客到來。
太后站在竹屋前神色莫名,似是在回憶什么又似是在猶豫什么,站在竹屋前卻遲遲不進屋。
倒是方丈上前將門口的燈籠給點上了,那瑩瑩燭火將夜色劃破,流露出一絲溫暖的光。
這光亮的出現(xiàn)也讓眾人看清了竹屋前的木匾,木匾上寫的懷安閣三個大字,彰示著它此前的主人是何許人也,柳絮看到這個木匾也終于知道太后為何不愿來后山。
柳絮上前扶住太后,她明白太后此時心中所想,也知道太后在猶豫什么。只是她不明白永安國的長公主為何會在寺廟里有這樣一個住所。
“娘娘既然已經來了,何不進去坐坐?”
太后側目望向柳絮,看著那極為熟悉的眼睛,一時不知該如何言語,只能點點頭。
林麼麼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太后身上,現(xiàn)在看到太后點頭,她也是高興的,自從懷安公主離去,太后就再也沒有進過這竹屋,每回都在竹屋外淚流滿面卻不愿進去,如今太后愿再進竹屋,想來也是看開了很多。
那竹屋里的布局很簡單,一眼便能望到頭,里面也只有一些必備的家具物價,基本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小屋里散發(fā)著絲絲竹香,就算長久無人居住,但也還是十分的干凈,想來這竹屋也時常有人來清掃的。
方丈從柜中拿出茶葉及茶具交于柳絮。
“可否勞煩女施主煮茶?”
柳絮將小爐點燃,靜靜地等著水開,其余眾人也都相盡無言,只有那爐底時不時的傳來微弱的竹炭炸裂的聲音。
除了柳絮在專心致志的煮茶外,其他人似乎都沉浸在以往的回憶中了。
柳絮雖不愿打斷大家的回憶,但也不愿太后陷入回憶無法自拔,正好此時茶湯已經煮好,柳絮分好杯遞給眾人,隨后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她看得出來慧思方丈與太后關系匪淺,想來也是自己人了,她便沒必要太過拘謹。
她喝了一口茶,只覺滿口清香,回味無窮,她借著問茶的由頭打破了沉寂許久的氛圍。
“奴婢還從未喝過如此香的茶,敢問方丈這是什么茶?”
方丈聽到柳絮的詢問,從回憶中緩過神來,雖然他一時間還不知柳絮突然問茶是何用意,但也沒有拂了柳絮的面子。
“此茶不過是山中野叢炒制而成,本無名,后被懷安公主賜名為云霧茶?!?p> “云霧茶?此名倒是別致而優(yōu)雅。安國寺矗立在云霧之中,安國寺產的茶是該叫云霧茶。”
“懷安公主賜這名兒時也正是這個想法?!?p> 柳絮聽到這兒有些許迷惑,一直有人說她與懷安公主相像,她跟懷安公主真的有這么多相似之處嗎?他們老是這么說,說得柳絮自己都有些起疑了,一個正常人跟別人長得像還說得過去,可是神情、性格和想法都一樣的話,那就太有問題了,這兩個人要么就是同一個人,要么有一個人是故意模仿另一個人,可柳絮深知自己不占這兩種可能中的任何一種。
柳絮實在搞不清這中間是發(fā)生了什么才會導致自己除了外表的其他地方能如此的像懷安公主,這一切到底是偶然還是柳絮跟懷安公主之間真的有什么不為人知關聯(lián)。
柳絮一時思索不清,另一個當事人又早已去世,無法與之對峙,看來只能指望日后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再來揭開這一謎團了,柳絮也無法急于這一時就搞清所有事情,那現(xiàn)在就應該把重心放在當下的事上。
柳絮與方丈交談的目的就是想將眾人從悲傷的回憶中叫醒,所以她時刻關注著太后的神情,見太后已從回憶中走出來,心下歡喜了不少。
時刻留意太后的方丈自然也看到了太后神情的變化,此刻他便明白柳絮故意問茶的目的是什么了。
看來這個柳絮倒也是個心思聰慧又關愛太后的人,因此他對柳絮的戒備也放下了不少。
方丈明白要想太后真的放下懷安公主的事,首先得引導太后將心中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以前太后對懷安公主的事閉口不談,導致他也無法勸解,現(xiàn)在太后能來這懷安閣,想來也算有所進步了,現(xiàn)在他就應該引導太后將心中的思慮說出來。
“這云霧茶如此清香,太后娘娘不嘗一嘗嗎?”
太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各種思緒涌上心頭,她雖心有所想,卻不表達出來,好似她不開口,以前的事就沒發(fā)生過一樣。
方丈見她如此,只能自己將話題打開。
“還記得懷安公主住在這里時正好是采茶的季節(jié),她喝過這云霧茶后深覺其好,于是便隨僧人一同上山采茶,要為太后炒制,不料竟在采茶時被蛇咬傷,差點丟了性命,好在佛祖保佑,懷安公主沒有喪命,想來也是佛祖感念懷安公主的一片孝心,才保佑懷安公主有驚無險,化險為夷?!?p> 太后聽到懷安公主曾為了她有生命之憂,這讓她還如何能冷靜?
“還有這事?我怎么不知道?”
“懷安公主上山來本就是為了給太后祈福的,她又怎么敢將自己受傷的事傳到太后耳朵里,那豈不是讓太后擔心?不利于病情?所以她吩咐眾人不可將她受傷的事傳出去。”
太后之前知道懷安曾在山上待了五月為她誦經祈福,但萬萬沒想到還有這些驚險的事兒。
“方丈可還有什么瞞著我,不讓我知道的事?”
“懷安公主是個有孝心的好孩子,當時太后病重,御醫(yī)束手無策,她便一步一扣的登上這恒霧山,來到安國寺為太后祈福,等她到安國寺時,膝蓋也已經變得血肉模糊,硬是養(yǎng)了半個月才能下床走路,隨后她便在這懷安閣里住了五月之久,日日吃齋念佛,直到太后病情好轉才回宮,還親自炒制了云霧茶給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