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二友與眾人談話之時,來了幾個士丁,手持長矛,那帶頭的首人,喊了幾聲:“誰想見國主?!?p> 即時,行至,眾人閃開。
那首人的見了二友,曰道:“我曰公羊子,號伯太,乃姑結(jié)國參事,汝二人想見國主?!?p> 圣仙曰:“正是,吾二人乃虞國使者,來見汝等國主,有事相談,望請引見。”
話罷,漢東便取出羊毛節(jié)杖。
那伯太見了,曰道:“隨我來罷?!?p> 于是,二友隨那伯太而去,不長時,行至一巨樹,但見得:
“巨樹有洞府,門前兵丁列列,洞中為王殿,望見上下有窗窟,細數(shù)共九層,綠葉吊果子,紅花開遍樹。”
入至巨樹洞中,又見得:
“翠玉光搖,四處水晶。石臺生紫花,窟窿掛綠滕,殿中石圍堆高火,那國主坐在平臺上?!?p> 那伯太上前奏曰:“國主,有上邦虞使來見。”
而那國主坐于石椅上,一言不發(fā),悶悶不樂,心不在焉。
伯太近前,又對其國主曰:“國主,上國虞使來見。”
那國主恍過神來,曰道:“請來使隨坐?!?p> 于是,侍丁取來席子,二友坐下。
圣仙曰:“國主,今來特請國主借一道,讓吾等疏洪治水?!?p> 國主細語告伯太,送二友往客棚,明日再議。
那國主轉(zhuǎn)身對二友曰道:“請來使先暫住下,明日再談,散了?!?p> 隨即,那國主退去。
圣仙曰:“國主,國主。”
漢東問伯太曰:“汝國主,這系為何?!?p> 伯太曰:“請兩位到客棚再談。”
隨即,伯太引二友出了洞府。
卻說三人行往那客棚的路上,聽到不遠處有女子哭聲。
漢東問曰:“這又系為何?”
伯太曰:“先往客棚再談?!?p> 不長時,伯太領(lǐng)二友到了客棚,三人便席地而坐,漢東迫不及待地問伯太,其國內(nèi)出何事了。
那伯太曰:“在吾國東五十余里,有一山,山上有一金石高嶺,故山名曰金石嶺,一年前,白風(fēng)國侵吾國,兩軍在金古嶺下大戰(zhàn)一場,我兵敗逃,那敵兵窮追不舍,忽發(fā)大風(fēng),烏云密布,嶺上飛下一股黑氣,發(fā)出閃電,嚇得敵兵亂竄逃離,我國將士皆下跪參拜,謝其救命之恩。那股黑氣飛至半空,化為一模糊人形,對國主言道,我乃此方山公,今救了爾眾,可要還報?!?p> 圣仙與漢東聽后,互看了一下。
圣仙曰:“救命之恩,回報理所應(yīng)當(dāng)?!?p> 那伯太曰:“先生不知,那山公要食少女,回報三十名少女與其?!?p> 漢東:“此種回報,嚇人?!?p> 伯太曰:“國主只能與他貢上了三十名少女。不料,過了四個月后,那山公又來索取少女,國主不從,那山公便打傷國主,闖入宮中,吸食了一些宮女之血,在城中,食了數(shù)個嬰兒。搞得城中一時不得安寧,此事過后,國人皆以為不會發(fā)生,可是,又過了四個月,那怪又來索取,國主列兵對戰(zhàn)那山公,兵眾豈是那山公對手,一戰(zhàn)下來,全部傷痕累累,那山公在宮中四處抓宮女吸血食肉,見著大肚子之國妃,要破國妃肚子,想吸食其肚中胎兒,那山公剛近國妃肚前,傾時,肚中閃出金光,那山公便被彈至一邊,于是,那山公惱羞成怒,在口中吐出一條鬶蟲,閃入有孕國妃肚里,隨即,國妃便暈倒地上,而那山公留下狠話,說每四月,來取女人以享用,那山公也隨之化風(fēng)離去。”
圣仙曰:“那國妃死耶?”
那伯太曰:“說來亦是怪事,那國妃至今暈迷,并未死去,而國主為此事,心亂意麻,終日悶悶不樂。”
漢東曰:“原來如此,怪不得汝國主那般模樣?!?p> 圣仙曰:“方才聽到女子哭聲,不知又出何事?”
伯太曰:“那些女子便是獻與山公之物,五日后,又是四月之期。國主不得已而為之,兩位先生,請安息,我尚且有事,先告退矣?!?p> 隨后,伯太告辭,二友相送,那伯太離了去,不題。
圣仙曰:“那山公必是妖怪無疑,以吾之見,現(xiàn)往金石嶺一趟?!?p> 漢東曰:“英雄所見與同,現(xiàn)往去也。”
話罷,二友化為金光,徑出其國向東而去。
不長時,二友來至金石嶺之下,只見得:
“嫩柳青絲拂河邊,峻嶺懸崖好生險。萬草叢生,巖石滴水。風(fēng)和又日暖,不見鳥獸鳴。靜靜幽幽,一風(fēng)不來。瀑布直抖,熱氣飛騰,蘿藤繞掛?!?p> 二友看了一番后,便上了山,一路見得:
“壁石有畫,叢草高人。半山霧云,崎峻高低不平。石虎臥睡,騰蛇掛松,峰嶺碧綠起煙,道路屈曲,翠林陰森?!?p> 那二友行了三四里,夕陽淡下,天色已暗,明月掛空。
二友來至一湖床巖石下,架木炊火。
漢東曰:“此山好生險惡?!?p> 圣仙曰:“方才嶺峰那道綠煙,可是不祥之兆?!?p> 漢東曰:“難不成,是那妖要現(xiàn)身矣?”
圣仙曰:“系與不系,皆得小心。”
有云:
“一連三日,不見動靜,日起日落,又是一個夕陽?!?p> 卻話二友來至一處巖石之下。
漢東曰:“難不成,是那伯太騙了吾二人耶?”
圣仙曰:“今晚過后,吾等回去找伯太問個清楚?!?p> 夜色有云:
“明月光亮,夜草幽幽,二友正聊著,忽起大風(fēng),把旁樹長草,吹得嘩嘩啦啦的響,在遠處暗叢中,閃爍著兩顆光珠。”
漢東曰:“看那,系飛螢蟲么?”
圣仙曰:“無幾似飛螢蟲?!?p> 漢東曰:“吾過去看其一看?!?p> 話罷,漢東動身前去察看,推過高草,往前行去,圣仙看著漢東漸漸進入草叢,漢東一直往前起,那兩光珠也移著走。
漢東見其遠遁,便不往前了,于是,漢東轉(zhuǎn)身往回走,那兩顆光珠又動了,跟著漢東走。
漢東回眸一看,那兩顆光珠亦停了下來,漢東想了想,又往身后光珠處走去,而此時,那兩顆光珠即立著不動。
圣仙正在巖石下,添木加火,突聽遠處一聲:“哎呀!”
便知道前面漢東可能遇著事了,于是,其便連忙趕過去。
卻說那漢東受了腳傷,往回走,而圣仙往前跑,不一時,兩人碰了面。
圣仙曰:“出了何事耶?”
漢東曰:“有妖怪,吾腳被那怪劃了兩刀,大意了,那妖便在后面。”
話語剛落,只見月下一把如彎刀般的武器橫掃而來,圣仙扶著漢東縱身飛上大樹,那妖怪左掃右橫,將長草斬割亂飛。
二友見了一松間,于是,飛了過去,不一時,那怪亦來至那松間,二友睜開法眼,看見夜色中的妖怪。
有云:
“頭呈三角兩晴凸,兩眉吊掛牙如針,手如鐮刀半人身,綠翅披裙四腳分。口帶綠血,身高二丈,頭發(fā)散亂,腦后有丹田,體堅而不壞。敢問誰可知,正是山公螳螂人?!?p> 二友各取出兵器,立于那怪前。
那怪曰:“大膽,爾小輩,竟敢闖我領(lǐng)界。”
圣仙曰:“汝這占山為后的妖怪,禍害一方,定難逃天道大網(wǎng)?!?p> 那怪曰:“我乃此嶺山公,爾小輩辱我,今非吃了爾等不可。”
話罷,那怪張開可怕大口,揮霍如鐮刀般的爪子,沖了過來,一時間,三個便斗在一起。
有云:
“一桿風(fēng)火矛,一把陰陽戟,橫掃爪如刀,個個怒戰(zhàn)嚎。月下吹風(fēng),草飛枝斷,落葉滿天,碎石震彈。二仙夾攻山怪顯神通,那怪力抵展翅有威風(fēng)?!?p> 那怪絲毫不懼,與二友大戰(zhàn),再戰(zhàn)之五十回合,那怪敗下陣來,閃過二友,閉上口,嘰嘰唔唔。
漢東曰:“其這是做甚?”
圣仙曰:“快閃開”。
那怪噴出一顆顆綠珠,飛向二友,那珠碰物而破,便發(fā)出臭惡之氣,甚是難聞。
那怪見二友左擋右閃,于是,揮著鐮刀般爪子,展翅飛起,殺向漢東,千鈞一發(fā),圣仙及時飛起,使出一腳,將那怪踢落,綠珠破落散完。
那怪起身殺向圣仙,兩個打斗起來,漢東見到那怪后腦有個靈珠,又見圣仙刺中他身后,傷口又恢復(fù),于是乎,漢東使戟刺向他后腦那顆光珠,那怪回爪迎擋。
漢東使戟躍開,曰道:“上兄,其身上之傷能與平復(fù),乃是其后腦那顆光珠作祟。”
那圣仙明后,使矛迎去,二友前攻后堵,打得那怪驚驚兢兢,無心戀戰(zhàn),展翅高飛,想逃了去,卻被圣仙追上,一矛打落。
那怪再想縱入黑暗草叢,即被漢東使戟刺來,那怪急忙之下,使刀爪擋住,一道光影閃過,正是圣仙,一剎之間,那怪后腦被圣仙使矛刺破,從后腦之中,彈出那顆靈珠,那怪傾時斃了命。
頓時,靈珠照亮整個山谷,圣仙收了那顆靈珠,二友在山上過了一夜。
次日,二友把那怪尸體抬回了姑結(jié)國,久時,那二友駕云飛在都城之上,見有空地,將妖尸拋落,一陣響動,驚動城中之民,傾時,眾民紛紛圍來,妖尸之事,傳入宮中,國主聞知,駕車趕來相看,眾人閃過,那國主看了。忽然,他即哭了起來,眾人不解。
那國主曰:“此怪,正是要吾國用嬰兒肉、女子血上貢之山公,今日,他死矣,實為國之大喜。”
其國人聞知是那山公,個個無不歡呼,有的人也落下眼淚,有的人上前踩了那怪尸體幾腳,對那怪所作所為,已是恨之入骨。
那國主曰:“是那位英雄除的?”
大眾之中,有一老者行出,指著二友,曰道:“此怪是這兩位仙長帶回的?!?p> 那國主看了,大為驚訝,對伯太曰:“可是前幾日之虞使?”
伯太曰:“正是,我以為其二人,回去矣,想不到,系去除妖矣”。
那國主與眾人紛紛下跪叩謝,二友叫起眾人。
圣仙曰:“國主,吾等為民除怪,乃分內(nèi)之事,不必如此?!?p> 那國主曰:“伯太,快殺豬宰羊,為二使洗塵?!?p> 伯太立即去辦。
漢東曰:“國主真可不必如此?!?p> 那國主曰:“應(yīng)當(dāng)如此,二使不必相推,隨我入宮,請?!?p> 漢東曰:“那恭敬不如從命也?!?p> 圣仙曰:“先等等,還有事有辦?!?p> 話罷,圣仙叫眾人躲閃,施出兩儀火,將那怪燒了成灰。隨后,二友隨國主入宮,眾人搶那堆灰為料,用以種物,不題。
不長時,那國主引二友入至宮中,設(shè)宴款待,列眾入位而坐。
那國主舉杯曰道:“兩位英雄,滿飲此杯,請?!?p> 二友亦舉起杯,曰道:“請?!?p> 那國主曰:“多謝兩位英雄,為吾國除了一大害?!?p> 漢東曰:“舉手之勞而已,不必記掛。”
圣仙曰:“今洪水泛漲,要在汝國內(nèi)借道,引洪疏水,可否?”
那國主點了點頭后,飲了一杯酒,嘆氣一聲。
圣仙曰:“國主,尚有何事耶?”
那國主曰:“吾有一樁心事?!?p> 圣仙曰:“但說無妨?!?p> 那國主曰:“只為國妃之事也,國妃已有身孕,不久前,被那怪所傷,至今一直暈迷不醒?!?p> 圣仙曰:“此事好辦,救活國妃,可包在吾身上?!?p> 那國主拉著圣仙之手,曰道:“只要救活國妃,我愿為爾等立像祭祀?!?p> 圣仙曰:“不必如此,只有國主借道,開道引洪,即可?!?p> 那國主曰:“好好好?!?p> 圣仙曰:“尚有一事請求。”
那國主曰:“仙長請講?!?p> 圣仙曰:“將獻與螳螂怪的那些女子,全部放了罷?!?p> 那國主曰:“好好好?!?p> 于是,國主呼來司官,將那群女子全部釋放,并發(fā)放糧食,送他們回家,不題。
宴后,那國主引二友來至了內(nèi)堂,見那了暈迷之國妃。
只見得:
“面艷紅粉,手腳不蒼白,猶如靜睡一般?!?p> 圣仙睜開法眼,看見那國妃靈魂還在,那鬶蟲在其腸內(nèi)繁殖生息,在胎兒附近慢慢生長,圣仙收回法眼。
忽然,一股紫煙從床上冒出,那國主與伯太、宮侍等人見了,皆大驚失色,而圣仙與漢東淡然自若。
圣仙曰:“不必驚慌?!?p> 待煙散之后,現(xiàn)出二神。
漢東曰:“上兄,是睡公睡母?!?p> 國主與伯太及宮人向二神行禮,二神亦回了禮。
睡公睡母又對二友禮曰:“小神見過兩位上仙?!?p> 圣仙曰:“不必多禮?!?p> 睡母曰:“國妃中妖巫之術(shù),小神法力薄淺,也只能為國妃鎮(zhèn)住靈魂,保其身軀不壞?!?p> 睡公曰:“但其身內(nèi)鬶蟲內(nèi)散,已禍及胎兒,我二人法力薄淺,無能為力,今上仙至此,望請施助?!?p> 那國主聽后,心疼紅目,對圣仙曰道:“懇請仙長,救救我國妃之命?!?p> 圣仙曰:“請國主放心,吾當(dāng)義不容辭。”
睡母曰:“上仙治水來此,水公在營中,那何不回去,向水公討個良方哪!”
漢東曰:“對對對,上兄,何不向師叔討個良法哪!”
圣仙曰:“事不宜遲,回營。”
那國主曰:“那讓伯太隨汝等回去,也好相談借道導(dǎo)水之事?!庇謱Σ唬骸盃柾ヒ惶耍璧乐嗡?,全可應(yīng)下,若要動兵相助,亦可?!?p> 伯太曰:“系。”
圣仙曰:“好?!?p> 隨后,二友領(lǐng)著伯太往虞營而回。
不長時,二友與伯太見到前面有人在開渠分洪,于是,三人降下,見到了那水公與子高。
子高曰:“這位是?!?p> 圣仙曰:“此乃姑結(jié)國之使,現(xiàn)來商討治水之事?!?p> 漢東指曰:“此乃右叔使,亦是吾與上兄之師叔,那位是伯成子高?!?p> 幾人相識后,又互禮一番,遂后,相談借道挖渠治水之事,一番相談之后,伯太代國主應(yīng)下借道之事,又助虞軍挖渠筑堤引洪,水公很是感謝姑結(jié)國。
即后,圣仙將那姑結(jié)國國妃之病,告于水公,問教良方。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