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云:
“蕩妖之略,在于智勇,明理之法,在于神察?!?p> 話說蛇妖見那麂怪?jǐn)懒嗣?,遂化回本相,原來是一條巨大的赤色毒蟒。
漢東曰:“原來,乃系一條赤蟒成精?!?p> 那毒蟒張開大口,奔向漢東。漢東躲閃而過,那毒蟒撞倒一棵樹后,大樹即時傾倒。那毒蟒轉(zhuǎn)身又對著漢東,噴出毒液,漢東又躲了過去,遂后,漢東呼來風(fēng)鷹,與那赤毒巨蟒大戰(zhàn)一場。
那赤蟒的毒液,傷不了風(fēng)鷹,一場撕殺,那毒蟒被風(fēng)鷹,又啄又爪得傷痕累累,趴在地上,氣喘吁吁。
漢東躍上鷹背,縱空繞一圈,遂讓風(fēng)鷹縱飛下去,抓到了那麂怪,隨即,漢東又縱鷹飛下,一把爪住那條毒蟒,縱天徑起,往嵫邽國飛去。
有云:
“恩怨源毒蟒,今使兩國仇,解怨須真相,不可亂怨簍?!?p> 卻說在北山,獨目國主已攻六次,未能攻下,更占不到一點便宜。于是,獨目國主遂留一支兵隊扎在半山腰,大軍主力往山下休整,圣仙見狀,便借土遁下了山。
在山下的獨目營寨的大帳中,那獨目國主正在飲著悶酒,圣仙閃出地上,那國主大驚一聲,圣仙上前將其擒下。
帳外兵士聽聲趕入,眾兵見到其國主,被那圣仙擒住,皆不敢妄動。
那國主曰:“汝來劫營的?”
圣仙對那國主曰:“非也,吾來解怨個?!?p> 那國主曰:“如何解之?我與其國,素?zé)o恩怨,某日,我往祖堂中,發(fā)現(xiàn)那嵫邽國主,盜取治目珠的,尚且回眸一笑?!?p> 圣仙曰:“若是他人變化為嵫邽國主模樣,行盜珠之事吶?那有賊盜了物,尚回頭,讓失主看的?”
那國主叫退兵士,圣仙亦放開了那獨目國主。
圣仙曰:“其中必有隱情。”
正在二人在談話之時,突聽帳外鷹聲傳來,二人遂行出大帳。
圣仙見到漢東駕鷹而至,那風(fēng)鷹將巨蟒扔下地,漢東抓著麂怪,一起躍下鷹背,來至圣仙跟前。
圣仙對那國主曰:“此乃吾兄弟,漢東是也。”
圣仙又對漢東曰:“汝無系去借劍了么?為何帶一赤蟒與此麂怪而至?”
漢東從身上,取出治目珠,曰道:“乃系此二怪,行盜珠之事的?!?p> 那獨目國主見到治目珠,甚是大喜,漢東挮給獨目國主。
漢東踢了那麂怪,讓其說出真相。
那麂怪驚得曰道:“此盜治目珠之事,乃蟒怪為日后控制獨目國,才化為嵫邽國主模樣,去行盜珠之事的,我只是接應(yīng)的,不關(guān)我事??!”
獨目國主大怒,遂命兵士,將麂怪押回國都,日后處置,不題。
隨即,那獨目國主派人,命在山腰之兵,全部撤走。
那獨目國主對二友,曰道:“怪我不明查,妄動刀兵,亂加罪于嵫邽國,我之罪也?!?p> 卻說眾人圍了上前,看了看那赤蟒,已經(jīng)沒動靜了,其身體被神鷹利爪所貫穿,已經(jīng)死去。
獨目國主曰:“原來是渠所為,錯怪了嵫邽國主也?!鞭D(zhuǎn)對二友曰道:“望二仙長,能上山見那嵫邽國主,告曰,我愿親自上山請罪?!?p> 圣仙曰:“吾去一趟?!?p> 隨即,圣仙借土遁上了山,不一時,便到了山頂,見了嵫邽國主。
嵫邽國主曰:“仙長,半山之獨目軍已撤退矣?!?p> 圣仙曰:“那獨目國主已找到治目珠,其言,上山來請罪也。”
嵫邽國主曰:“真相大白,善哉,那我下去相見一面。”
話罷,嵫邽國主率數(shù)人,與圣仙下了山,不長時,來到半山腰的巖石邊,見到獨目國主也率數(shù)人,漢東也在人群中。
那獨目國主上前,單腳下跪,自知羞愧難當(dāng),遂取出匕首,刺了一刀手臂,眾人急忙上前扶起。
嵫邽國主扶著獨目國主,曰道:“獨目國主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快快請起。”
那獨目國主曰:“我有罪,冤枉汝也,擅動兵戈,我來之請罪?!?p> 嵫邽國主曰:“日后,我等兩國,還如往前,和睦相處。”
那獨目國主曰:“皆賴兩位仙長相解,真系感謝兩位仙長也?!?p> 當(dāng)眾人回望二友之時,二友已在空中了。
圣仙曰:“真相大白,恩怨已解,吾兄弟二人,告辭矣?!?p> 漢東曰:“后會有期?!?p> 半山中的眾人皆曰:“后會有期?!?p> 漢東呼來風(fēng)鷹,躍上鷹背徑了去,而兩國恩怨已解,各自率軍亦回了去,不題。
一陣光陰,卻說二友駕飛騎,在途中,遇上了一位年輕仙人,駕著白鶴,其名曰四極真人,一陣談聊,二友得知那真人,是往太山君島,因有一段路同,便隨同途了一番。
有云:
“四極真人者,居嶺粵抱福山,道號太上老君天師,其亦可稱之為太上老君。四極真人可稱太上老君,太上元始天尊可稱太上老君,老氏可稱太上老君,但不得稱太上元老,或稱大道太上老君也,唯太清境道德天尊者,方可能稱太上元老。太上老君之號,乃得大道神氣者,方能稱之。
四極真人者,乃南極長生大帝之侄,亦乃玉清元始天尊之侄,為玉清神君盤古氏與玉清神母太元玉女之孫。
玉清元始天尊者,乃太上元始天尊炁氣之化身,其亦號玉清君,又號玉清帝君,又號太微玉清帝君,又號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為開天辟地之盤古氏在升圣后,與太元玉女所生之長子,非三清之首玉清境太上元始天尊是也。
盤古氏亦號浮黎元始天尊,其全號曰帝師混沌生一始祖浮黎元始天尊,非道生太極之浮黎元始天尊也。故有盤古氏生玉清元始天尊一說,曰為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長子為玉清元始天尊是也。”
卻說二友與那真人到了赤洋界,隨即,那四極真人便與三友離別,去了那太山君島,不題。
有云:
“日落又日升,光遷總忙去?!?p> 話說二友,來到了摩支島,其島甚大,有云:
“摩支二千里,島中之國有其三。一曰荒天國,其國人,長腳短臂,披發(fā)赤身龍紋。二曰咸山國,其國人,三面人首,雙手六指,白面黃身。三曰象鼻女子國,金發(fā)象鼻,鳳眼金絲衣,帶鳳凰珠,頭掛白鵝毛?!?p> 二友上了島,來到了一處港口,看見漁民皆長腳短臂,披發(fā)赤身龍紋,其國人看見二友,紛紛圍了上來。
圣仙問曰:“眾君,吾等乃中州人士,為治水之事而來,此處可系摩支島?”
眾人曰:“系摩支島,汝二人所處之地,乃系荒天國,我等皆其國人也?!?p> 漢東曰:“敢問櫳栢山,往何處去?”
眾人曰:“那櫳栢山在咸山國之北,在象鼻女子國之南。汝二人身處荒天國,往北走,出了荒天國,過了咸山國,便到了那櫳栢山?!?p> 二友謝過眾人,便往北飛去,時光即流,已至黃昏,二友過了荒天國地界,進(jìn)入了咸山國。
咸山國之民,見二友到來,皆問曰:“汝二人何人,到此作甚么?”
圣仙曰:“吾等乃虞國人士,因治水之事,去那櫳栢山見仙?!?p> 眾人曰:“過吾國,須國主栽決?!?p> 不一時,附近打獵的國主,聽到有人來其國,便聞訊而來。
眾人閃開,那國主見得二友,便曰:“汝二人系甚么人?來此作甚?”
有一人細(xì)語告于其國主,說:其二人乃中州之士,因治水之事,去那櫳栢山見仙人?!?p> 那國主曰:“吾國北界有一河,對岸便是櫳栢山?,F(xiàn)天色已黑,何不留下一夜,明日再往哪?”
漢東與圣仙互視一番后,皆曰道:“那恭敬不如從命也?!?p> 隨即,那國主領(lǐng)二友,到了城內(nèi)大堂,設(shè)宴款待。遂后,那國主又命人,擊樂獻(xiàn)舞。
有云:
“咸山風(fēng)俗,若如中州,帶巫具,跳儺舞,火光之內(nèi),樂舞同行,舞至一時,眾人一呵一拍,歡度當(dāng)晚?!?p> 宴后,那國主安排二友住客棚。次日,二友謝過那國主,往櫳栢山而去。
卻說二友過了咸山國北界河,到了櫳栢山下,躍下鷹背,那風(fēng)鷹遂之徑去。
二友往山上而去,途中,見到幾個女子,在采摘野果,那些女子也見了二友,甚是好奇,議論紛紛。
漢東曰:“上兄,看!那群女子,金發(fā)鳳眼象鼻,身著金絲衣,頸上掛吊珠,頭插白鵝羽?!?p> 圣仙曰:“應(yīng)系象鼻女子國之民也?!?p> 那眾女子曰:“爾等系甚么人?來此作甚?”
漢東回曰:“吾二人,乃中州之士,因事,來找那九炁丈人?!?p> 眾女子曰:“那丈人,正在山頂白石臺煉藥吶!”
二友回曰:“謝了?!?p> 遂后,二友便往白石臺而去,不長時,便到了白石臺,見到那九炁丈人,正在丹爐前煉藥。
二友見了禮,九炁丈人亦回了禮。
圣仙曰:“吾二人,乃中州治水之士,奉師叔無量道尊之命,前來向丈人借劈山劍,開山導(dǎo)水。”
那丈人曰:“即系為治水之事而來,我當(dāng)鼎力一助。”
隨即,那丈人引二友進(jìn)了巽光洞,到了子卯門,那丈人吹了一口仙氣,其門緩緩而開。
不一時,便出現(xiàn)一把劈山劍,懸在黃金臺上,那丈人隨之取下,包裹了一翻,借與二友,隨即,圣仙將劍背上。
二友謝了九炁丈人,呼來風(fēng)鷹,徑天而去。
有云:
“流時光遷,沖天穿云。”
話說又至黃昏,二友駕風(fēng)鷹回到一處,霧氣彌漫。
漢東曰:“去時未有,歸時彌漫?!?p> 圣仙曰:“小心為妙?!?p> 不長時,風(fēng)鷹沖出了霧氣,突然,一股煙氣,從前方叢林中飄出,并聽到有人大呼“救命”。
二友駕風(fēng)鷹降飛到赤林煙氣上方,于是,二友躍下飛鷹,縱下樹林,往煙氣之處找去,不一時,聽到高草前面有聲音,于是,掀開高草,見到有兩個妖怪,在一處松澗巨樹下,在堆木燒火,烤著一個嬰兒,另一個小孩,被綁在一棵大樹旁,又哭又喊救命。
那二妖模樣,有云:
“一個系鸮頭人身,一個系犬頭人身赤體,皆披人皮裙?!?p> 那犬怪對那小孩曰:“喊破聲喉,亦無人救爾,等陣,便到爾也。”
二友聽后,便縱身躍過去,叫那二怪停手,而那二怪回眸見后,哈哈大笑。
那鸮怪曰:“真系不請自來的食物?!?p> 圣仙曰:“誰系誰之食物,尚不知也?!?p> 那二怪大怒,遂各取燧石矛,便向二友殺來,而二友亦取出兵器,一時間,雙方撕殺起來。
有云:
“二友怒戰(zhàn)為救人,二怪撕殺為食人?!?p> 雙方戰(zhàn)之十余回合,那二怪豈是二友之對手?漸漸招架不住,遂閃開二友,二怪躍至一處高石上。
那鸮怪曰:“看汝二人,非是甚么凡人之類!”
漢東曰:“言得是,吾等并非凡人?!?p> 那二怪在石上,細(xì)語一翻后,那鸮怪飛天而去。
漢東見狀,曰道:“哪里逃?”遂追了上去。
犬怪躍下高石,圣仙使矛迎去,那犬怪假意騰空而起,圣仙騰空飛閃至其前面,使矛攔截,數(shù)個回合,犬怪被圣仙打落于地。
遂后,那犬怪縱身飛去,擒著那小孩。便往深林而逃,圣仙急忙追去。
有云:
“二怪食人靠陰謀,不料撞到至仙人?!?p> 卻說鸮怪見著漢東緊追而來,遂往后吐了數(shù)個獠牙黑鳥,飛去圍著漢東,借機逃跑,而漢東持戟將那數(shù)個黑鳥斬殺,急忙追去。
有云:
“日落西海,天色已黑?!?p> 那圣仙追至一片巨竹林,那犬妖將小孩扔下,逃了去,而圣仙上前,救了那小孩。
月光之下,圣仙拾了出一條枯竹,吹了一口氣,枯竹便成了一個火把。
二人看了一番竹林,四處皆是洞穴,突然,洞穴內(nèi),飄出七色煙氣,二人不知道的是,已進(jìn)入巫竹國了。
不一時,有物從洞內(nèi)緩緩行出,二人只見得。
有云:
“人首鼠身,牛鼻狗耳,束發(fā)赤毛,體如山羊大,燕頷光目。”
那小孩見后大驚失色,圣仙將其抱在懷里,曰道:“莫用驚?!?p> 那群鼠人,圍著對圣仙二人,虎視眈眈的流著口水。
那鼠人之群內(nèi),緩緩散開,從眾行出一白鼠人,其白鼠人,乃巫竹國主。
那鼠人國主曰:“凡闖我國土者,皆可為食物?!?p> 隨即,那國主便一聲怒吼,鼠人之群隨之蜂擁而上。
圣仙一手抱著那小孩,一手持著火把,準(zhǔn)備撕殺出去。不一時,那群鼠人從四處,沖了過來,圣仙抱著小孩,騰空而起,鼠人遂之互相碰撞,一時間,撞作一團。
圣仙抱著小孩,跳出了鼠人群的包圍圈,往竹林外而去,突然,從巨竹林上方,跳下一個鼠人,撲了圣仙二人,圣仙遂抱小孩,躲過了那鼠人的攻擊。
隨后,那鼠人又撲來,圣仙飛起一腳,將那鼠人踢得口吐鮮血倒地。
不長時,圣仙二人來至一條河前,見到后面鼠人之群追來,便騰空而起,剛飛至河上空,見著水下有個長影,突然,河水旋卷,圣仙將火把扔了下去。
不一時,一條巨蟮,從河水中奔出,圣仙遂抱著小孩,急閃旋轉(zhuǎn)而去,巨蟮撲了個空。
圣仙抱著小孩,飛至一高崖之上,見到對岸,鼠人群在怒吼,河中亦恢復(fù)平靜了。
小孩曰:“汝好厲害??!”
圣仙曰:“爾系哪里個娃娃?”
小孩曰:“我系邊伯部落的人,我呌邊伯子?!?p> 話語剛落,有三支骷髏箭飛來,二人避過,這三支箭,從哪里而來的吶?原來,是對后面崖松上的犬怪射來的。
圣仙大怒,遂顯化分神出六個七甲神兵,個個拿著乾坤槍,飛向那犬怪,而那怪見狀,飛身而逃,有一桿乾坤槍直飛而去,那犬怪躲了過,即被追來的圣仙分身攔截住了去路,那犬怪取出兵器,雙方在空中大戰(zhàn)。
有云:
“月光滿圓照人間,圣仙顯圣化分身,個個持矛,圍戰(zhàn)那惡怪,乒乒乓乓,勝在正義方。”
一場撕殺,那犬怪抵御不住,被亂槍刺死,摔落地下,化回本相,而圣仙也收回分身,帶著那小孩,往赤林方向而去。
話說另一邊,漢東追那鸮怪到了哀山。
有云:
“明月照林光,高石分溪流?!?p> 那鸮怪引漢東到一松間,立于一處高石,曰道:“追我許久,來至此山,乃系汝葬身之地也?!?p> 漢東:“原來,爾故意引吾至此也?!?p> 鸮怪曰:“然也?!?p> 隨后,鸮怪默念咒語,旁邊的眾多大樹隨之移動起來,一時間,各樹皆現(xiàn)出人面,便將漢東圍在中間,漢東持著兵器,不慌不亂的立在眾樹妖中間。
那鸮怪對樹妖首領(lǐng)曰:“酋首,請助我一臂之力?!?p> 遂后,樹酋首對眾樹妖下令,對著漢東,吹出瘴白之氣。
有云:
“哀山有樹妖,其妖吐之瘴氣,藏有巨毒,人畜獸禽聞之,皆死。”
那瘴氣飄至漢東身邊,漢東將兵器插入地上,運氣內(nèi)修,施法避瘴氣,不一陣,瘴氣散后,樹酋見到漢東依然屹立不倒中,遂令眾樹妖,擒拿漢東。
眾樹妖皆閃出樹藤,直奔向漢東而去,一時間,樹藤便將漢東裹了起來,形成一個藤團,那鸮怪見狀,心中竊喜:“這回,其尚不死耶?”
一陣煙起火生,藤團炸開,漢東從中閃出,樹妖皆大驚,遂后,漢東向著眾樹妖,吐出烈火。
那樹酋見狀,遂遁入地下,其他樹妖亦紛紛遁入地下,消失于地上,一時間,現(xiàn)出一片空地。
那鸮怪驚懼,化回本相,騰空而起,剛好被飛來的風(fēng)鷹撞上,兩禽相撞,從空中掉落。
漢東飛騰而上,那鸮怪落于地上,隨之再次騰空而起,漢東使戟,當(dāng)頭迎來,一陣光閃,那鸮怪便被漢東一戟刺死,即時,斃了命。
遂后,漢東收了兵器,駕風(fēng)鷹,往赤林而去。
天剛亮起,漢東駕鷹,回至赤林,在巨樹見著圣仙與被救的小孩。
漢東躍下風(fēng)鷹,來至巨樹下,與圣仙會合。
圣仙曰:“吾已將嬰兒埋葬,此童乃系邊伯部落之人,可將他送回,再回治水。”
漢東曰:“善也?!?p> 隨后,二友駕風(fēng)鷹,送邊伯子往其部落而去,不長時,二友使來到邊伯部落,將邊伯子送回其家。
那部落眾人紛紛感謝二友,并挽留二友,而二友以治水之事未了,便告別了眾人。漢東呼來風(fēng)鷹,二友駕騎徑天而去,部落眾人搖手歡送。
有云:
“風(fēng)時閃變,難留光陰”。
話說水公與子高在高岸上觀水勢,突聽鷹聲傳來,原來,是二友歸來了。
水公曰:“可借到劈山劍?”
圣仙曰:“借著矣?!?p> 水公曰:“快行劈山之事。”
圣仙取出劈山劍,飛至大河之上,對著數(shù)座峒山,奮力揮劍直劈,一時間,數(shù)座峒山,同時裂開一道巨口,姆桑河之水,滔滔不絕,流入藏河。
次日,二友駕風(fēng)鷹徑天而去,把劈山劍歸還給九炁丈人,不題。
又過數(shù)日后,水公整頓兵馬,與子高等將司,率領(lǐng)虞軍,又往他處治水,不題。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