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九科歸一
周五第二節(jié),是語文課。
擔任了將近一年時間的班主任,又負責座位的調(diào)動,是以申鞍只要稍稍掃視一眼,就知道班級有沒有人缺席。
“人都到齊了,那我說兩件事?!?p> 輕咳兩聲,申鞍先以“說兩件事”作為開場白。
“首先呢,為期四天的端午假期結(jié)束,早自習點名的時候,大家都按時到班,沒有各種請假的理由,這一點值得表揚。”
頓了頓,申鞍語氣漸漸變重:“不過,遵守日常的規(guī)章制度固然重要,可是成績也不能落下。”
來了,熟悉的訓話環(huán)節(jié)。
張翰林正襟危坐,再一次感受班主任的威嚴。
“剛剛下課的時候,我讓幾位同學幫忙把你們每個人的成績條都發(fā)下去了。這次的月考成績,可以說是非常差勁?!?p> 不用老班提醒,張翰林已經(jīng)看到夾在書桌一本習題冊下,漏出邊沿一角的成績條了。
樂和一中向來是如此傳統(tǒng),凡是月考、期中考、期中考等大型考試,除了總分和總排名外,都會將班級學生的單科成績及在整個年段的相應(yīng)排名都放在一起,做成表格打印出來,再進行切割分發(fā)下去。
此時張翰林手中的成績條十分嶄新,隱約還殘留著些許墨香。
“張翰林總分:548,總排名:656”
“語文:76,排名:673
數(shù)學:74,排名:643
英語:81,排名:574
物理:46,排名:677
化學:49,排名:625
生物:54,排名:597
地理:63,排名:541
歷史:57,排名:568
政治:48,排名:639”
一連串單科成績只有兩位數(shù)、排名均在五六百的數(shù)字,頓時讓張翰林人都傻了。
“雖然一直知道以前的自己不學無術(shù),可是這種成績真的存在嗎?”
張翰林有些懷疑人生,但是成績條上的數(shù)字不會騙你,單論學習這塊,他的確是倒數(shù)有名。
就在眾人或悲或喜地查看成績條,幾乎要把薄薄的一條紙張捏碎時,申鞍板著臉,一邊把U盤插入已經(jīng)啟動的電腦主機箱上,一邊說道:
“我不知道你們這個月都學了什么東西,成績簡直是一塌糊涂!”
“你們開開心心地放假,咱們年段的老師還特意抽出一兩天的時間批改試卷、錄入分數(shù),以及匯總到年段長那里進行排名!”
眾人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徐徐落下的幕布,只見申鞍點開一個名稱為“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樂和一中高一年級第二次月考成績統(tǒng)計”的word文檔。
沒有直接展示成績,申鞍右手指著幕布,左手拿著一塊黑板擦在講臺桌上敲:
“看到了沒有?這一次咱們六班全科平均分排年段第幾名?第十名!”
“足足十四個班級,你們平均分排倒數(shù)第五,比上次期中考還退步了兩名!你們覺不覺得丟人???反正我這個班主任是沒臉見人。”
班級里瞬間變得十分寂靜,原先偷偷在底下討論彼此成績的幾個同學,這會兒也連忙抬起頭,不敢盯著怒氣值飆升的班主任,就只能把目光投到幕布上。
張翰林也在看幕布上的內(nèi)容,與模糊的記憶相比倒是沒有什么出入。
高一年十四個班級中,十三班和十四班作為科技班,也就是常說的“重點班”,這次月考總平均分都達到了820分以上,可謂一騎絕塵。
而剩下的十二個普通班里,平均分都在700多,即便是成績最為出色的高一九班,也不過堪堪達到780分左右,離科技班尚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過去的高一六班,成績常在年段中下游徘徊,印象中取得最差的一次成績,大概就是這回的月考。
都知道高二文理分科的事情,班里有為數(shù)不少的同學早早定下了選擇理科的目標,自然對政史地三門文科很不上心。
“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十年后的海巖市,文理已然不分科?!?p> 張翰林不禁想道:
“關(guān)系到無數(shù)考生命運的高中文理分科問題,在短短幾年內(nèi)就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雖然有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但對于那些曾經(jīng)的高考考生來說,也許早一年晚一年,就走出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我知道很多同學對政史地,甚至是生物這些知識點較多的科目,有一種抗拒心理,甚至不少同學已經(jīng)打定主意選理科或者文科,因此對其他科目放任不管?!?p> 申鞍放緩了語氣,舉例說道:“就比如一位想選擇理科方向的同學,對政史地三科不管不顧,導(dǎo)致文三科加起來的總分,還沒有人家一科數(shù)學高,你說這樣合適嗎?”
“老師也是讀過高中的,有些你覺得將來沒有太大用處的學科,其實在日常生活、甚至是將來研學進修時,都能帶給你幫助,比如政治這一科,里面講到的辨證思維,對你解答數(shù)學題就有不小的幫助。”
喝了一口水解渴,申鞍看著臺下的學生反應(yīng)各異,也不知道自己講得口干舌燥,他們聽進去多少東西。
其實這回班里文三科的平均分排倒數(shù)幾名也在他意料之中,畢竟教了快一年,對手底下這些學生,他自認還是有幾分了解的。
“太過功利,卻也能夠理解?!?p> 申鞍也知道現(xiàn)在的學生壓力大,又在樂和一中這所海巖有名的一級達標校里,競爭可謂相當激烈,在精力有限不足以應(yīng)付九科考試的情形下,作出取舍也無可厚非。
只是他還是想讓學生盡量在九門科目的學習中,達到一個比較均衡的狀態(tài),也許花費的時間有長有短,但至少沒有完全放手。
“等到文理分科后,整天對著那幾門不變的科目,你們就知道高一雖然科目多,但至少不會那么容易膩?!?p> 申鞍心中暗道,旋即將目光重新落到身前的電腦上,點開了一個名為“高一六班第二次月考排名”的Excel表格。
短暫的過渡后,幕布上出現(xiàn)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成績和排名,毫無疑問,這就是發(fā)到他們每個人手上成績條的整合版。
“這次整個班總體發(fā)揮不好,不過還是有一些同學考出了不錯的成績?!?p> 申鞍緩緩說道,語氣也變得輕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