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逝者一夢起紅樓

第一百四十一章 誰言青云路,有足皆可至

逝者一夢起紅樓 秋笛聞癡夢 2143 2021-10-26 20:20:24

  寶釵的行為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絳黛都知道此次元妃歸省,薛姨媽是想借機(jī)讓寶釵選侍入宮的,因此打從一開始,絳玉就沒想過占位置,她又沒什么要求到元春那里的事情。

  但三女進(jìn)了西院正堂在行進(jìn)之間,絳玉卻硬是被讓到了元妃右下首的第一位。妹妹也就罷了,三人中寶釵居長,于情于理也該是寶釵坐在這里才對,沒見幾人坐定后,薛姨媽的臉色都有些不好了么?

  不過此時已經(jīng)就坐完成,不是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于是絳玉看了寶釵一眼,見其神色毫無異常,也只好提起精神,預(yù)備應(yīng)付元春。

  她沒有作過這樣的預(yù)案,現(xiàn)在來看恐怕不能旁觀劃水了。

  此時絳玉方可以抬眉正視元妃,見其頭戴點翠步搖冠,身披繡金蟠霞帔,內(nèi)里一件杏黃蟒袍,袖擺處紋以海水江崖,再配上一成不變的微笑,與絳玉曾經(jīng)打過交道的所有人都不太相同。

  富貴之氣固足,人如提線木偶。

  絳玉此生不過十幾歲,不過若是算上在外漂泊的時間,她其實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貧富貴賤,男女老幼,從未有人給她如此觀感。

  或許是因為妹妹的影響,亦或是絳玉本性如此,至少在彼此相交不深的情況下,嬌俏靈動的人更容易得到她的好感,盡管她自己也不是那樣的人。

  不過宮里的確是個磨煉人的地方,即便在絳玉眼中,元妃的姿態(tài)神韻都收斂得太過,但也不會引人反感,無論從林如海的角度考慮,還是出于基本的禮節(jié),絳玉都不好在元妃面前失禮,面子功夫她還是有的。

  “姑媽的身子好些了么?”

  元妃自小入宮,那些如履薄冰的日子不必多提,此時看到自家人和親戚姊妹們,也的確存了一份親近的意思。尤其是見到絳黛釵年紀(jì)尚小卻各有風(fēng)采,不似尋常少女,便帶著笑意拉過身邊的絳玉寒暄道。

  從元妃對賈敏的稱呼上來看,至少是給了絳黛體面的,絳玉笑容不淺不深,微微躬身回道:“勞娘娘掛念,家母身體已無大礙,只是抱病之體不好進(jìn)見,還望娘娘恕罪?!?p>  接下來元妃又問林如海的情況,絳黛讀過什么書,在榮國府住得是否習(xí)慣之類,絳玉都妥當(dāng)?shù)囊灰换剡^,順便加上幾句頌圣之語。

  別看絳玉平時不拘禮,真正到了場面上,過年話她可是說得很利索的。

  貴族子弟尤其是女兒,很小時就要跟著母親奶娘學(xué)規(guī)矩,坐立行止音容笑貌皆有法度,林家自然也不例外。

  按絳玉疏懶隨意的性子,本是很不樂意學(xué)這些東西,最后還是她不再裝啞之后,賈敏想了個辦法才讓她乖乖就范。

  你是長姐,有朝一日遇上需要禮節(jié)的場合,難道要躲在妹妹身后么?

  這辦法很有效,至少此時黛玉在一旁看著姐姐在元妃身邊強(qiáng)忍不耐煩,還要注意自身神色動作的模樣,心里不免有些看熱鬧般的愉悅感。

  只是元妃跟絳玉聊得好像有些久了,甚至有點忽視黛玉寶釵的意思,除了初見時的問候還沒怎么跟她們說過話。

  這一點不但絳玉心知肚明,旁觀的賈母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等人都能夠看出來,元妃似乎很喜歡這個姑家表妹,盡管都是不痛不癢的場面話,但聊這么長時間本身就已經(jīng)代表了一種態(tài)度。

  “等我回去后,會再請御醫(yī)來為姑媽診治,少了什么藥材也盡管開口?!?p>  此時絳玉真的受寵若驚,她可以確定從沒見過這位姐姐,元妃對她的態(tài)度卻親熱得有些反常,這句話說得絲毫不像是貴妃娘娘的口氣。

  但別人給的好臉自然要接住,原因何在以后再細(xì)究也不遲,于是絳玉平靜地稱是,而后又聽到一個有些意外的問題。

  “撫琴行詩,妹妹以何為長?”

  “這……”

  這下還真讓絳玉有些不好回答,總不好說都會但都不精,真正長于此道的是她妹妹吧。

  正猶豫時,卻聽黛玉笑道:“我們姐妹只略讀過幾本書,微末才技恐難入娘娘法眼?!?p>  林妹妹這心上怕是得有八竅,反應(yīng)能快到這種地步。

  寶釵在后面旁觀著,也是在腦中轉(zhuǎn)過一圈,才明白元妃和黛玉話語中的意思。

  看來一會兒入園行宴,她們?nèi)齻€還要作陪。

  黛玉寶釵詩文俱佳府里人盡皆知,但絳玉平時少露才技,元妃不知她擅長什么,因此才有這樣一問,免得一會兒萬一用到絳玉不擅長的事情,非但無法助興,反而大家彼此都尷尬。

  黛玉聽懂之后,干脆以自謙之辭為姐姐選了作詩,她們姊妹間早已有所打算,自然不會讓絳玉去撫琴。

  “不必過謙,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元妃又與黛玉寶釵相談幾句,見昭容示意馬上準(zhǔn)備于大觀園中開宴,便向賈母等人問道:“寶玉為何不見?”

  對于元妃而言,這才是正事所在,方才在簾外二府所有人都來隔簾拜見過,唯獨他還不見人。

  元妃回來一趟,最想見的還是寶玉,那是她從小疼愛的幼弟,一母同胞,與其余人皆不相同。而且聽說大觀園內(nèi)的匾額對聯(lián),以及正園后堂各種布置都出自寶玉之手,心中越發(fā)眷念切望,不必多提。

  待寶玉被小太監(jiān)引來,絳黛釵也就勢退后,加入三春的行列,姊妹們聚到一起之前,絳玉見妹妹欲言又止,便替她向?qū)氣O問道:“機(jī)會難得,怎么還要退呢?”

  “管他什么機(jī)會?!?p>  寶釵笑道:“我有馬四蹄,出門似無地。倒不如索性閉門,作些女兒家的分內(nèi)之事?!?p>  “我成送曹君的辛稼軒了。”

  絳玉搖頭失笑:“也罷,總是勸人容易,青云路本就難登,寶姐姐既然想好了,不后悔就是。”

  “你們說些什么呢?又是青云路又是辛稼軒的?!?p>  絳黛釵且談且行,話尾被探春聽得,好奇地問道。

  “沒什么。”

  黛玉替姐姐們帶過了這個話題,悄悄對探春說道:“一會兒娘娘是要考驗詩文的,心里有底么?”

  “有這事?”

  探春先是一驚,而后神色變得有些無趣,擺擺手道:“我就不摻和了,安心等你們的大作?!?p>  “你啊,真是一點兒沒變?!?p>  明明哪里都不差,卻還是那么容易服輸。

  最后一句話黛玉放在心里,也不管探春困惑不解的眼神,只是有些懷念地笑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