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公私,就很容易扯到公私相對性,但畢竟是繞開了自私的本質(zhì)。私的本質(zhì),說到底是包含自己在內(nèi)的所有物,無論范圍擴大到多少,依然改變不了私的本質(zhì)。
人的本質(zhì)是自私的,這是人的生物屬性決定的。因為人是自私的,所以人本能上就對一切自己的所屬事物都是占有性的;但人又是進化了的人,能夠分清自己所有事物的輕重,所以能夠?qū)δ切┫鄬τ谧约狠^輕的事物不再自私,這是人類的進步點。但人依然走不出自己的局限,在較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在行走時會逐漸擴大自己看中的所有事物的分量,以致凡事必爭。
提出超越自私的概念,并不是說自己就必須要公,只是最小范圍內(nèi)確定自己的核心利益,以至于其他利益抱可爭取態(tài)度。
核心利益是站在自己一生的層面上確定的,不因一個時間段而改變,這是需要自己堅持的地方。
致公者會盡一切去維護他的核心利益,而對于其他非核心利益,則可抱有一種大公思想,可有則有,不可有則罷。但對于他人的惡意侵占和掠奪,則要勇于斗爭,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