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斑馬線是由無數(shù)淚痕拼接而成;有人說,斑馬線是聰明人從河流的跳石聯(lián)想而成。
這里有一個斑馬線的另類傳說,小伙伴們愿不愿意聽呢?
“媽媽、媽媽”一只小斑馬緊追媽媽,“我們來錯地方了?!?p> “怎么啦,小寶貝!”媽媽停住了腳步。
“這里是人類的領地,不能去!”小斑馬攥住媽媽的手不讓走。
“孩子啊,地球是大家的,沒有事的?!睅е⒆永^續(xù)前行。
這時候,幼兒園的三個小朋友們身著整齊的校服,邁著輕盈的腳步,手拉著手,唱著兒歌上學來:“天是那么藍、云是那么高……”
只見綠草搖曳,花兒飄蕩,白云眨眼,陽光灑落,好像一曲田園詩啊。
當他們來到校門口對面,看著來來往往飛馳而過的汽車,嚇得不敢過馬路。校門口的老師看見非常著急。
斑馬媽媽正巧看見,熱心地跑過來說:
“快爬上我的背,我馱你們過去!”
老師點點頭,小朋友們就一個一個地騎上了馬背,斑馬媽媽威風凜凜地向著對面的學校走去,小斑馬也自豪地跟著,尾巴一甩一甩的。
說來真奇怪,本來行駛得飛快的汽車們,都如中了魔法一樣慢慢地停了下來,等小朋友們過了馬路才又飛奔而去。
“這是為什么呀?”小朋友們揮手跟斑馬母女再見后急切地問老師道。
“一黑、一白?”老師靈感地想到:“這可能是一種安全警示標志?!?p> 他匆忙告訴警察叔叔,大家一起用白漆在小朋友們需要過馬路的地面上,刷上了一條一條的白色條紋。并稱它為“斑馬線”。
第二天,小朋友們又來上學了,老師們領著他們,左看看、右看看,確認安全后才從斑馬線上通過。
小汽車們都自覺地放慢了速度停了下來,禮讓行人。
這個簡單實用的好主意很快地在人類世界流傳開來,紛紛使用。配合隨后不久發(fā)明的紅綠燈,過馬路更是規(guī)范有序。“斑馬線”也就成了人們交通安全的生命線。
可這事啊,在動物王國里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們大多質(zhì)問,為什么非得用斑馬身上的條紋呢?騷動之后,動物們來到了警察局,要求給個說法:
“我先來,我的毛色是天下最美麗的??鞊Q成梅花線吧?!泵坊拐f道。
豹子接著說:“我怎么也比那斑馬強。斑馬就是一‘傻大個’,沒有什么戰(zhàn)斗力。我輕易地就能絆倒它。”
虎王最后對警官咆哮道:“我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必須用虎紋斑作為安全設計?!?p> 警察叔叔給了動物們好多好吃的,哄著他們說:“謝謝你們的建議。你們先回去,容我們再想想。”動物們吃飽喝足后,就陸續(xù)回家了。
后來,人們在馬路上設置了一些像“減速”“轉(zhuǎn)彎”“路口危險”等安全標志,在動物出沒的地方標記出“老虎”、“梅花鹿”等圖案,在馬路下方為動物們預留了安全專用通道。
可動物們?nèi)圆粷M意,至今仍不從斑馬線過馬路,心存僥幸。
有些小狗橫穿公路時被壓在車輪底下;有些小猴被撞斷了一只腿;有些小麻雀直直地向車窗玻璃撞來。
最可氣的是,有些好心的叔叔、阿姨開車的時候為了躲避他們、保護他們,轉(zhuǎn)急了方向盤,竟然撞上了防護欄,出了交通事故。
聽到這里,小朋友們過馬路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從有斑馬線的地方通過???
【輔助閱讀】
古羅馬時期,人們?yōu)榱吮苊馊恕ⅠR、車混行堵塞交通,就用一塊一塊凸出路面的“跳石”供人們踩著通過馬路,這就是人行橫道。19世紀50年代英國倫敦首次出現(xiàn)以橫條狀的人行橫道線,加上紅綠燈的管控,繁忙的交通得以安全有序,斑馬線得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