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郝效忠與陳麟二人,王明開始更關心這項監(jiān)紀司的制度,在普通士卒之中,會有何反應與影響。
王明原本擔心,監(jiān)紀司安排入軍中后,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那普通士卒亦與將領一樣,會有有抵觸與排擠的情緒。
結果沒想到,監(jiān)紀司安排下去后,因其負責軍兵的薪金分放,戰(zhàn)功審核,教習軍士,監(jiān)視協(xié)助將領,報告部隊動態(tài)等事,與普通士卒關系十分密切,且由于司長閻應元聰明地造勢宣傳,把監(jiān)紀司塑造成軍中秩序的維護者和監(jiān)督者,結果頗受軍兵們的歡迎,其日常訓練出操,倒也是更加盡心盡力。
這般局面,自是令王明心下欣喜不己。
這就是先進制度帶來的成就。
而士卒能盡心訓練,自然讓郝效忠陳麟等將領為之省心不少,亦使得原來對監(jiān)巡司懷有疑慮的一眾將領,都慢慢地開始習慣了監(jiān)紀司的運作方式,并從心里開始接受這樣的管理方式。
至此,這套由王明建立的全新管理模式,終于有個初步的雛形,并開始順利運作。而隨著監(jiān)紀司的正式運作,王明下屬軍兵的運作與管理,亦更加井井有條,富有秩序。
在監(jiān)紀司運行了半個多月后,王明終于完成了剩余的全部刀盾兵轉化訓練,將他們全部轉化為合格的弩兵,并給每名軍兵,都下發(fā)了常勝弩作為制式裝備。
這最后的一部三千名弩兵,自此成為其下的戰(zhàn)兵丙營,由將領陳麟統(tǒng)領。
自此,王明擁有了完整的三營主力弩兵,其手下兵馬,終于全部整備完畢。
現(xiàn)在他的手下,有這九千人的三營主力弩兵,另有六百人近百架的拋石機戰(zhàn)隊,以及三千余人可以投擲單兵震天雷的輔兵,還有作為貼身護衛(wèi)與后備突擊的三百名騎兵。
而具體的人員官職安排,則可簡述如下:
三營主力弩兵,每營三千人,其中郝效忠統(tǒng)領甲營,馮厚敦統(tǒng)領乙營,陳麟統(tǒng)領丙營。
三千余名輔兵,則由陳明遇統(tǒng)領。
至于這六百人的拋石機戰(zhàn)隊,原本隸屬于輔兵之中,但王明考慮到,將來這拋石機戰(zhàn)隊獨立作戰(zhàn)的機會當會越來越多,若長期與輔兵劃在一塊,于指揮多有妨礙,故又將其從輔兵隊伍中單獨劃出,同樣作為戰(zhàn)兵主力使用。
由于其單獨劃出,自然亦需將領來單獨統(tǒng)領,故王明決定,將那作為陳明遇副手的余士偉來擔任主官。
那三百名騎兵,則由那武舉人王公略來統(tǒng)領。
軍械制造司,則由同知蔡確來擔任司長,副司長為九江知府袁耀然之次子袁炡擔任。
原來,袁耀然因為年紀太大,且又擔任九江知府一職,故不能隨太子王明一道前往東川,但他在這段時間,已然深知太子之材,認定此人絕非池中之物,故特意安排其次子袁炡入王明軍中任職.
袁耀然希望,次子袁炡在跟隨太子之后,能成為袁家的的頂梁之材,光宗耀祖,出人頭地。
見知府袁耀然親自推薦,又觀其為人甚是穩(wěn)當,王明自是一口答應,現(xiàn)在便將他安排為蔡確的副手,成為軍械制造司的副司長。
至新成立的兩個重要部門,一個是后勤司,由那經(jīng)歷彭永春來擔任司長,另由都知董四民任副司長。
這個董四民,在明史上中曾力抗左軍而死,后全家自焚,亦是忠烈之士,以番得遇知曉明史的太子王明,自是被提攜重用。
另一個監(jiān)紀司,則是閻應元為司長,郭之麟為副司長。
這便是西去之時,王明手下兵馬與人員的全部架構。
當然,真到了東川,并且在當?shù)亓⒎€(wěn)了腳跟之后,王明這番架構,自會重新加以調整。但是現(xiàn)在這樣的人員安排,卻是最為妥當?shù)慕Y果。
在王明訓練完成之時,其實已過了朝廷規(guī)定的時日近二十天。
但是,現(xiàn)在因為有靖南侯黃得功在這里,王明倒是完全可以交接城中諸事為由,向朝廷解釋自己不能快速離開的原因。
估計也正因此事,那弘光皇帝以及馬士英阮大鋮等朝臣,對太子王明的這般安排,心下雖是多有不滿,卻也沒有專門派人前來催促。
而王明在這般時間里,之所以會拖延上這么久,其實也不單單是因為要訓練軍兵。而他還在利用這段時間,制造出了一種專門用來遠途運輸?shù)乃妮嗰R車。
其實四輪馬車,在明末之時,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
而且這東西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然出現(xiàn),并且普便使用了。
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在春秋早期,那秦國秦穆公墓葬中,就曾出土了青銅四輪馬車模型,現(xiàn)存于甘肅禮縣博物館。只不過,那時的四輪馬車,只有一個用途:各國國君死后出喪之時,用于運送靈柩。
而在王明穿越過來的明末,其實亦有四輪馬車使用,可載重四五十石,由馬或騾牽引運行,所拉之馬騾約要六匹或八匹,只不過,相比二輪車與獨辦車,此物卻難于普及。
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便是因為道路所限。
因為明末的中國,山河水網(wǎng)眾多,修路工藝卻是粗糙簡陋,讓純木質的輪子的四輪大車在這樣差勸的道路上,行駛緩慢,且極易損壞。
《天工開物。舟車篇》中,就曾感嘆:“此四輪車,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道亦止。實不如兩輪簡便,是故難于普及?!?p> 故在明末之時,這種四輪車基本只能在官道上行走,故而很快被適應簡易坑洼的泥路、山路且造價更便宜的兩輪車甚至獨輪車所取代。
但是這種兩輪車或獨輪車,笨拙緩慢,設計很差,由兩匹騾子或挽馬拉著,一車最多拉十幾石糧,很難裝到二十石,一般也就最多兩千多斤的載重,運輸效率著實太小。
現(xiàn)在太子王明率部西去,可是有大批的糧草輜重,以及無數(shù)軍械行李,若僅由兩輪車或獨輪車來裝運,所需車馬數(shù)量太多,效率又太低。故而,王明其實早早就決定,一定要造出適合這個時代,且又方便運輸?shù)乃妮嗰R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