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家》·魏襄王(2)
魏襄王即位時的魏國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想打誰打誰的強魏,事實上自從他的老子魏惠王末期魏國已經(jīng)是風雨飄搖,尤其是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后的魏國幾乎喪失了軍事擴張的能力,陷入四戰(zhàn)之地,處于這種境地的弱國只好也只能利用外交手段茍延圖存,尤其是像魏國這樣東有強齊西有強秦,更是只能依賴外交斡旋。
到了魏襄王執(zhí)政,這種外交戰(zhàn)略尤其受重視,所謂外交戰(zhàn)略無非是朝齊暮秦的玩詐術(shù),而齊秦又奈何不得了他,雖說魏國不再是那個威風八面的霸主,可也不至于讓那一個直接兼并,何況無論齊還是秦有了兼并魏國的念頭各自都不允許。齊國需要一個殘魏來作為抵御秦國的橋頭堡,一個緩沖地帶,秦國要兼并魏就不免陷入列國合縱抗秦的地步。
可以說魏國逐步滑落后,使得整個天下態(tài)勢步入縱橫家馳騁的階段,這也可以理解魏惠王為什么對孟子頗有興趣,畢竟孟子口若懸河,辯才無礙。
魏襄王開始,魏國徹底執(zhí)行縱橫路線,國內(nèi)已經(jīng)不需要什么名臣能將,只要縱橫家就可以,這個時期活躍在魏國的比如公孫衍、張儀都是縱橫家的人物?;蛘呖v,或者橫,愈演愈烈,魏國的策略是,面對強秦,我不硬扛,你來打我,我就割地給你,你還打我還給你,要多少給多少,但是有個底線,關(guān)鍵的安邑不給你。這就給天下造成一種假象,魏國要完蛋了,你們還會遠嗎?還不來幫我,于是中原以齊楚為首的就組織合縱抗秦,秦兵一退,魏國順勢把割給秦的土地收回。
魏國就是玩的這一手,沒法子。要么投靠秦國,做秦國的跟班,要么連橫六國抵抗秦國,做秦國跟班就要交納保護費,連橫了再把保護費收回。這樣一來,魏國本來處于那種惡劣的四戰(zhàn)之地,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優(yōu)勢,我也不出兵,愛誰打誰打,誰打我我都是笑臉相迎,送錢送地,反復之國,我就是打不還手,反正老子的魏國一完蛋,誰也逃不掉。
譬如秦國發(fā)動的伊闕之戰(zhàn),本想教訓下魏國,可是魏國也很知趣,你不是要土地嗎,我直接大手筆送你半個魏國,怎么樣,吃得飽嗎?魏國把半個國土給了秦國,嚇壞了中原列國,魏國不能死,魏國一死,秦國勢必長驅(qū)直入,于是迅速組織合縱,秦國在合縱的壓力下不得不將魏國半個國土吐了出來。
秦國不能徹底征服魏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東方的齊國在,齊國希望留下魏國來制約秦楚,魏國完蛋齊國也直面秦國,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魏國早已看破,誰打我我跟誰,就這么玩兒。只要秦齊旗鼓相當,魏國一定安然無恙。那么有人說了,這種動態(tài)的平衡怎么被打破的?還是齊國的原因。齊國過于猖狂,惹起了中原列國的同仇敵愾,后來的五國伐齊徹底把齊國打殘,再也不管閑事,秦國最高興,開始了蠶食天下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