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家》?趙氏孤兒?史記版
極其吊詭的,《左傳》版本的趙氏孤兒故事,換個說法史稱“下宮之難”,對于“下宮之難”的敘述,太史公本身就存在明顯的分歧。太史公的記載中,《晉世家》與《左傳》的敘述相類,《趙世家》《韓世家》迥然有異。
太史公作史,“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同樣的事件不同的說法,依次記錄,兩存之,述而不論,類似的情況在太史公的筆下有很多,并非作為史家的太史公可質(zhì)疑,恰恰表現(xiàn)了太史公認真的作史態(tài)度,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并沒有有選擇性的材料刪減取舍。歷史的真相往往就在史家客觀的記述中,倘若以個人意志去刪削,那么歷史果然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們來看下太史公《晉世家》的記載:
?。〞x景公)十七年,誅趙同、趙括,族滅之。韓厥曰:「趙衰、趙盾之功豈可忘乎?柰何絕祀!」乃復(fù)令趙庶子武為趙后,復(fù)與之邑。
但是到了《趙世家》,“下宮之難”有了截然的不同,而且更具有傳奇性:
“晉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于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遂反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復(fù)與趙武田邑如故?!?p> 這里的主角變成了屠岸賈,而這個屠岸賈在《左傳》和《晉世家》的敘述中根本不存在,在這里卻成了貫徹始終的重要人物。
再來看《韓世家》:
“韓厥,晉景公之三年,晉司寇屠岸賈將作亂,……厥于是言趙武,而復(fù)與故趙氏田邑,續(xù)趙氏祀?!薄俄n世家》也是延續(xù)了《趙世家》的框架。
而在《韓世家》的太史公曰中,太史公大為感慨:太史公曰:韓厥之感晉景公,紹趙孤之子武,以成程嬰、公孫杵臼之義,此天下之陰德也。韓氏之功,于晉未睹其大者也。然與趙、魏終為諸侯十馀世,宜乎哉!極力標(biāo)榜程嬰、公孫之陰德,韓氏之大不亦宜乎?
很明顯,《趙世家》《韓世家》中下宮之難的緣起來自“屠岸賈”,并非趙莊姬復(fù)仇,欒郤政治斗爭,而是屠岸賈為晉靈公復(fù)仇,只有趙武孤兒在兩個版本的故事中是一致的。
后世更是將《趙世家》進一步演繹成戲劇,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而慘遭滅門,幸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后為家族復(fù)仇的故事,這是一個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悲壯故事,中國傳統(tǒng)的道義精神,狹義精神飽滿而熾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