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周公世家》完結(jié)—齊魯再辯(下)
我們先來比照一下《史記》中對齊魯?shù)姆謩e記載,先是齊國:
“呂尚為文武師。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與天下更始。師尚父謀居多。
太公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齊由此得征伐。”
呂尚被譽為“帝王之師”。司馬遷認為,周朝文武父子滅紂傾商主要是依賴太公謀略,以開周朝八百年基業(yè)。
“桓公既得管仲,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腹Q曰:“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異於此乎?”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p> 齊自開國有太公,后桓公鼎盛,有大賢管仲,仍然遵循太公治國方略,齊為春秋首霸,至于末世景公,尚有晏子這般大臣輔佐,國雖不能霸,也得以治,不失為大國。
太史公曰:“以太公之圣,建國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
司馬遷也極具敬仰齊國功業(yè),禁不住感嘆“洋洋哉大國之風”。在《史記》的世家卷中,《吳太伯世家》之后緊接著即是《齊太公世家》,吳太伯卷中表現(xiàn)史遷對“讓國”的尊崇,然后把齊太公世家置于第二,應該是對治國的一個標榜,當然也是對齊國功業(yè)的褒揚。再次是魯周公世家。如果從儒學元圣的說法,世家第二要算《魯周公世家》,但是司馬遷沒有這么做,顯然有他自己的深意。
再來看魯國。
“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東伐至盟津,周公輔行。周公佐武王,作牧誓。已殺紂,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武王。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p> ……
太史公曰:余聞孔子稱曰“甚矣魯?shù)乐ヒ?!洙泗之間龂龂如也”。觀慶父及叔牙閔公之際,何其亂也?隱桓之事;襄仲殺適立庶;三家北面為臣,親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讓之禮則從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周公是周朝宗親,地位尊貴,伐紂大功告成,“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武王”,周武王這樣的儀式安排很明顯將自家人放在關鍵的位置,天下已歸周,太公功最大畢竟外姓臣,封于齊,太能,打發(fā)到邊境齊地。而周公的作用開始凸顯,那就是輔佐治理天下。封于魯,比較來說,魯?shù)乇三R地更好,地處中原,土地資源極其豐富,在那個時代有土地就有一切。
魯國地處中原,地理優(yōu)越,比齊國要強得多。周成王為褒獎周公,還破例“命魯?shù)媒技牢耐?,”允許“魯有天子禮樂”。這在諸侯國中是獨一無二的。然而,得天獨厚的條件,卻并沒有使魯國強大。魯自周公立國到頃公滅絕,內(nèi)亂不止,國運日衰,屢遭大國凌辱,很讓其他諸侯看不起。
弱國無外交。魯成公時屢屢受辱,更是尷尬。成公四年,他去晉國訪問,晉景公根本不拿他當菜。六年后再去晉國,正碰上晉景公死亡,被強留下為景公送葬。這種丟人顯眼的丑聞,連魯史也隱諱而不記載。魯定公七年,吳國攻打齊國時向魯國索要祭祀用的牛、羊、豬各一百頭。魯國執(zhí)政的季康子就派孔子的高徒子貢去用周禮説服吳王。吳王很不買帳,回答說:“俺是紋身的野蠻人,不懂什么周禮,別拿它來教訓我。”衰敗的魯國,到處碰壁,四面楚歌,風雨飄搖,日暮途窮。連孔子都慨嘆說:“甚矣,魯?shù)乐ヒ?”
“其揖讓之禮則從矣,而其行事何其戾也?”太史公也非常納悶,魯國奉行周朝禮制,以德治國,特別講究禮樂制度,尤其是對民眾的規(guī)范關聯(lián)到生活中的種種細事,為什么這樣一個以禮治國的魯國,這么多年的內(nèi)亂,“行事何其戾也”。這是司馬遷的疑問,當然也是他對于禮樂治國的質(zhì)疑。
再從春秋整個期間看,無論是齊晉秦楚,都無一不是走“尊賢尚功”進一步崛起,最終稱霸諸侯的,基本都是符合太公的治國方略。齊太公以降,桓公用管仲,達到鼎盛,晉文公,霸業(yè)百年有余,秦穆百里,先后崛起,都不是走禮樂的路子,相反,濃厚禮樂味道的宋、魯,卻顯得非常尷尬,宋以禮樂亡,魯以禮樂弱,為什么孔子標榜的周禮在歷史的實踐中如此不堪呢?現(xiàn)在看,但凡值得國人傲驕的歷史輝煌,無一不是踐行太公治齊的路子,概言之“因俗簡禮,尊賢尚功”者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