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459 孔夫子與楚莊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1059 2021-02-03 23:30:00

  《楚世家》·孔夫子與楚王之楚莊

  孔夫子批評的楚國君有三,一是楚莊王,一是楚靈王,一是楚昭王。

  對楚莊王孔夫子不吝贊美:孔子讀史至楚復陳,喟然歎曰:「賢哉楚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達其義,匪莊王之賢,不能受其訓.」”——孔子敬佩楚莊王的因素,已經說的很清楚。因為楚莊王重一言之信,而輕千乘之國。具體的事情,就是楚莊王滅了陳國之后,又恢復了陳國。

  為什么如此贊美楚莊王呢,要知道楚莊王可是問鼎中原的南霸天,上面說過了,楚莊王趁陳國夏徵舒之亂,打著平定陳亂的旗號,結果把陳國滅亡了,設置為楚國的一個縣。楚國歷代國君都有一個宏大的目標:意欲以觀中國之政,當然楚平王就不要說了。以觀中國之政,自然要依憑強盛的軍力北進中原與晉國爭霸,北進中原,首先要拿下陳國,這是北伐的戰(zhàn)略要地,占據陳國,進可攻退可守,意義重大。雄心勃勃的楚莊王借勘定陳亂收陳為縣,自然有這種考慮。但是后來因為申公的諫言收回設陳為縣的指令,恢復陳國。由此得到孔子的高度贊美:楚莊王真是一個賢君!有道德的君主。

  真的如此嗎?要知道滅陳之時,楚莊尚未稱霸天下,正處于與晉國爭雄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晉楚雙方各自在國際上爭取盟友,齊秦兩國的態(tài)度很關鍵。秦國處于晉國之西,這時候的關系已經破裂,可以說晉國有后顧之憂。齊國無疑成了晉楚爭霸的關鍵爭奪點。申公就是楚莊安排去齊國建立外交關系的。申公與齊國達成盟約,表達了楚國出兵陳國乃是為了幫助陳國平亂,沒有別的企圖。齊國也默許了楚國出兵陳國。

  這個時候楚國設陳為縣,等于推翻了與齊國的盟約,這無疑讓齊國對楚國不再信任,在晉楚爭霸的關鍵時期,如果齊國與晉國聯合,楚國就算不敗,也難說完勝,問鼎中原的機會就顯得渺茫。處于這種戰(zhàn)略的考慮,楚莊王果斷復陳國,因此也得到了齊國保持中立的支持,后來與晉國邲之戰(zhàn)擊敗晉國,成功登上霸主寶座。

  從這個角度說,要是楚莊王聽到孔夫子這樣的贊美他,他估計會微微一笑,樂得接受這個評語。而從孔夫子的角度,只取楚莊復陳的這一節(jié),不管楚莊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畢竟他做出了代天子行使職責,安定了動蕩的陳國,所謂“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符合孔子復周禮,存亡繼絕的仁道精神,于是乎孔夫子熱情洋溢的給了楚莊大大的點贊。

  楚莊是從爭霸中原這個大的戰(zhàn)略出發(fā)復陳國的,到了楚靈也滅陳直接設置為縣,但是楚靈可沒有楚莊那么的慷慨,既要打的服,還要兼并,只有這樣才能拓展國力進而問鼎天下甚至分周鼎而治天下,當然,異于楚莊的是楚靈得罪了儒家的先生們,于是百般撻伐,管你怎么英武雄偉,我們就是給你一個“靈”,就是大壞蛋的意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