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長安下;長安興衰史第二章 ;王莽新政
王莽的出身非常顯赫,他所在的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族中之人,大多生活奢靡,意氣驕橫。
在當時,王莽良好的品行受到很多人的贊譽,這為他日后出人頭地奠定了輿論基礎,王莽也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
由于他賢能謙恭,其地位和聲譽飛速提高,即使地位再高,王莽也一如既往的禮賢下士,不管在民間還是朝堂,王莽都能深受愛戴,在民眾的心中也是最理想的被支持者。
公元8年臘月,王莽在一片祥和中接替了劉家天下的政權,將西漢王朝順利的變更成(新朝),西漢王朝也在平靜中消失,兩大王朝交接之際,幾乎沒有太多的流血。
而現(xiàn)實中,王莽被后來的東漢史學家定性為篡漢的奸臣,這一觀點幾乎被后代所有的史學家沿用,人們不愿意把這個時期稱作;新朝,而稱為(新莽),那么王莽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王莽所建立的新朝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政權?……
登上了皇帝寶座,王莽雄心勃勃地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現(xiàn)他的理想,理想與現(xiàn)實,幻想與結果之間出現(xiàn)巨大的鴻溝,王莽的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與困難。
王莽執(zhí)政時期,西漢后期積累下來的矛盾已經(jīng)越演越烈,社會危機嚴重,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維持新朝的統(tǒng)治,他試圖仿照周朝制度,改變漢制,從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公元9年,王莽宣布全國土地改稱“王田”,不許買賣,同時他還把私家奴婢改稱“私屬”,也不許買賣,試圖恢復周朝土地的井田制。
這一空想,不僅沒有解決社會土地問題,相反,又把農(nóng)民禁錮在王田里。宣布奴婢不準買賣,不僅沒有解放奴婢,反而把占有奴婢作為制度固定下來,而這些做法都是復古倒退的改革。
在經(jīng)濟上,王莽另一重要的改制是;實行一套新的財政管理辦法;那就是(五均,六筦),五軍均;就是在商業(yè)較發(fā)達的長安,洛陽,邯鄲,臨淄,成都等大城市設五均官,負責管理市場,平衡物價,收稅和貸款,還負責對百姓發(fā)放貸款,在百姓遇到諸如;喪事祭祀和經(jīng)營工商業(yè)缺錢時,向百姓發(fā)放貸款,但利息相對要少一些,工商貸款利息多一些,而喪葬和祭祀貸款,則不收取利息,但是祭祀要在十天內(nèi)還清,喪葬歸還期限則是三個月。所謂六筦;就是由國家對鹽,酒,鐵,鑄錢,五均的賒貸實行管制,不允許私人經(jīng)營管理山林水澤,對采集者征稅。
這些措施本意是通過限制大工商業(yè)者,使國家與百姓獲得利益,但是由于政府沒有掌握相對數(shù)量的
商品,和貨幣及強有力的管理手段,王莽只能依靠富商大賈來推行。
然而,這些擁有了特權的大富商們趁機收低賣貴,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壟斷性經(jīng)營,最終國家財政收入沒有增加,百姓負擔卻大大加重,甚至百姓上山打獵,放牧,在家養(yǎng)家畜,紡織也要上稅的局面。
王莽繼而又多次實行幣制改革,導致幣制復雜混亂,為了削弱豪強大族的經(jīng)濟實力,王莽不切實際地廢除五銖錢,推行各種新幣制,使得貨幣流通不順暢,物價不穩(wěn)定,最終財政經(jīng)濟陷入癱瘓狀態(tài)。而且,每次改革都是對人民的一次大搜刮,大量的黃金白銀流到了統(tǒng)治者手中。
除此之外,王莽還多次改動官名和縣名,調(diào)整行政劃分和行政部門的職權,如此一來,朝廷及地方行政制度被搞得一塌糊涂,朝廷的組織機構變化和郡縣組織機構一再分割,使官員數(shù)量增加,行政效率降低,也給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混亂。
王莽推行的改革,一方面違背了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另一方面由于用人不當,不僅不能解決社會矛盾,反而使社會矛盾加劇。
同時,他下令把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王)的稱號,一律貶為(侯),派遣使者到周邊地方行使政權,宣揚自己的威德。這些做法惡化了民族之間的關系,引發(fā)了曠日持久的民族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新政權大量征發(fā)徭役和物資,使人民陷入悲慘的境地。
與王莽新政相隨的是連年不斷的天災,由于漢朝立國兩百多年,人口大量增殖,人們在黃河流域地區(qū)過度開發(fā)砍伐,最終,導致植被不斷破壞,水旱災害頻頻發(fā)生。
在王莽時期,黃河決堤,人們輾轉逃亡無以謀生。接踵而至的蝗災水旱災害更使普通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與自然災害相比,人禍比天災更加來勢洶洶。
新政,不但沒有使百姓受益,而且其中的許多措施,觸犯了大量貴族官僚的利益,因此,許多王莽政權最初的支持者也開始反對新政權。
新朝晚期,由于天災人禍已經(jīng)是民不聊生,國無寧日,不僅貧苦百姓無法生存,就連中小地主階層也無法保全自己和家人,上層貴族官僚都在爭權奪利,整個王朝人心慌慌,整個帝國似乎也即將走到了盡頭。
王莽,這位堅持改革的野心家,由于他的改革措施過于理想化,加之用人不當,最終,把自己和帝國都推入了萬丈深淵。
他的理想無法與現(xiàn)實相融合,他那近乎夢幻般的改革,已使他自己走到了懸崖邊。然而,他并不甘心,他自以為懷著救濟天下蒼生的宏愿,兢兢業(yè)業(yè),事必躬親,即便有錯,自己的初心本心并沒有過錯。
他曾是那樣的深得人心,直到最后一刻,他仍然希望能找到出路和答案,希望上天能給他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但上天并沒有再次眷顧他,改革集團內(nèi)部四分五裂,加速新政權的滅亡。
接踵而來的是各地農(nóng)民紛紛的起義,逐漸形成了(赤眉)及(綠林),兩股勢力最強的義軍,而(更始軍)的兵鋒已經(jīng)直指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