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主漢

第074章 水利工程

主漢 江太工釣魚 1618 2020-11-23 20:08:41

  眾人聽說劉瑁要改造現(xiàn)在的西漢水,使之基本達到三百八十年前的水運水平,自然吃驚不已。

  畢竟在他們眼中,這肯定比登天還難。

  愚公移山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過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那只不過是個比喻,不會有人信以為真。

  要想恢復到原來的水運能力,除非開鑿大運河,同時還要修筑大水壩,這兩點需要花費多大的人力?

  就現(xiàn)在益州的兩百多萬人口而言,幾乎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總得要留人種糧食吧?要不都得餓死。

  不過劉瑁也并非信口開河的人,沒有七八成的把握,他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這就讓眾人非常疑惑,想聽他的下文。

  對于這條路線的運輸,劉瑁當然認真研究過,畢竟他是學軍事地理學專業(yè)的。

  這其中做的最好的就是諸葛亮,因為傳說中他發(fā)明了木牛流馬,基本能夠滿足五六萬人的糧草需求。

  盡管諸葛亮北伐最后失敗了,不過這種運輸工具起到了相當?shù)淖饔檬俏阌怪靡傻谋M管這非常消耗國力財力。

  所謂的木牛流馬,后世的猜想很多,有人說他是很高明的帶齒輪的機械,也有人說他是普通的獨輪車、四輪車。

  從蜀道的地形而言,幾乎可以排除是非常復雜的所謂帶齒輪的木質機械。

  所謂的“木牛”,很大可能是加了一些輔助裝置的獨輪車或者雙輪車,使之可以在復雜地形上隨時駐車,防止車輛打滑,不論是上坡下坡都可以。

  比如后世云貴地區(qū)的農民背背筐,就會專門帶一種特殊的丁字木架,如果走累了,直接將背框放在那木架上,人可以站著休息,非常方便。

  至于“流馬”,應該不是和木牛在一起的東西,否則有了木牛,沒必要再發(fā)明什么流馬,而且“流”字也不好解釋。

  據先賢研究,所謂的“流馬”,有極大可能是在西漢水上運輸糧草的一種長條型的小船。

  這種猜想非常有道理:因為沿著西漢水可以進入武都郡,如此就大大方便了運輸。

  不過西漢水上游水流湍急,不少地方有淺灘,大船無法行走,那種非常狹窄的小船反倒沒問題,而且速度還挺快。

  這是對流馬的最佳解釋。

  劉瑁當然不會額外采用“木牛流馬”,因為東漢末期獨輪車四輪車到處都是,也并非諸葛亮所發(fā)明。(PS:有壁畫為證,其實手推輪式車輛很早就有)

  他要做的就是改造水道,直至達到比較好的水路運輸條件。

  都江堰讓蜀地成為了天府之國;秦始皇的靈渠統(tǒng)一嶺南,利在千秋;

  隋煬帝在前人運河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并修筑大運河,間接鑄造了盛唐的輝煌,功在萬代。

  劉瑁不準備搞千秋萬代的工程,他對水路運輸改造,只要能夠用上幾十年或者一二百年就行。

  他的思路是:既然西漢水勉強能夠通行小船,而且三百八十多年前通過大澤能夠進入到故道城附近的山谷之中,那么現(xiàn)在在合適的地方分段筑壩,適當提高河流的水深,使之便于船舶運輸完全可能,因為古代船舶吃水很淺,并不需要多深的水。

  這就需要通過分段筑壩這種技術來實現(xiàn)。

  分段筑壩這種技術,在隋唐時期,就有人在隋唐大運河上就采用過,非常好用。

  這種技術也未必能消耗多少人力、物力,關鍵是找到合適的筑壩地點,使用合適的材料,另外就是合適的高度。

  這些都需要精心計算,這就是他要親自考察線路的原因。

  當初秦始皇修建靈渠之時,主持該項工程的“祿”(也叫史祿)可是很耗費了一番心血。

  中國砌筑水壩的歷史非常悠久,都江堰和靈渠就不用說了,據說還有人用遙感衛(wèi)星發(fā)現(xiàn)了四五千年前大禹治水的“良渚水壩”,可見古人有非常高的智慧。

  工程的施工方案是:枯水時節(jié),西漢水上游的水流也并不是很大,可以在合適的地方截流一大半,然后修筑水壩,設臨時水閘,最終會取消水閘,直接讓水從大堤上漫過。

  完成之后將河水攔住,從臨時水閘當中流出,然后再修筑另外一半永水壩。

  不過由于雨季的時候,山區(qū)洪水很大,為了使水壩牢固,劉瑁還是決定試著生產水泥。

  有了它做保障,再加上合理的設計,應該能管上幾十年,或者更長時間,這對自己統(tǒng)一天下足夠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