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見張世澤這般,似笑非笑道:“怎么,英國公一系掌管京營這么多年,京營是什么貨色,英國公豈會不知?
朕心里明白,將領吃空餉,武備廢馳,京營明面上還有十幾萬人,實際上呢?
是五萬,三萬,還是一萬?
朕要是想練出京營那般的軍隊,怎么,是嫌廢物不夠多?
朱純臣那老狗是什么貨色,英國公心里應該比我清楚吧。
京營到底有多少戰(zhàn)力,恐怕是一觸即潰吧?!?p> 張世澤腦子一片空白,殿上那些事都是騙人的,什么京營精銳之師,看樣子,皇帝早就知道京營的臟事了。
甚至,連朱純臣的底子,皇帝都已經(jīng)了解的明明白白。
張世澤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色如灰,磕頭道:“陛下,臣,臣有罪啊,臣,罪該萬死啊?!?p> 崇禎皇帝神色也沒有什么變化,淡淡說到:“張卿家先起來吧?!?p> 張世澤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站起,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崇禎皇帝繼續(xù)說到:“朕心里清楚,你剛襲爵不久,這些事情,你怕是也不清楚。
朕也明白,你就算知道,又能如何?
這京營,早就成了勛貴,百官,內(nèi)官的財源。
京營今天這般羸弱,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所以這事,也怪不到你的身上。
你的祖先都是大明忠良,河間王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寧陽王鎮(zhèn)守京師四十多年,震懾無數(shù)宵小。
你的祖父在先帝和朕登大位之際也是出力頗多,我朱家,都記著呢。
所以朕今日之所以告訴你張世澤,就是看在你們張家世代忠良的情分上,朕,給你一個機會?!?p> 除了這些,崇禎皇帝也還看在了他張世澤殉國的情分上才決心用他。
宏明告訴過他,大明朝的頂級勛貴國公們,只有兩個為國盡忠。
一個是末代英國公張世澤,與他一起殉國在了京師。
還有一個,就是云南的末代黔國公沐天波,在朱由榔的永歷朝的咒水之難被殺。
其實崇禎皇帝也挺理解張世澤,到了明年,大廈將傾,恐怕就是太祖高皇帝復生也回天乏力了。
張世澤為大明朝殉國,倒也是個忠臣啊。
張世澤聽到崇禎皇帝這般說,心中松了一口氣了,連連說到:“臣張家世代忠于大明,忠于皇家。
臣知道如今局勢艱難,英國公兩百多年世受皇恩,臣的家中還有一些余財,田產(chǎn)。
臣愿將起獻給陛下,以資國用,聊表我張家愛國之心。
臣,還望陛下恩準啊?!?p> 崇禎皇帝笑到:“朕知道,你現(xiàn)在心中定是不安。
張卿家不必如此,朕知道你張家忠良,這些家產(chǎn)也都是歷代先皇賞賜或是你家先祖留給后人的。
卿家把心放在肚子了吧。
朕找卿家,有兩件要事囑咐。
其一,朕知道你英國公世代在京營之中,與不少將領都有關系,朕希望,你暗地能將他們召集在一起。
朕不希望,朕的京營,是朱純臣的京營。
其二,就是練兵,朕的練兵已有人選,由御馬監(jiān)掌印方正化督辦。
張卿家可以在一邊看看,朕希望張卿家可以好好看一看,日后整頓京營,就按這個法子。
張卿家平日里也可以向朱純臣請教練兵之法,若是有人問起,就說朕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
卿家,可明白了?”
張世澤內(nèi)心已是驚濤駭浪了一般,他雖然年輕,襲爵不久,但這不是說,他是個傻子。
相反,他是張家的嫡系哪怕是一個紈绔子弟,但也懂了不少。
陛下對他和朱純臣是截然不同的,自己還有機會重新得到陛下的信任,可是朱純臣,怕是死定了。
陛下看中了他張家在京營兩百多年的人脈,想要用他這個英國公來分化京營。
他父親,上一代英國公身體不好,這京營就落在了成國公一脈手中.英國公的權(quán)勢,比以前還是差了一些。
可是即便如此,京營之中不少將領依舊是英國公一脈的,這是一般勛貴絕不能比的。
他們有些是自己大父提拔上來了,有些甚至是先祖的親兵部將。
總而言之,他們都與英國公府或多或少多有些關系,這也是他們都愿意以英國公馬首是瞻的原因。
這勇衛(wèi)營擴張,也絕對不可能是花花架子,陛下,是動了真格了。
陛下朝堂之上對朱純臣的安撫,只不過是權(quán)宜之計罷了。
一個讓皇帝不得不安撫的臣子,哪一個皇帝還會想留著他們?
張世澤明白,一旦勇衛(wèi)營成軍之后,京營內(nèi)部分化,朱純臣一系的死期就到了。
到頭來,不知道有多少勛貴官員會人頭滾滾啊,不知道會死上多少已經(jīng)把大富大貴撈到手的人啊。
張世澤畢恭畢敬回到:“是,陛下,臣清楚了。”
崇禎皇帝地張世澤的態(tài)度還是很滿意的,說到:“朕期望卿家,不輸先祖啊。
卿家要明白,我大明在一日,爾等富貴不絕,若是我大明亡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好了,多的朕就不說了,卿家退下吧?!?p> 等張世澤出了暖閣,才發(fā)現(xiàn)自己渾身已經(jīng)汗?jié)裢噶恕?p> 張世澤突然明白自己父親所說的了。
英國公府在庫府錢財,田產(chǎn)之上遠遠比不上定國公,徐國公這些國公,可是為何英國公依舊可以說是大明勛貴的數(shù)一數(shù)二?
原因無他,他們張家,傳世數(shù)代,每一代英國公都忠于皇帝,以皇家馬首是瞻。
那張龍椅上坐著誰,他英國公不管,無論是天啟,崇禎,只要坐上了,他們就效死力。
所以,當年先帝和陛下登基,自己的大父自帶著京營護送嗣皇帝登上大位。
所以,大明朝的帝王都對他張家信任有加。
以往,他張家不敢與勛貴百官為敵。
那個時候,大明怎么看都已經(jīng)顯示出了亡國之像了。
可是現(xiàn)在,皇帝已顯成祖之資,與之前大不一樣,英國公,就不能如以前一般了。
張世澤心中清楚,自己現(xiàn)在若是不能趕上皇帝的步伐,一旦落遠了,日后,皇家就會慢慢疏遠張家啊。
哪怕皇帝念著張家以往的功績,可這關系就大不如從前了啊。
這對勛貴來說,也是致命的啊。
即便皇帝念著張家歷代先祖的功績
張世澤深吸一口氣,做出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