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梨落長寧

梨落長寧

李言蹊嘻嘻 著

  • 短篇

    類型
  • 2020-10-31上架
  • 2082

    已完結(jié)(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無標題章節(jié)

梨落長寧 李言蹊嘻嘻 2082 2020-10-30 23:09:57

  今年的秋試揭了榜了,中了解元的是城北趙家的公子,長平。

  過了臘八,陳家遣人遞來一張?zhí)?,陳家夫人年甫五十,我需備些禮前去敬酒賀壽。陳家與趙家元是世交,按名義來說,也便是喚一聲世叔。

  按父親的意思,是待祝壽之后,與世叔商榷同他家幺女的婚事。

  算著差不多也將三年了,她也該是要及笈了。

  我同世叔來到前廳吃酒,常生問我怎不見陳家那幺小姐,我便笑道,男女七歲起便不同席,按理他應在內(nèi)室。常生問我為何不去拜訪,好見一見她的真容。

  不急,時日還長,而于她,我先前便已見過了。

  而我卻總向著內(nèi)室的方向,盼望著她能調(diào)皮些從那一角跑出來。

  她未到前廳來,我心底也是悵然。世叔說這采算是納下了,只等明年將行笈禮時便可來問名,到時候小幺取了小字,將八字合了,過半月再來納吉再將庚帖交換了,這親也就算是定下了。

  同世叔商議好事情后已逾黃昏。

  驅(qū)車回家時,常生說方才吃酒的時候看見了陳家小姐的小丫鬟竹兒,就是上回同管家去采辦壽禮時碰見的那個,說是來找陳夫人身邊的大丫鬟借畫樣子,我見她仔細打量你,怕不是那幺小姐遣來看姑爺?shù)?,你出神得厲害,我喚你幾聲你都不理?p>  我自心底浮起一陣笑意,又正聲道,是與不是同你有何干系

  那是我的未婚娘子。

  將至二月

  趙家請了城北有名的巧嘴張娘子去陳家說媒問字,張娘子來回復說,陳家的幺小姐取了小字了,喚作佳寧,我剛合過八字來看,是極般配的。

  嗯,佳寧。佳人常伴,永世長寧。

  她又說道,陳家夫人連點頭說好,我呀,隔著珠簾子都能瞧見幺小姐透紅了臉。

  母親欣喜,多賞了張娘子好幾錠銀錢。

  明日便是佳寧的笈禮,我特意去集市上買來頂好的宣紙,做成一幅扇面。

  春色滿園,梨花盛開如雪,樹下的女子似同梨瓣一齊落下的仙子,她只靜默著,周身也如同鍍著一重光。

  我題上她的小字,佳寧

  再過兩年便要試春闈了,我決定遠游出行,以此增長閱歷,特來向世叔辭行。

  世叔對我極力贊賞,說男兒若不遠行縱使韋編三絕學富五車也不知五谷為何物,疆域之遼闊,即使有朝一日入朝堂列上卿也不知民之疾苦,政之實質(zhì)。

  只待遠行歸來入京春試,若能成貢士,只需四月行殿試揭榜后便回廣陵請期納征。

  涉于山南水北,我見過雪覆百山,眼光靜凝,又漸變蔥蘢;我見過云霞明滅,霧水成露,又愈加空朦;我聽過柔櫓漂浮,聲聲入水,又歸于沉寂。蒼山泱水,四季春秋,一晃便是兩年。

  我在幾座著名的書院修習,有幸聆聽當代大儒面授,交三兩至交好友,我見了許多新鮮玩意兒,又嘗了許多新鮮吃食,我料想佳寧也不曾遠行過,應該也是喜歡的,便常修了書信予她。

  不覺已到了重陽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益州的林木總是蒼翠著的,似乎四時都不曾有什么變化。這一點比起廣陵來,確是遜色不少。

  夜半,涼風習習,料想又是常生忘了關(guān)窗,我披衣起身,他在外間睡得正香,鼻息如雷。

  入了秋了,白日里日頭還總是毒辣,夜間便開始飄下小雨,所謂“巴山夜雨漲秋池”,便是如此吧。

  合上窗,我點亮油燈。

  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想家恨路長,恨晝短,身在益州鮮少有見月朗星稀。

  料想廣陵的月,應是比益州要更亮些。

  予佳寧

  翌日天剛朦亮,我便起身去驛館,每逢要寄信回去,我總不愿意差遣常生,覺著他必要在集市上閑逛,我總是擔心如此,信會慢一些。

  常生喚我好幾聲,問我打算何時啟程。我打算行水路,這樣益州至廣陵也不過半月時間,還能趕上臘八,再去陳家奉年禮。

  他又道,又盯著那幺小姐的小像出神,自遠行起你便時時拿出來瞧著。這小像還能叫你盯出花來?要我說陳家那幺小姐哪,能許給公子您,也算是頂好的福氣了。

  我正色道,不許你再多嘴了。

  能遇見她啊,才是我的福氣。

  如今已然入了冬,船行至江面寒氣四溢,江水里頭仿佛淬著冰。

  未曾想

  船行至荊州,江面大霧,又遇急湍,不慎撞在江側(cè)的巖石上。

  只在一瞬,船轟然入水。

  行山路多擱置幾日又何妨。

  我撫了撫常生的鼻息,幾欲癱坐在地。

  想起當初與友人同游武陵時常生寧死不肯學浮水還遭人取笑。常生怕水。

  我仔細放在胸口的小像,墨跡也已然暈開。

  盤纏、衣物、書籍皆被怒濤卷入江中。

  我從未想過會狼狽落魄至如此。

  我頭腦昏熱聵痛,直至將至江夏。

  途中偶遇一老僧人,他說他自普陀山云游而來。

  普陀山,猶記得孩提時母親帶我去過,普陀山香火極好,山中有一座長明燈塔。里面的燈有活著的人為過世的親人而點,也有活著的人為自己祈福而點,塔內(nèi)燈火終年不熄,亮如白晝。

  他說我應是患了熱病,而如今已傷至肺腑。

  我只托他在長明燈塔為我置兩盞燈。

  小生長平,有一未婚娘子,喚作佳寧。

  我本打算待我金榜題名之時娶她為妻的,而今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在一起了,還望她不要怨我食言。

  恍惚中,我似乎做了一個冗長的夢,夢中是我十六歲那年。

  那年我出郊踏青,梨花開的正好,她個子矮小,踮腳摘花,偏想摘頂高的那枝,夠不著又急得在樹下直跳。我抿著笑意移步過去,替她摘下那支花。

  原來是世叔家的幺女,我問她叫什么,她苦了勁兒思索,原本清靈的小臉漲紅,我笑了笑說,還沒取小字吧,沒事,以后再告訴我,記住了,我叫長平。

  我仿佛回到了廣陵

  那里春色滿園,梨花盛開如雪,樹下的女子似同梨瓣一齊落下的仙子。

  風拂過,是一陣詞不達意的溫柔。

  她粲然一笑,長平,我是佳寧啊。

  嗯,她是,我的未婚娘子,佳寧。

  本就不太炙熱的愛情啊

  卻偏偏又充滿了遺憾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