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恢復(fù)科舉
這一年的冬季,崇禎帝顯然是過的極為舒坦,畢竟,因為有了沈萬三這一等人才,大明的國庫顯然也是從滿滿當當?shù)膬籼潛p,變成了現(xiàn)在的凈盈利。
而也是如此,這讓大明這周邊的府地,都有了過年的第一批糧食,而且,因為國家政治比較開化,所有的讀書人,顯然都飽受大明的厚待。
而也是如此,不知不覺之中,倒也是有許多人開始歌頌起當今的圣上,許多讀書人,更是迫不及待的等著所謂的科舉考試能夠繼續(xù)開始。
畢竟,這群人在崇禎為政年間,可是經(jīng)過了不少停擺,正所謂,寒窗苦讀十余載,為了就是能夠有朝一日衣錦還鄉(xiāng)。
而崇禎皇帝,也是在這方面,想了許久,顯然,大順在之前已經(jīng)完全被解決了,故此,想來這邊的大部分國土,已經(jīng)歸納大明版圖里頭。
所以為此,如果此刻將之前科舉考試,繼續(xù)推行,那么倒也是沒有多少問題,也是這般,崇禎帝將家中的諸葛亮也是連夜叫了過來。
隨之,他和他講了講自己的想法。
“諸葛先生,朕覺得,今年大明也算是崛起了,而且,經(jīng)過了當時和大順的這一役,想來也是將大半江山納入麾下,故此,此時如果能夠舉行科舉考核,諸葛先生,覺得如何?”
崇禎帝顯然想的就是這么點兒事情,而等到他說完的時候,旁邊的諸葛亮,也是微微愣了一下,隨之,才緩過神來。
他之前,顯然也想過這檔子的事情,那所謂的天香樓,雖然也能夠為朝堂選拔人才,但是,如果說真的要做到瞬間將大明的朝堂空缺填滿,必然是無稽之談。
也是如此,科舉考試,便成為了最大的重點,而也是因為這個,他無數(shù)次想要和自己的皇帝陛下進言,但是曾奈皇帝現(xiàn)在操勞自己的婚事來。
“陛下,微臣覺得可以,不過,微臣有個不情之請,和這個科舉考試無關(guān),不知道陛下可否一聽?”
“當然可以?!?p> “陛下,現(xiàn)在亮已然是大明的文官,而且也是這所謂的內(nèi)閣大學(xué)士,故此,不需要陛下稱呼微臣為先生,微臣,倒是有些受不起!”
“啊哈哈哈,諸葛先生無需這般介意,這大明的文武百官尚且不知道你的實力,但是朕卻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這一聲先生,你還是擔得起的、”
這旁邊的崇禎帝倒也是沒有說假話,眼前的諸葛亮,的確是可以被人尊稱為先生,畢竟,他的實力,已經(jīng)到了那個境界,而且,崇禎帝雖然年長諸葛亮許多,但是心里頭,卻是敬畏。
而諸葛,也是受寵若驚,一時間急忙跪伏在了地上,隨之對著上頭的崇禎帝,鄭重的磕了磕頭。
“陛下,微臣能夠遇到你,真的是三生有幸,而且,還能夠得到陛下如此的厚待,也的確是我的榮幸!”
“唔,不必如此拘禮,諸葛先生,好了,我們還是說說這科舉考試的事情,你說,這恢復(fù)科舉的第一屆,至關(guān)重要,之前,東林黨人顯然也是靠著這一方面發(fā)家致富的,所以,要是說讓一個人擔任所謂的科舉主考官,想來,便是給了他未來呼風(fēng)喚雨的權(quán)利?!?p> 崇禎帝對之前的科舉考試,顯然也知道里頭的條條框框,特別是這每一任的主考官,那都是非常重要的位置,想來,這一屆的學(xué)生,要是出現(xiàn)一兩個牛逼的家伙,那拉幫結(jié)派的成功率,甭提了。
也是如此,他不能夠在繼續(xù)助長這樣的風(fēng)氣,要是說,這一次的科舉考試,讓雷同東林黨的政權(quán)出現(xiàn),那么,他豈不是又要回到以前的老路上面。
也是如此,崇禎帝頓了頓,才往下頭說了下來。
“所以,朕覺得,朕需要一個小白來擔任這一場科舉的主考官!”
“陛下的言下之意,想必是是想找個政治身份清白的人擔任,但是,這朝堂之上,能夠有這樣身份,可是不多....”
這大明朝堂上頭,大多都是老一輩的人,也是如此,要想找個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去做主考官,怕是太難,一方面是沒這樣的人選,另外一方面是沒有其中的威嚴。
“你說這個,倒也是沒錯。”
崇禎帝顯然和諸葛亮一個樣,他也是比較顧慮,對于主考官而言,選擇旁邊的諸葛亮顯然是不行的,一來是他沒有功績,二來,是因為他沒有眼光。
這個崇禎帝顯然是不會說出來的,但是誰都知道,當年街亭揮淚斬馬謖,那可是人人張口就來的經(jīng)典典故。
而且,暫且不提馬謖這人,那魏延,顯然也是諸葛亮看走眼的一個家伙,不過,這個真的要論起來,其實大部分,也不能怪諸葛,還要怪當時荊州和劉備的政治團體。
這個就扯遠了,暫且可以放在一邊,反正,諸葛亮是做不了所謂的主考官的。
“不過陛下,你這么一說,其實微臣心里頭,倒也不是沒有一個人選,那鎮(zhèn)守在之前西安的王景略大人,其實按照微臣來看,倒是可以成為主考官、”
“哎,你這么一說,我倒是忘記了,的確是如此,王景略四書五經(jīng),也是樣樣精通,而且,最為難得可貴的是,他這個人,還有功績在手,朕當初讓起鎮(zhèn)守西安,這一轉(zhuǎn)眼,不過兩個月的功夫,倒也是接連平定了不少次大順政權(quán)余孽的叛亂!”
崇禎帝經(jīng)由旁邊的諸葛亮那么一提點,倒也是回頭想到了王景略,可能是最近還少看到這個人,所以,腦子里頭也是將其放到了一邊。
現(xiàn)在等到重新想起的時候,也是猛地覺得這個人的確哪里都符合他的預(yù)計。
也是如此,她最終點了點頭,選擇了召回王猛。
“好了,諸葛先生,這個事情就如此辦了,之后,你勤于政事,等到了合適的時機,我便讓你做太師。”
“陛下,這?”
“哎喲,朕認真的,不和你說謊話,你一定要克己復(fù)禮,謹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