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夏創(chuàng)業(yè)人

第五十八章功勞簿,撫恤簿,俘虜簿

大夏創(chuàng)業(yè)人 九流殘手 1986 2021-01-03 20:00:00

    “回大王,大王出城巡視期間,朝內(nèi)一切正常,只是前幾天突然傳來大王誅殺蔣家九族,并在返回都城的路上接連受到刺殺引起了城內(nèi)百姓的惶恐,朝內(nèi)群臣對此也有謠言產(chǎn)生。”

  “些許謠言罷了,今日之后自不會再有,至于世家的不安,明日之后他們會更加不安的?!弊诱湫Φ?。

  “嗯?!避鲝热嗣黠@不想再這個話題上多聊,很快荀彧就轉(zhuǎn)移話題道:“大王,戰(zhàn)功、陣亡人數(shù)、俘虜人數(shù)統(tǒng)計出來了?!?p>  “終于出來了,嗯,拿來給孤看看。”

  子整從紀禮的手中接過一堆竹板,仔細看了看上面的刻痕,對荀彧說:“把那些能夠升為統(tǒng)領的給我遞上來就行,其他的由軍隊內(nèi)部自行表率。”說著把竹板重新遞回荀彧手中。

  荀彧接過竹板,翻找一下,抽出四、五塊竹板出來,然后分三批遞給紀禮,對子整說道:“大王,這是整理后的,第一摞是戰(zhàn)功需要表彰的,第二摞是戰(zhàn)死將士以及撫恤等級,第三摞是所有俘虜及分配地點?!?p>  “嗯,”子整接過之后仔細翻看,翻了一會兒,突然問道:“這個常萬秋是誰?怎么樣?”

  “常萬秋,很不錯?!北R植一個詞一個詞的說出來,仿佛在斟酌對他的評價。

  “哦?能得盧師一句不錯,那確實是不錯了,這次封功之后孤要見到他。”后半句是子整對紀禮說的。

  “是?!奔o禮在子整后面答應一聲。

  子整繼續(xù)翻看功勛簿,看了看,沒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于是放下第一摞竹板,拿起戰(zhàn)死將士的撫恤簿,良久,嘆了一口氣:“又是這么多人,對秦那里還好,一直都在防守營寨,與秦軍對峙,傷亡不大,一萬有余,可是音關(guān)那邊,吳克重傷,甘敬重傷,隨行騎兵戰(zhàn)死兩千,重傷致殘三千,輕傷兩千,音關(guān)之內(nèi)戰(zhàn)死總兵三個,都統(tǒng)兩個,重傷總兵一個,都統(tǒng)五個,都統(tǒng)一下職位傷亡更多,士卒傷亡三萬余,能夠回到戰(zhàn)場的不足五千。雖然與秦晉相比已是大勝,但終究死了不少?!?p>  “算了,你們也不應說話,孤也就感慨一下,我也是久經(jīng)戰(zhàn)陣,還沒那么脆弱,嗯,再看看俘虜名單?!鳖D了一會兒,子整感慨道:“嚯,孤都沒想到這次能抓到這么多人,難怪趙、劉、楊三家回去果斷自立,支持晉國的軍隊、將領估計都被孤一網(wǎng)打盡了吧??纯?,算上已死的安能,將軍三人,中郎將十幾人,其他的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士卒輕傷二十五萬,分布在鎮(zhèn)南關(guān),散關(guān)附近集中管理。嗯,不錯,非常不錯,戰(zhàn)果斐然,此次當大祭宗廟,昭告天下。”

  “諾?!?p>  “劉大人,英烈祠堂如何了?”

  “已經(jīng)完工,按照大王要求,通體黑色,祠堂占地方圓十里,目前已經(jīng)建好祭祀祠堂三間,內(nèi)里已經(jīng)安置好此次大戰(zhàn)的英烈靈位。祠堂前方的紀念碑已經(jīng)竣工?!?p>  “很好,祭祖之后第二日便去祭拜祠堂?!?p>  “諾?!?p>  “祭祖以及祭拜祠堂的祭品都準備好了么?祭祖的獻俘的俘虜都安排好了嗎?”

  “祭品準備好了,不過俘虜那邊,我們不清楚安排那個?!避鲝捅R植二人皺眉道。

  “挑幾個不服管教的,晉國的死忠,三家的死忠,拿他們作為俘虜,時候直接割下人頭就好了。”子整不屑道。

  “諾”荀彧與盧植二人同時應聲。

  “對了,你們之前商量祭祖的時間了嗎?”

  “鄧大人說了幾個日期,都是大王尚未回來,我們也就一直?!?p>  “哪幾個,算了,明日再說吧,今日我也累了,幾位大人也先回去吧。”

  “諾,臣告退?!比艘煌鹕碚f道。

  “紀禮,送送幾位大人。”

  “諾,幾位大人這邊請?!?p>  子整在幾人走后,陷入了沉思之中之后,之后轉(zhuǎn)身向趙福金的寢宮走去。

  第二日,卯時前,太極殿,所有大臣在殿外等候,等待殿門的開啟與子整的到來。

  ‘當、當、當’隨著鐘聲傳來,太和殿的正門大開,值守親侍高喝道:“卯時到,眾臣入朝?!?p>  群臣隨著鐘聲,依據(jù)官位高低依次走入太和殿之中,等到群臣站定之后,紀禮的聲音遙遙從殿外傳來“大王到?!?p>  “眾人慌忙轉(zhuǎn)身、低頭、彎腰行禮?!弊诱诒娙说臍g呼聲中緩緩從正門走入太和殿,坐在主位之上。一旁的紀禮按照慣例,高聲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p>  頓了一會兒,劉曄率先站出:“大王,英烈祠已經(jīng)建造完畢,位于城西三十里外一座山上?!?p>  “全部完成了?里面的英烈靈位已經(jīng)供上了?!?p>  “是?!?p>  “鄧大人,你散朝之后算算日子,找一個良辰吉日,吾等前去祭祀一二。”

  “臣遵旨?!?p>  “荀大人,你那里呢?功勞簿、撫恤簿準備的如何了?”

  “回大王,都在這里?!?p>  “呈上來吧?!?p>  “諾?!?p>  子整像模像樣的翻看一遍,然后問道:“祭祖儀式準備的如何了?”

  “所有物資準備就緒,只差時間了?!?p>  “鄧大人?”

  “回大王,五日后,就是十月初三是一個好日子,適合祭祖。”

  “可以,那就那天吧。盧大人,安排好軍隊,沿途做好防護,授勛的將士也要提前通知好,能來的都帶過來?!?p>  “臣遵旨。”

  “滿大人,獻俘的人選選定了嗎?”

  “回大王,都已經(jīng)安排好了,晉國將軍一個,中郎將五個,余者三十,共計三十六人?!?p>  “天罡星辰之數(shù),不錯,就這樣吧?!?p>  “還有其他事情嗎?”

  “群臣默然。”

  “那就,嗯,對了,這幾日我感覺今年的冷風已經(jīng)來襲了,今年似乎比往日更加寒冷了?鄧大人,你怎么看?”

  鄧大人,鄧星,觀天閣閣主,主掌天文歷法、祭祀占卜,與太宗丁儀一同負責此次祭祖、拜祠之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