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開始,王芳開始享受一對一輔導(dǎo)的研究生待遇,宋青萍正式給她上課。
這一回,她才知道厲害,因為要學(xué)的東西太多了,宋青萍簡直恨不得把自己會的都灌頂給她。
宋青萍當然知道拔苗助長的道理,問題是王芳自己太妖孽了,所以即便是每天只安排一個時辰的時間,內(nèi)容也極為龐雜。
“道法旨要可以一分為三,曰行咒、行符和行法。來,今天為師教你金光神咒,跟我念啊,天地玄宗,萬法根本。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nèi)外,惟道獨尊。。。。。?!?p> 神咒很多,最常用的有八個,眼看學(xué)的差不多了,宋青萍又來:“今天學(xué)寶誥,下面的這些誥都要讀熟,有的還要背下來啊,三清誥、玉皇誥、后天誥、金容誥、三官誥、圣母誥、祖天師誥、三茅誥、普真誥、普化誥、北極誥、五斗誥、天罡誥、周天誥、文昌誥、青化誥。。。。。?!?p> 這都還是簡單的,宋青萍是大律師,齋醮科儀什么的都是必修課啊,這就讓王芳頭疼了。那些唱詞還有法器,不僅內(nèi)容多,還要配合唱腔,簡直是舞蹈加音樂課,這就不是短時間能速成的了,更需要實踐。
不僅如此,下課后,宋青萍還免費輔導(dǎo)王芳琴、棋、書、畫。
哎呀呀,王芳有點惱了,課余時間也要霸占嗎?真是叔可忍,嬸不可忍。
為了給自己爭取一點自由,王芳也是豁出去了,不惜露出一點真功夫。
什么真功夫?
嘿,你還真當我沒學(xué)過你們這些玩意?咱們可是從小就上培訓(xùn)班的,什么鋼琴、古箏、圍棋、書法、山水畫、動漫等等,多了去了。
這下宋青萍真是目瞪口呆了。
比如下棋,王芳開始幾天似乎還挺正常,結(jié)果,沒過幾天,兩人一開始就在右下角展開了大雪崩的激烈爭奪。
唐朝五代這會兒的國手也就小雪崩的水平,遠不如大雪崩變化復(fù)雜,兩者之間相差幾百年。而且,小雪崩是日本人弄出來的,中國人根本不知道。
王芳用了兩天的時間,故意一手一手地引導(dǎo),逼迫宋青萍“學(xué)會”了小雪崩,然后王芳又迅速拋出了大雪崩。
也就是宋青萍的棋藝的確極高,這才跟得上王芳的所謂變招,但也需要殫精竭慮去思考。
水平越高的人,看清后面的棋路也越遠,于是就越不敢動。有時候,一招想半天甚至一天兩天都有的。
你敢隨便應(yīng)招?大雪崩可不比別的,一旦應(yīng)錯,起碼四分之一地盤就沒了,那還下個鬼。
那么,王芳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啦,哈哈,吳清源的棋譜我可是翻爛了,您老慢慢享受吧。
宋青萍紅著眼睛琢磨了幾天,每次她試應(yīng)手的下場就是中盤告負。大雪崩,還真不是她能琢磨透的。
“呵呵,你這小丫頭,簡直可以去當棋待詔了?!彼吻嗥夹姆诜?p> 棋待詔是唐玄宗搞出來的。他把翰林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李白這種翰林學(xué)士,即政治秘書,一旦能成為翰林承旨或大學(xué)士,那就有百分之七十的機會成為宰相;
另一部分,則是圍棋國手,還有道士、醫(yī)生等技術(shù)型專業(yè)人士,叫作待詔。比如鬧出八司馬事件和永貞革新的王叔文,就曾經(jīng)是棋待詔。像柳宗元和劉禹錫等,就是這次改革失敗而被貶謫為司馬的。
宋青萍終于放棄了琴棋書畫,卻又開始教數(shù)術(shù),“《數(shù)術(shù)記遺》共有十四種算法,分別為積算、太乙算、兩儀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宮算、運籌算、了知算、成數(shù)算、把頭算、龜算和珠算。。。。。?!?p> 不過,很快她也放棄了,因為王芳學(xué)的太快,而且老實交代了:“我以前學(xué)過珠心算、奧數(shù)?!?p> 宋青萍表示嘆服:“奧數(shù)?果然深奧。行了,我看你身板瘦弱,你找高嫣學(xué)武學(xué)吧。”
唐宋兩代都重視武學(xué),在首都專門設(shè)立學(xué)校,可惜沒有堅持下去。王安石變法特別提到武學(xué),可惜變法失敗;武則天更是設(shè)武舉,但算上唐玄宗,武舉也只堅持了七八十年。
國家武學(xué)當然不是學(xué)打架,主要是軍事,比如學(xué)習(xí)七大武經(jīng),用武則天的話說,就是選拔“軀干雄偉,可以為將帥者。”
大概高嫣也知道,就算把七大武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也沒用,不然安史之亂時唐玄宗也不會跑路,之后老年凄苦。唐朝幾十年武舉,真正武舉上來還起了作用的,大約只有郭子儀一人。于是,她拿出一把匕首,在手上拋來拋去,大聲道:“武學(xué),就是學(xué)武,就是學(xué)打架?!?p> 王芳立刻拜服,高婆婆真是簡單粗暴,難怪臉上好多刀痕。
高嫣大約寂寞幾十年,這次終于找到活干了,很是興奮,眼睛放光道:“武學(xué),分為民間和軍事兩類,其實,真正的根底在我道教,此即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真意。”
這話王芳倒是贊同,看看那些所謂的拳王,比如阿里,年紀一大,手不停地抖,就是帕金森綜合癥啊,還有些技擊家,像李小龍,很年輕就掛了。
眼見王芳小腦袋像小雞啄米,不斷點頭,高嫣頓時覺得孺子可教,“這個功,就是道功。換句話說,你跟先生學(xué)的東西,所謂大道本源,才是根本。
所以先生動手的場面,你沒有見過,那真是神仙打架,不然你以為人家為什么叫她承影先生?都是打出來的。
嘿嘿,不用驚訝,也不用好奇,那叫做五行力量,層次高了點,你丹基初成,才剛剛可以上手而已?!?p> 她圍著王芳轉(zhuǎn)圈圈,又道:“既然先生讓我來教,想必只是要你打好基礎(chǔ)。嗯,我這也算代師傳藝了,對吧?你以后可以叫我高師兄,哈哈?!?p> 她自顧自開心起來,看得王芳一陣惡寒,心想,你這么大年紀,我看還是叫師婆合適??上В黾胰瞬还芎蜕械朗?,都沒有師姐、師妹,也沒有師姑、師婆的叫法。
高嫣認真地想了想,又道:“基礎(chǔ),那就是兩條,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功。
基礎(chǔ)知識呢,我就和你說說修行境界。
民間和軍隊的武者,他們的境界,分為五段,分別是:武徒、武匠、武師、武術(shù)家和武宗。每一個階段,又可細分為小、中和大三個階段。
武徒:側(cè)重于一個技字,師傅所教的招式,練得很熟,就是武徒;
武匠:匠者,匠人,比如木匠、瓦匠等。他也是招熟,但已經(jīng)能夠融會貫通、活學(xué)活用,甚至能一擊必中;
武師:此人已能收徒,堪為人師。憑什么?一個字,勁,這種人懂勁,明勁,已經(jīng)修得內(nèi)力;
武術(shù)家:此人懂暗勁,舉手投足已經(jīng)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到家了,自成一家,乃大成之人;
武宗:此人懂化勁,他足夠開宗立派、技法傳世,甚至到了無拳、無招的境界?!?p> 王芳聽得心馳神往,又疑惑道:“內(nèi)勁初成是什么意思?它和丹基初成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
高嫣笑道:“就是你現(xiàn)在的境界,不同的角度而已。所謂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功成隨分:
五仙,鬼、人、地、神和天仙;
三成,小成、中成和大成。初成,就是剛剛進入小成。當然,三成也可以說是三乘,大乘、中乘和小乘?!?p> 王芳搖頭道:“可我什么都不會,提一桶水都夠嗆,怎么可能是武師?”
高嫣問道:“假如你有一斤黃金,我問你,黃金能夠換成銀子嗎?”
“當然?!?p> “你愿意去換嗎?”
“我得想想。”
“一樣的道理,金丹期是我們道士的說法,武師和內(nèi)勁是武者的叫法。內(nèi)丹,知道什么意義嗎?得一萬事畢,它就是一,就是太極,意義何等重大,一般人沒個幾十年根本修不到金丹期。它就好比黃金,隨時可以轉(zhuǎn)換為武者的勁與力。
你看那些高僧大德,有幾個愿意愿意去學(xué)武的,就是咱們的內(nèi)丹術(shù)他們都不屑一顧,視為旁門左道,便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掌握的東西才是真理、千金不換、萬金難求,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王芳一拍腦袋:“原來如此。那也就是說,只要我愿意去學(xué),很快便是世俗的武師了。嗯?這么說,不管武者還是出家人,其實向上的道路是相通的,一名武者也能成為金丹修士,甚至成為仙人?”
高嫣跟著一拍腦袋,嘆氣道:“難怪先生不肯收我做徒弟,原來人和人的腦子還真是不一樣。”
王芳尷尬道:“婆婆你也太認真了,對了,咱們道士的境界呢?”
高嫣萬念俱灰的樣子,道:“行堂沒教嗎?”
王芳回道:“我看溫堂主似乎境界也不太高,還是問婆婆你比較可靠?!?p> 高嫣一聽,頓時又開心起來,仰首道:“那是,溫處順那小子差我?guī)讞l街呢。我跟你說啊,一共四大段,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蛘哒f,煉氣期、化神期、煉虛期、合道期。再通俗一點呢,就是筑基、煉氣、金丹、元嬰和沖舉。
修士最先筑基,基礎(chǔ)牢固了,正式修行,開始積精化氣,可稱第一境界,或叫化氣期、煉氣期。
其次是金丹期。嗯,其實境界都是連貫的,名稱只是人們強定,以便說明而已。比如元嬰就并不準確,據(jù)說很多修士飛升的時候可能是一縷煙,有的可能是一株樹,有的什么都沒有,類人嬰兒只是最常見形態(tài)?!?p> 王芳又問:“好吧,那這種力量轉(zhuǎn)換,會不會影響仙道修行呢?”
高嫣拍胸脯保證道:“怎么會,上清派始祖魏華存魏夫人,不僅她自己,她身邊的侍女好多人,都是武藝非凡的高手。當然,你真要是天天去打架,耽誤境界是肯定的?!?p> 王芳想了想,她在悲田坊那會,心里就已經(jīng)決定,來此世上無非兩大事,求道解惑與替小王芳一家報仇,因此自己需要智慧和力量。
那么,也就沒什么好顧慮的了,她于是道:“婆婆,那就請你教我基本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