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城風貌
兩人俱都是輕裝上路,腳程便比沿路遇見的商販、行人快出許多,沒有兩個鐘頭的功夫,便是到了目標處的城下町。
町區(qū)不小、但無城墻環(huán)繞,看布局,似乎只是圍繞著最北面的主城堡向三個方向自然擴展而來。
最初,可能也就只是城堡附屬人員的親族居住,后來才隨著農(nóng)商的繁盛,漸漸擴大了規(guī)模。
鬼法師兩人,很輕易的便進入了其中。
他們也沒有和此地主人打招呼的意思,只是尋了處客舍住下,準備洗漱、吃食,等到夜間在趁著夜色趕路。
等待中,并沒有發(fā)生什么意外,鬼法師拿出隨身攜帶的封印練習板,完成每日的功課,便已是花費了數(shù)個小時時間。
此后,他又臥下睡了一會兒。
而仁性,則一直在他隔壁的房間盤膝靜坐,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警戒上。
至于暗處的其它忍者,可能是藏匿氣息的本事太出格了,鬼法師已經(jīng)很久沒有感知到他們的氣息了。
如此這般,直到仁性的聲音自門外響起時,他才迷迷糊糊的轉(zhuǎn)醒。
抬眼一瞧,見外面天色已暗,知道是時候出發(fā)了。
“仁性叔稍待,我洗把臉就出來?!?p> “諾。”
鬼法師是和衣躺下的,這時翻身起來,給別人把被褥疊好擺齊,洗了把臉、背上隨身攜帶的卷軸就出門了。
房錢在入住時就已經(jīng)給過,兩人沒有再去打擾客舍老板,悄咪咪就出了門,向著城外的大道行去。
時間也才是剛?cè)胍?,町區(qū)少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nóng)戶,大多是些坐商與小手工業(yè)者,所以還挺熱鬧。
城堡的圍墻根兒那處地方還燈火通明,遠遠地便能看到、聽到擺攤小販的叫賣聲,以及城墻上守衛(wèi)的喝罵。
大致意思,就是嫌他們吵了主家的休息。
鬼法師笑笑,也不準備去湊熱鬧,和仁性兩人逆著‘人流’向外行去。
十分鐘后,兩人已到通路。
“果然,行人幾乎沒有了呢。”
“是的,哪怕內(nèi)陸這邊承平日久,晚上在野外趕路的人還是很少見的?!?p> “是有盜匪嗎?”
“那是自然,不管世道有多和平,還是會出現(xiàn)格格不入的人物。他們或是因為貧窮、或者壓根兒就是向往混亂,落草為寇者大多不外如是?!?p> “是么....算了,我們便上路吧?!?p> 鬼法師不愿再多想,哪怕他前世的那方世界,所積累的財富,堪稱齊平亙古之和,卻也是有著陽光下的陰影,更何況這里呢。
“喏?!?p> 話已至此,兩人便不再交流,一前一后電射而出.....
沒有前世的路燈,光污染也壓根兒談不上,雖說月色有著些微光亮,但一入夜便是一片漆黑。
好在倆人實力都不弱,燭火般的月光已經(jīng)足夠前進,就這么保持著數(shù)十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悶頭奔行。
這一跑就是一夜,直到天蒙蒙亮,他們已是深入京都府百多公里,才在一座隆起的小丘頂部停下。
橫貫大陸東部的加賀川,有一條支流就在目下不遠處的平原上奔流而過。
鬼法師兩人在東岸,腳下是一直延伸到他們出發(fā)地的縱橫平原。
而那一邊,卻是一座突兀拔起的小峰。
正是東方天際、一輪紅日將現(xiàn)未現(xiàn)之時。
從腳下向西北眺望,遠遠的,一座大城背靠著陰影中的山嶺矗立。
它如同匍伏的巨獸,倚著黑暗,橫跨河道兩岸、張牙舞爪。
……
趁著天還未全亮,兩人又下了小丘,加快了些腳步,趕在城門開啟前到了城外。
為了避免麻煩,他們并不準備立馬入城。
而是尋了處地勢較高的地方,一邊俯瞰城中風物,一邊等待它的開啟。
這是一座典型的古典城市,她沿著河岸,大致分為上下兩個城區(qū),下部踩著平原,上部則夾在山水間。
前者建筑低矮狹小,像是平民百姓的住處。
后者的建筑風格,則又明顯的分為了左右兩部。
其中,右部略大,建筑鱗次櫛比,豪華的有些急功近利,大概是缺乏底蘊的武家豪商一類?
南北岸交界處這一段,商鋪尤其眾多。
而左部地勢較高些、在三區(qū)中占地最小。
內(nèi)部一座座深門大院,幾乎形成了獨立的城中城。
一隊隊守衛(wèi)沿街巡邏,與其它城區(qū)涇渭分明。
一看,就知道是權(quán)貴所在。
背后的山林間,還隱約有青瓦白墻、佛音唱曉。
……
又是半個鐘頭過去,只見幾隊守衛(wèi)終于是緩緩?fù)崎_大城門。
城中,等著出城的不是務(wù)農(nóng)的農(nóng)人,就是押車趕路的商旅。
他們有的著急、有的悠閑。
城門這么一開,立馬就是前推后搡的亂成一團。
…
“仁性叔,不是說此行還要訪見卿族么?這靜安是大城吧,里面有目標嗎?”
“大人,這靜安城,的確是重城,但里面的大人物基本都住在京都城,反而沒什么要緊的人物。只是,那城外山中有一靜安寺,據(jù)前哨探報,說是鑒言***前些日子突然來此處掛單,您可以考慮拜訪一二。”
“鑒言什么?”
鬼法師沒能反應(yīng)過來,仁性所用的那個詞是什么意思。
似乎是個專有名詞?
他前世自小經(jīng)歷的母語教育,其實已經(jīng)讓他形成了一種相對固定思維方式。
哪怕在這邊又經(jīng)歷了一次生長發(fā)育,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其實對這邊語言的反應(yīng)過程,都近似于前世使用英語,都要先在腦子里翻譯一遍…
這毛病,足足花了他七八年才矯正過來。
倒不是他覺得之前的母語怎么怎么不好。
只是,不改變的話,有些時候真的反應(yīng)慢別人一拍…
如今,這方面的欠缺已經(jīng)基本補全。
只有碰到一些偏門的詞匯時,才會用前世母語結(jié)合語境去分析、猜測。
“鑒言大法師,是位頗有名聲的高僧?!?p> 仁性重復(fù)道。
這回,鬼法師明白了。
“仁性叔覺得我該去?”
“這人,我們沒能查到他的出身。京都那邊,也只是猜測該是大公卿家族之人…更具體些的消息就沒有了?!?p> 仁性答非所問,只是簡單描述了下他所得情報。
鬼法師明白他是在避諱,也便不再問,轉(zhuǎn)而邁步道,
“先入城吧,那些大和尚不是講究緣分么。若是真有緣,說不得就在哪兒碰上了。”
‘緣分’只是托辭,鬼法師只是沒興趣而已。
仁性沒多做表示,只是點點頭,跟上了前者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