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歷史的車輪(二)
田風(fēng)一禮拜到底,起身打了一個哈欠,“豐,三年之內(nèi)不談婚娶!”
袁家老人愕然,“元皓你……”
“諸位不必再勸,豐心意已決。”他知道自己割發(fā)代首已經(jīng)有些過了,現(xiàn)在做這些完全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博取聲望固然重要,但這對現(xiàn)在的他來說并不是那么重要。
取得袁家的諒解是出于對未來袁紹執(zhí)掌冀州的考量。
而最重要的是他必須用行動來安人心。
不是別人的心,是甄榮乃至田健和張遼的心。
打工人最清楚只有扛得起責(zé)任的領(lǐng)導(dǎo)才是好領(lǐng)導(dǎo),他這樣做對大家都算是有個交代。
在場的人夸贊著田元皓重情重義,為袁秀的死表示著遺憾。
田風(fēng)這邊和眾人一番客套就此別過,準備進城沐浴更衣拜訪審配和辛評。
那邊影舞帶來了雒陽的最新消息。
……
那天盧植、閔貢二人救回了少帝和陳留王,一路連夜步行回雒陽,直到第二天收到消息趕去接駕的官員才漸漸多了起來。
董卓帥西涼軍駐扎顯陽苑,連夜望見城中火起,便引兵直撲雒陽,黎明趕到城西,聽說皇帝已經(jīng)到了城北,便陪同眾公卿一同迎駕。
少帝劉辨在北芒阪撞見董卓大軍居然被嚇得大哭起來。
太尉崔烈上前指責(zé)董卓令其退避。
能征善戰(zhàn)信奉實力的董卓又怎么會鳥以銅臭聞名的崔太尉,雖說有田豐當日的洗白,但他有沒有聽過就沒人知道了。
他居然當眾回罵:“我連夜奔波三百里趕來救駕,你叫我退?退你妹!真當我不敢殺你嗎?”
眾公卿雖不滿董卓跋扈,但見他拿崔烈立威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董卓上前拜見陛下,開口就勸道:“陛下親近閹宦終釀大禍,應(yīng)當站出來承擔(dān)責(zé)任讓大家安心?!?p> 他常年帶兵征戰(zhàn),知道這個時候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紛亂之時皇帝的一句話勝過千軍萬馬。
卻不想這個小皇帝非但沒有站出來安大家的心,反而開始哭哭啼啼,這樣的表現(xiàn)還不如不出聲的好。
一員虎將當場坐蠟,我大漢朝廷居然淪落至此!我大漢皇帝居然如此平庸!
一眾公卿見狀反而開始火上澆油,一群人大聲呵斥:“陛下在此,你還不退下!”
本來就擅于壓抑情緒的董卓當然不會慣著這幫所謂的公卿大臣:“你們這幫廢物享受著高官厚祿,不好好管理朝廷匡扶社稷和王室,讓京城動蕩至此!還有臉叫我退下?”
原本仗著人多勢眾又有皇帝在旁邊,這些大臣才敢出言呵斥,可如今皇帝只會哭個不停,而不遠處的那些西涼大漢一個個面露不善,所以他們就非常干脆地做個俊杰偃旗息鼓了。
董卓雖然氣惱,但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上前勸說皇帝。
可是少帝劉辨依然哭得停不下來,好在他弟弟終于在董卓暴怒之前站了出來。
陳留王劉協(xié)原原本本把這一夜發(fā)生的事情說了出來,雖然他也很累很怕,但至少說得清清楚楚,說完之后不但帶皇兄感謝大家前來迎駕,還勸大家同朝為官不要傷了和氣。
劉協(xié)代替自己的哥哥達到董卓的目的,這讓董卓非常開心,甚至有些失態(tài)地邀請陳留王同騎。
劉協(xié)卻果斷拒絕了董卓的好意,扶著皇兄劉辨上馬,然后自己騎馬陪在一旁,帶著迎駕的眾人回宮。
當天,大駕回宮,大赦天下,改光熹年號為詔寧。
雒陽宦官死光了,朝廷任命公卿及以下的官員子弟為郎官,填補了原來宦官所擔(dān)任的工作。
這個時候雒陽分為文武兩派,文則是袁家為首的公卿,武則是以官拜司空的董卓為首的外將。
董卓借著率先迎救皇帝的功勞暫時把持了宮禁的守衛(wèi),但這時他只有三千人同時要面對數(shù)倍倍于自己的世家團體的兵力。
世家控制著西園八校尉動亂之后剩下的近五千余人和虎賁中郎將袁術(shù)麾下的三千軍馬。
大將軍何進麾下五部軍馬、驃騎將軍何苗麾下四部軍馬,合計九部兩萬余人,此時都群龍無首。
然后就是當初接到何進勤王令的并州丁原進京五千鐵騎,河內(nèi)王匡三千步兵和東郡喬瑁三千騎兵。
袁紹在何進死后在曹操、淳于瓊等人的幫助下第一時間掌控原來的西園八校尉,并上書少帝劉辨任命丁原為執(zhí)金吾,幫助世家控制禁軍與董卓分庭抗禮。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候,最重要的莫過于何進兄弟留下的兩萬多兵馬。
袁紹使人散布董旻手刃車騎將軍的事情,試圖率先一步控制這些兵馬。
這兩萬余兵馬的去向?qū)Q定歷史的走向。
原本何進就一心想成為新興世家,他的手下就任命了大量的世家子弟,所屬軍隊天然親近世家。
再加上他們把握著雒陽的錢糧,此刻袁家為首的世家公卿勝券在握。
但事情的變化并沒有向著他們計劃的方向發(fā)展,兩個攪局的人讓他們失去了先手。
雒陽街頭出現(xiàn)了一個布衣說書先生姓李名孝儒,他翻來覆去只講一個故事。
那就是二十二年前的永康元年冬天,叛亂的羌人進犯三輔,軍司馬董卓斬其首領(lǐng),俘虜萬余人。次年班師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賞賜九千匹縑,他全部分給下屬官吏和士兵。
年景不好當兵混口飯吃沒什么好說的,但誰又不想跟著一個愛兵如子的將軍呢?
何氏兄弟遺留下來的部曲都是常年混跡雒陽見過世面的,如今有了選擇的余地自然不會聽那幾個來自世家的校尉和曲侯的勸說就立刻倒向世家。
待價而沽的道理是個人都知道,他們自己也清楚越遲做出決定,能拿到的好處就越多。
第一個攪局的人讓世家很不爽,但他們也不以為意。
不過區(qū)區(qū)一介布衣,敢摻和國家大事就得有死于非命的覺悟。
河內(nèi)太守王匡第一個找了上來,五百河內(nèi)兵全副披掛當街去堵李孝儒。
他也不笨,想著李孝儒就算背靠董卓,但只要自己動作夠快,當街斬了李孝儒,讓所有人看到與世家為敵的下場,就算他董卓反應(yīng)過來也不能拿自己一個太守如何。
漠雨隨風(fēng)
《漢紀》和《英雄記》里董卓語錄: “晝夜三百里來,何云避,我不能斷卿頭邪?” “陛下令小黃門作亂乃爾,以取禍敗,為負不小邪?” “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扶王室,致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 “劉氏種不足復(fù)遺?!? 關(guān)于董卓對少帝劉辨說的話,作者查閱了大量資料,主流譯文都是董卓飛揚跋扈地責(zé)問皇帝。 但作者結(jié)合他之前的清君側(cè)言論,以及當時他的三千兵力并不足以讓他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將在見皇帝第一面就立刻當眾責(zé)問皇帝,所以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如果有讀者大大不接受,那么就是我錯了,讀者大大是對的,就當我因為劇情需要所改寫的內(nèi)容好了,萌新作者狗頭自保。 李孝儒即《三國演義》里的李儒,按《后漢書》記載其名李孝儒,無表字。 陳志《董卓傳》:漢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董)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為軍司馬,從中郎將張奐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 祝福所有人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