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之民間技藝
中華文明不光歷史悠久,而且地大物博,不光官方有許多文化流傳于世,而且許多地方的民間技藝也一并流傳了下來。
一把剪刀,一張紙,卻能創(chuàng)造出千姿百態(tài),千奇百怪的形象來,這神奇的技藝曾讓外國人震驚,而這剪紙藝術卻只不過是中國傳統(tǒng)民間技藝中的一個。全國各地,無論年齡大小都能剪幾剪刀,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材料簡單,還蘊含著設計者的思想,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也可以變多多端。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qū)別在創(chuàng)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相同,人們統(tǒng)稱為剪紙。
一幅畫代表一種寄托,年畫就是過年時常用的年貨,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承載著人民大眾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民間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這種畫開始于古代的門神畫,到了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在農村,老百姓特別認可,大都會在新年時張貼,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
傳統(tǒng)民間年畫一般用木板水印制作,線條單純、色彩鮮明、氣氛熱烈愉快。追求拙樸的風格與熱鬧的氣氛,如春牛圖、歲朝圖、嘉穗圖、戲嬰圖、合家歡、看花燈,胖娃娃等,還有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作題材的。主要產地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等,還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叫畫宮尖,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年畫表達了人們祈望豐收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鄉(xiāng)土氣息。
彩繡也是民間技藝之一。它指以各種彩色繡線統(tǒng)制花紋圖案的刺繡技藝,繡面平服,針法豐富,線跡精細,色彩鮮明,主要用在服裝飾品中。彩繡的色彩變化十分豐富,以線代筆,通過重疊、并置、交錯產生華而不俗的效果。尤其以套針針法來表現(xiàn)圖案色彩的細微變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淺融匯,具有國畫的渲染效果。
皮影戲也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沒有電影電視的時代,這是很吸引人的東西。它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故事,還會配以打擊樂器,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在農村,這種純樸的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皮影的原料多是牛羊皮,豫南喜歡用牛皮,豫西常用驢皮。制作時,首先,將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藝人們將各種人物的圖畫在上面,用斜刀、圓刀、平刀、三角刀等刻鑿后,雕刻時,雕工細致,刀法多變。最后上色,很有講究,女性頭發(fā)飾品和衣服飾品多以花、草、云、鳳等為主;男性以龍、虎、水、云為主。同時可以區(qū)分忠奸,忠良人物為五分面,反面人物為七分面。人物造型還有生、旦、凈、末、丑的分類,一點兒也不輸真人版表演。
皮影戲在我國歷史悠久,還曾流傳國外,很受歡迎。元代時,皮影劇院戲就傳到了很多國家,清代乾隆年間,皮影戲已經傳到了法國巴黎、馬賽和英國倫敦,迷戀了許多國外戲迷,他們親切地稱為中國影燈。
另一種民間戲劇模式是布袋戲。布袋戲又叫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是一種起源于17世紀,在福建泉州與漳州流行起來,后傳到廣東潮汕地區(qū)與臺灣等地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的軀干與四肢都用布料做服裝;演出時,用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表演,因此有了布袋戲之稱。
布袋戲演出演出上,可分為前場與后場,前場即戲臺部分,觀眾可見到操偶師傅操作人偶在戲臺上的表演,后場則包括了操偶師、樂團和口白師傅。
口技也是傳統(tǒng)技藝中技巧特殊的民間藝術,古代叫作“相聲”,它全靠一張嘴,很是厲害,模仿得惟妙惟肖,讓人贊不絕口。它可以算作雜技的一種。古代的口技只用于仿聲。表演者用嘴巴加簡單道具摹擬各種聲音,能使聽的人產生一種錯覺,是我國文化藝術的寶貴遺產之一。這種技藝,清朝是百戲之一,表演者隱藏在屏風后邊,用腹語術結合嘴、舌、喉、鼻等發(fā)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如火車聲、鳥鳴聲等,表演時配合動作,加強真實感。
口技的運用,最早見于春秋戰(zhàn)國。據史料記載,齊國孟嘗君的才能享譽六國,遭秦昭襄王嫉妒,準備殺害他。他叫門客學狗叫,盜得狐面裘,賄賂國王枕邊人,買通到通行證;又叫門客學雞叫,騙得守城門的官吏打開城門,得以逃脫。
到了清代,口技從單純模擬某一聲音,發(fā)展到能同時用各種聲音,串成一個個故事,被列為百戲之一,即口戲。它表演什么像什么,如表演的軍旅狩獵惟妙惟肖。
捏面人這門手藝在民間非常流行,它所需設備簡單,卻技術含量高。它用面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霉的處理,制成柔軟的各色面團。根據要求隨手取材,在手中經過捏、搓、揉、掀等工序,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形成身、手、頭面,再披上發(fā)飾和衣裙,完工之時,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飄逸的美女,天真浪漫的兒童,以及各種神話故事、歷史人物精確到位。
繡花鞋是男耕女織生活的一部分,古代婦女閑暇時的技藝,也可以是作坊的生意。繡花鞋是鞋文化與刺繡藝術完美結合產物,是華夏民族獨創(chuàng)的手工藝品,這種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實用品被世人譽稱“中國鞋”。
繡花鞋的刺繡修飾手法沿襲了傳統(tǒng),注重鞋面的樣式,鞋幫的柔和,配以鞋口、鞋底的耐用,成品時,彩色絲線從鞋頭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墊上都會繡上華麗的花。繡花鞋的主題來源于生活,基本圖案以花鳥草蟲、飛禽走獸、爪蒂花果、山川風物、戲劇人物等為主。吉祥圖案有蓮生貴子、榴開百子、雙蝶戀花、龍飛鳳舞等,寓意著生命的贊歌和美滿的生活。
糖人是小孩最喜歡的東西。吹糖人是舊北京的一個行當。北京話叫吹糖人兒。小販們肩挑擔子,走街串巷,到了小孩多的地方或者有主動的買家就停下來,用擔子一頭的一個帶架的長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圓形開口木圓籠,里面有一個小炭爐,爐上有一個大勺,中間放滿了糖稀的設備準備好久。
有一說法吹糖人兒祖師爺是劉伯溫。根據傳說,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造功臣閣,打算用來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幸逃脫,被一個挑糖兒擔子的老人救下,兩人調換服裝,從此劉伯溫隱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擔換破爛。在賣糖的過程中,劉伯溫創(chuàng)造性地把糖加熱變軟后制作各種糖人兒,有小雞小狗什么的,甚是可愛,小孩子爭先購買。在路上,許多人向劉伯溫請教學吹糖人兒,劉伯溫一一教會了他們,于是,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的,據說有600多年的歷史了。估計已經沒有什么人把吹糖人作為一門吃飯的手藝活兒了。希望吹糖人兒和剪紙、年畫、泥玩等東西作為傳統(tǒng)文化藝術,能夠受到人們的關注,能夠有人繼承和發(fā)揚他們,把這些古老的傳統(tǒng)手藝保存下去,流傳下去。
核桃本是食物,卻也有人在這小小的堅硬的堅果雕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民間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掛在身上作為“辟邪”。有制成佩件、扇墜、串珠等為文人清玩。其藝術特點是在較小的果核上表現(xiàn)出復雜的題材,雕刻手法也細致入微。
空竹這項玩樂工具,相傳是最早出現(xiàn)在三國時期曹植的《空竹賦》中,如果這算是有關空竹最早的記錄,那么它的歷史至少也有1700年了。明末劉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里邊有這樣的描寫:“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湯以瀝青,卓地如仰鐘,而柄其上之平。別一繩繞其柄,別一竹尺有孔,度其繩而抵格空鐘,繩勒右卻,竹勒左卻。一勒,空鐘轟而疾轉,大者聲鐘,小者蜣飛聲,一鐘聲歇時乃已。制徑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边@算是對空竹的制作玩法詳細的描述。到了清代,抖空竹已發(fā)展成為受人歡迎的雜技節(jié),在原有花樣上,又創(chuàng)作出許多新的花樣和高難技巧。表演時與優(yōu)美的舞姿和動聽的伴奏音樂結合,更提高了表演性。
如此多的民間技藝,是我們的古人們在繁忙之余的發(fā)明,其中花費了大量的心血,我們今天把他們展示出來,就是讓我們從民俗文化優(yōu)秀成分中吸取營養(yǎng),了解人類發(fā)展的真諦,展示廣大民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在中華大地上、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是根深蒂固的,我們要懷著深刻的眷戀、熱愛的心來學習它、運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