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大商的希望
等到帝子辛和哪吒回到陳塘關(guān),已經(jīng)是晌午之時了,東海之廣闊,兩人算是好好見識了。
在李府用了午飯之后,帝子辛便離開了陳塘關(guān),返回朝歌城。
如今多事之秋,帝子辛已經(jīng)不像之前那般輕松寫意了,他要回去坐鎮(zhèn)王城,統(tǒng)調(diào)大軍。
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guān)之后,接下來就要兵伐西岐,真正的惡戰(zhàn),才剛剛開始。
待帝子辛回到朝歌,便召來聞太師,比干,商容,黃飛虎等人,商量起討伐西岐之事。
“大王,討伐西岐,臣愿率天命玄鳥軍團前去?!?p> 黃飛虎直接請命道,相比于聞仲,他要來的更加純粹,一個純粹的武將,政治他不懂,他只懂戰(zhàn)爭。
聞仲和比干等人,還在考慮著這件事的利弊,故而還沒有說話。
黃飛虎見狀急忙說道。
“打,肯定是要打的,大王之前已經(jīng)說過量劫之事,況且姬昌和伯邑考死在朝歌,西岐必不會善罷甘休的?!?p> 黃飛虎這是在擔(dān)心,老師聞仲、王叔比干,以及丞相商容三人的沉默,會讓帝子辛放棄攻打西岐的計劃。
如此一來的話,他就只能繼續(xù)帶著天命玄鳥軍團去練兵了,練兵太無聊了。
現(xiàn)在天命玄鳥軍團的練兵事宜,他都是直接交給蘇全忠去辦的,值得一提的是,蘇全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天命玄鳥軍團的副統(tǒng)帥了。
同時也是黃飛虎手下的第一大將,要知道,黃飛虎自己的兒子黃天化,如今也不過才獨領(lǐng)一軍。
“飛虎說的對,西岐,是一定要征討的。上次姬發(fā)不遵孤的命令,想必已經(jīng)生了反意?!?p> “與其等到他來反孤,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接打下西岐?!?p> 說到這,帝子辛又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只是有一點必須要注意,不能直接覆滅西岐。這場戰(zhàn)爭,闡教和截教才是主角,他們不下場斗個天翻地覆,這場量劫是不會過去的?!?p> “臣等明白?!?p> 聞仲等人對著王座上的帝子辛,躬身拱手說道。
“大王,此次征討西岐,就讓老臣來主持吧?”
聞仲率先說道,放眼大商,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他要把持著戰(zhàn)爭的節(jié)奏,不能完全壓住西岐,也不能讓西岐攻入大商,肆虐大商百姓。
他要做的事,就是演戲,只是這場戲演的不好,是很容易出事情的。
例如,西岐太弱,大軍壓進太快,就要放緩進軍,就可能被人彈劾貽誤戰(zhàn)機。
但如果是聞仲的話,就沒有這種擔(dān)心,一來敢彈劾他的人沒幾個,二來也可以借口老將的穩(wěn)重。
“不,孤要御駕親征?!?p> 帝子辛沉聲說道,非他不相信聞仲,而是事實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這場戰(zhàn)爭非同以往,人心難測。
向來百戰(zhàn)百勝的太師聞仲,在這場戰(zhàn)爭中,被部將背叛,被截教弟子壓制,甚至最后身死。
聞太師的身死,也是西岐反攻大商的開始。
于公于私,帝子辛都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出現(xiàn),所以他御駕親征,親自把控戰(zhàn)爭的局勢。
“?。看笸醪豢梢陨矸鸽U!”
黃飛虎急忙說道,這次不同于以往,那可是要同闡教仙人為敵,萬一出事,大商就完了??!
不過令黃飛虎沒想到的是,老師聞仲,還有比干和商容兩位大人,竟然沒有開口阻止。
“大王想要御駕親征也可以,但是要與臣約法三章?!?p> “王叔,這,好吧,王叔請說。”
“第一,大王要留下傳位詔書,萬一,萬一事有不逮,大商也不會群龍無首。”
“可。若孤出事,當(dāng)傳位于太子殷郊……若殷郊不在,由武庚繼位,王叔為攝政王。”
“第二,大王不得親上戰(zhàn)場,與敵廝殺。這點尤為重要?!?p> 比干強調(diào)了一下,畢竟自己這侄兒的武力,那是相當(dāng)?shù)暮酚拢皇菓?zhàn)場之上,刀劍無眼,難免受傷,甚至是身死。
“這點孤也答應(yīng)你,不會參與戰(zhàn)場廝殺?!?p> 帝子辛嚴(yán)肅的點了點頭,他現(xiàn)在是金仙修為,要斗也是找闡教十二金仙這級別的斗,凡人間的戰(zhàn)斗,他可沒有興趣。
他只答應(yīng)了不參與戰(zhàn)場廝殺,可沒說不與闡教弟子爭鋒。
“第三,若事有不逮,大王當(dāng)竭力保全自己,只要活著,就有希望?!?p> 比干不疑有他,繼續(xù)說道。
“放心吧,王叔,孤又不是那十幾歲的年輕人,還像個愣頭青一般,哈哈哈哈。”
“希望如此?!?p> 比干嘆了一口氣,也沒有再多說什么,這是國運之爭,容不得太多的矯情。
“丞相可還有什么要說的?”
帝子辛看向商容說道。
“大商,百姓人口在增加,可以耕種的土地在增加,不再有人自賣為奴,孩童有書讀,所有人都可以修道,可以從政,可以參軍……”
商容站了出來,不緊不慢的說道。
“大商變得越來越好,人人安居樂業(yè),這一切,都是大王帶來的,還望大王為了大商,保重王體。”
商容說道最后,鞠躬而下,大聲喊道,作為大商中書省的丞相,尚書省六部的奏表,都是交由中書省商議。
而后交由比干的門下省決策,最后遞與身為大王的帝子辛審閱,若同意,交由六部實施,若不同意,再又中書省商議。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讓帝子辛輕松了不少,同樣的,也讓身為中書省丞相的商容,對六部之事、天下之事,更加了解。
大商,在變好。
這是商容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的,但是他也清楚,一旦帝子辛出事,那么新王還會有這樣的胸襟能力嗎?
熟讀歷史的商容清楚,大商歷經(jīng)五百多年風(fēng)霜,前后相傳了三十一王,可對國家的治理改革,卻沒有那一王,有帝辛這般的胸襟能力。
廢奴隸制,鼓勵生育,興辦學(xué)校學(xué)院,鼓勵修行,改革官制……
如今更是要在天地變革之際,挽狂瀾于既倒,帶領(lǐng)大商吞并諸侯,實現(xiàn)大商的大一統(tǒng)!
每每想起,即使是冷靜如商容,也不免心生澎湃。
帝辛,大商的王,他要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時代!
跟隨著這樣的王,創(chuàng)立這樣的基業(yè),商容自問,此生無憾矣。
所以,他不會阻止,反而會擁護帝子辛的決定,但是他希望,帝子辛能活著,因為,他是大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