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級學校雨變大了,我們玩兒的地方也就多了,我記得我們小學的時候,雖然說是在山上面建的。但是它的面積還是算特別大。在進入校門口以后,就是我們的小學教學樓。走進小區(qū)樓里面的話下面還有兩個幼兒園。嗯,走到教學樓里面的話,可以算是負一樓吧,那個說的幼兒園是分成兩個的,分別是兩邊。你就是校門口除了主屋的中間,兩邊還有兩個岔路,分別連著兩個幼兒園,一個是大班,一個是小班。
等我們走進校學樓以后。就能發(fā)現(xiàn)教學樓其實是一個開口朝北的一個u字形建筑。上下兩層,中間的空缺口是一個小型操場。開口的封口部分就是一個大型的石臺,大概有個七八十公分高的樣子。再后面就是一堵石墻兩邊,也就是石臺的兩邊,分別有兩條像金字塔斜邊的兩個石階。
從操場下面就值得能夠看到石頭臺階之上的小寺廟。不過這個小寺廟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成了一個中型的會議室,那些里面的一些石頭菩薩還是保留著的。會議室的兩邊已經(jīng)改成了教師的宿舍。
這個寺廟的兩邊,左邊是一共五層樓高的教師宿舍,右邊的話包括后面這一圈,都是一些比較老的建筑。聽我老爹說,這是他們以前的老學校。他們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這里面念地書。
由于我們是經(jīng)常到這上面去玩兒,所以說有的時候門是打開的,我們也就能夠看到一些東西。像有的就是保存著一些美術作品,有的一兩個教室分別是保存著化學和物理的一些道具,哦對了,其中一個教室好像還是保存著很多書籍的圖書館。
在我們?nèi)昙壍臅r候,班主任為了增加我們的閱讀量,就從這個并不是公開的圖書室里面取了一些書籍,讓我們定期閱讀。后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給我們換一批書。
這一盤老式的建筑在我們的印象里,他有一種思念古樸的感覺。后來圖書室遷移地址,書這些都是醫(yī)學生搬的。誰說我還有很多的書是那下在了原來的圖書室,對于我們那些比較喜歡到處跑玩兒的小學生來說,既然里面是沒人管了,那我們肯定是要到里面去撿漏!還真別說,光是我在那個時候都撿了好些書。
而這一圈兒老式建筑,是一個L字型長柄蓋住的教學樓口子,那個多出來的一部分就是原來的一個外包的小食堂。
然后回到這個學校的小操場,大石臺地地方,右邊是一條通往后面操場的路,路并不寬,大概也就個三四米的樣子,也就十來米長。
后面的操場還是挺大的,大概能夠放下六個籃球場的樣子,這個大型的操場就是背靠食堂,頭朝學生宿舍而建。
操場右邊也有一些建筑,分別是食堂,鍋爐房和廁所。這三個建筑物都是連起來的。一字排開,大概有個七十米的樣子吧,要說起這里面的建筑,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里面的鍋爐房。
在我小學三年級直至五年級的時候,鍋爐房基本上是天天都在都會在特定的時間里煙囪里面冒出一股股的黑煙。在這段時間里面,隔著老遠的距離都能夠聞到煤炭沒有完全燃燒的味道。
在我三年級到五年級下半期的時候小學的布局基本上是沒有改變的。直到五年級下半季的時候,學校開始擴建,原來,學校的圍墻被推倒,挖掘機也每天都在學校的邊緣工作。
直到我六年級的時候,學校擴建了很大一部分。學校新建的食堂,原來的鍋爐房也沒有了,還有新擴建的乒乓球場。還有新修的教學樓,是一個四層樓的一字排開建筑。每層樓都有三個教室。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建在山頂?shù)膶W校,這個學校保存了我很多的美好記憶。也有很多讓我感覺到悲傷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