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往返時空1978

第四十八章 回到未來

往返時空1978 敢為 2127 2021-01-24 19:50:30

  干爹發(fā)現了,唐行之心道。

  干爹是一個善良的人,幫助了唐行之很多,甚至幫過他們老唐家許多人。

  做壞人要聰明,做好人得比壞人更聰明。干爹家庭原本并不富裕,靠著勞動賺到了錢,還能幫到別人,一個是因為干爹實在是特別聰明的一個人,另一個是他情商特別高,很會搞好關系。

  唐行之小時候,干爹在竹席廠上班,后來有一段不知道干什么,然后又在他們縣城搞客運。記憶里他一直在做各種生意,而且都是人們離不開的。

  唐行之買小雞的時候,已經是3周大的脫溫雞了,這時候有兩個月大。

  雞的品種不同,成長速度也不同。后世他們這2個月的雞,哪怕是散養(yǎng)的,都能有1斤半。唐行之認真喂雞,特別是夜里會讓雞吃一點東西,馬無夜草不肥,雞其實也一樣,他的三只雞都有2斤左右。而且不是胖的重,是塊頭大。

  別人看不出他的雞與眾不同,干爹不一樣。干爹去唐爸家玩,看到寄放在那的雞,認出是從他家里拿的,但卻明顯比他家里的大一圈。實在太好奇,忍不住來小聲咨詢。

  唐行之帶著他到了一旁,說:“你看隊里養(yǎng)的豬,公豬是要閹掉才能養(yǎng),為什么?一來沒閹過的公豬肉味騷,不好吃,二來沒閹過的公豬精力太旺盛,吃的東西都給它用來活動了,也就長不快了。雞其實也一樣,關在籠子里會長得快很多,而且晚上記得要喂一點東西?!?p>  這會兒的農家雞都是散養(yǎng),品種長得慢,但肉和蛋都要更好吃。現在人吃的白切雞、叫花雞、炒雞蛋,味道是遠勝于2020的。

  但品種長得慢就不符合市場經濟,在2020年雞市已是黃羽肉雞、白羽肉雞這種速生型的天下了。什么浦東雞、清遠麻雞、鹿苑雞、雙蓮雞,想吃都難。

  很多農科大V都說營養(yǎng)沒差別,但這就和“七顆黃豆等于一個雞蛋”,信不過的。

  只是那差別有沒有大到幾倍的利潤,就不好說了。

  唐爸告訴干爹怎么養(yǎng)、怎么喂、怎么做籠子,覺得這么說不夠形象,讓他傍晚來找自己。

  一整天都在打谷子,傍晚忙完了,唐行之帶著少年時期的干爹到家里,翻出了那雞籠的設計圖給他。

  “你就照著做,有什么不懂就來問我?!?p>  “這怎么好意思呢?”

  “沒事,拿去?!?p>  “放心,行之,我不會把圖紙給別人看的?!?p>  唐行之笑了:“給別人看也沒關系,鄉(xiāng)親們都發(fā)財了才是好事?!?p>  過了一會兒,干爹又回來了,送給他五個雞蛋。

  現在的人,真的單純又樸實。

  ……

  ……

  晚上唐行之在家里看報紙,沒有去打漁或者編東西。

  人民日報算是官方喉舌,但里面刊登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比如今天會批評分田到戶這個想法,明天又會支持。寫的人不同,觀點就不同。

  分田到戶的正確稱呼是“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要么包干到戶,要么包產到戶,就是上交一部分給公家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就在今年,某個小山村有18個農民私下商議,決定分田到戶。他們詳細計劃有三條,第一,分田到戶,第二,不再伸手向國家要錢要糧,第三,如果帶頭的干部坐牢了,其余人把他孩子養(yǎng)大到18歲。

  一年后,這18個人的家庭產糧66噸,是之前5年的總合。

  肯定不止他們這么干,包括在幾年前,沿海地區(qū)就有偷偷經商的了。主要是這18人戰(zhàn)績太輝煌,成了表彰典型。

  表彰代表了上頭注意到了,那就代表被很多地方領導注意到了,就會多出許多條路。

  雖然有些抱歉,但唐行之想要這些東西。原時空那些人并沒有利用這些做什么事,因為他們是真的單純。

  白天和干爹說的箱養(yǎng)技術,其實是“農業(yè)工業(yè)化”的一個部分,就是把種植、養(yǎng)殖全弄到室內來,集中管理,就可以爆產。到時候上萬只雞的雞場,有一兩個人就可以管理,從業(yè)人員收入就會很高。

  但它的投入是特別的巨大,風險也巨大。

  在日國一些先進的工業(yè)農場里,產蛋效率不行的雞會被淘汰,崴了腳的奶牛會被淘汰,所有動物都分開,按個關小籠子里。

  ……

  ……

  又農忙了一陣,白天忙著干活,晚上要忙著熬酒,特別的累。但是豐收的喜悅給老唐家眾人打了雞血,這種額外有收入的加班,人還是干得很開心的,主動性很強。

  這一次唐行之、傅磊、張三,三個人請假,兩天賣了120斤酒水進城。

  韋姓大哥和幾人說,半個月一次,每次最多120斤就好,多了怕出事。

  唐行之幾人也不貪,安全第一。

  那400張3斤的糧票,唐行之留下100,剩下的換了6瓶茅臺和3瓶三花。

  因為他經常晚上不在,夜釣去了,或是去城里有時候會自己活動,尋找商機,被認為是和家里人聯(lián)絡上了,拿到了家里的東西。

  不少人背后腦補了一場大戲。

  一個干部子弟和家里鬧了矛盾,跑山溝溝里做知青來了。要知道許多知青是名字到了,人沒來,來了還這么老實干活的,真沒幾個,唐行之看著像是專門來勞動的。

  這會兒唐行之應該是和家里關系緩和了,開始接受家里的援助了。

  唐爸描述過唐行之那天襯衫加牛仔褲,頭發(fā)往后梳,還用蛋液固定,現在隊里都覺得他身份不簡單。

  還有一件小插曲。

  上邊搞體育的人來他們這里招人。窮困大山里的孩子能吃苦,搞體育的確有可能賺到錢。就算賺不到,那也是一份飯碗,所以很多他們這里的孩子是愿意的。后來大名鼎鼎的李寧,就是桂地人。

  被帶走的孩子唐行之不熟,這是個很小的小孩子。

  又到了時空門打開的時候,夜深人靜,唐行之背著帆布包,左右手各提著一個包包,一臉開心的就要過去。

  “是時候讓老爹嘗嘗真正的好酒了……”

  “等等,這酒現在給他喝,我好像解釋不通?”

  ……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