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尋劍冢,遇明教
宋青書沒有向俞岱巖道別,只是對母親說自己要去找蝶谷醫(yī)仙胡青牛,然后母親說了一句話,就讓他愣住了。
“你知道胡青牛在哪嗎?”
“呃,蝶谷吧?!?p> “那你知道蝶谷在哪嗎?”
宋青書落荒而逃,去找四叔張松溪,四叔江湖經(jīng)驗豐富,必然是知道胡青牛在哪里的。
但是等他找到張松溪后,對方卻也不知道胡青牛的確切位置,只知道在安徽附近。
“所以四叔這次你也會下山去尋找胡青牛嗎?二叔呢?他也去嗎?”宋青書問道。
張松溪搖搖頭:“下山是下山,不過有你去找胡青牛就可以了,我還有其他事要去一趟金陵。”
“金陵?去哪里做什么?”宋青書很不解。
張松溪笑著說:“這你就別管了。總之是很重要的事。你二叔陪你七叔去天山了。所以這次找胡青牛的重任就交給你了?!?p> 宋青書點了點頭說:“嗯,既然知道大概的方位,過去找就完了,一天找不到就找十天,十天找不到就一個月,一個月找不到就一年!總能找到這頭青牛的?!?p> “好!四叔好看你!”張松溪拍了拍宋青書的肩膀,“不過你這次下山,四叔送你一句話,務(wù)必牢記。記??!切莫多管閑事!江湖上的是是非非,有多少都是從多管閑事這四個字開始的?!?p> “我記住了!您放心!”
兩人說罷,便各自分開。
宋青書再回到凌雪雁的房間,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把行囊收拾妥當(dāng),此刻正坐在一旁與楊瑤琴談話著。
楊瑤琴看到宋青書走進來,輕輕對他點了點頭,繼續(xù)聽凌雪雁講話。
“娘!我這便要下山了,給您道個別?!彼吻鄷哌^去,輕輕拉起母親的手。
凌雪雁拍了拍兒子的手說:“你這次下山不比之前,上次有你太爺爺照顧你,這次就你們兩自個,一定要注意安全?!?p> 宋青書一聽,目光轉(zhuǎn)向楊瑤琴,楊瑤琴對他一眨眼,便像是說定了一般。
宋青書倒是無所謂,帶上楊瑤琴也好,剩的她一個人在山上連個練功的人都沒有,再說一起相處了五年,突然分開也有些不習(xí)慣。
凌雪雁一路將兩人送到山下,眼看著兩人騎上馬沿著大路遠(yuǎn)去,心中泛起一陣酸楚。
待到兩人徹底看不見后,凌雪雁依舊在原地佇立良久。
突然一只手從她身后伸了出來,摟住她的腰,凌雪雁也順勢將身體往后一靠,便靠在一個軟乎乎的肚皮上。
來人正是宋遠(yuǎn)橋,他同樣看著兒子遠(yuǎn)去的方向,輕輕吻了吻妻子的頭發(fā)。
“你說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有看著孩子遠(yuǎn)去的一天呢?”凌雪雁問丈夫。
宋遠(yuǎn)橋答道:“是啊。為人父母最歡心地便是看到子女出人頭地,可出人頭地就意味著分別和距離?!?p> 凌雪雁紅了眼眶:“可我們的孩子分別的也太快了點。他才七歲啊?!?p> 宋遠(yuǎn)橋苦笑一聲:“你說他十七都有人信?!?p> 凌雪雁摸著丈夫摟著自己的手說:“愿真武大帝保佑青書此生平安,平安足矣?!?p> 宋遠(yuǎn)橋重復(fù)道:“是啊,平安足矣?!?p> 再說宋青書兩人正趕著路,不多時竟然淅淅瀝瀝地落起雨來,打濕了正在縱馬狂奔的少男少女。
“瑤琴,我們先找個地方避避雨吧?!彼吻鄷隈R背上說道,他的聲音雖然不大,卻清清楚楚地傳到楊瑤琴耳朵里,即便是天地間的雨聲、呼嘯的風(fēng)聲以及狂奔的馬蹄聲都絲毫沒有影響。
“嗯。”楊瑤琴同意道。
很快,兩人便來到一間路邊的破廟中,宋青書將馬兒也牽進廟中,綁在角落里。
兩人身上的衣衫已經(jīng)濕透,但廟中狹小空曠,兩個遮蔽的地方也沒有,所以兩人也就沒有換衣服,只是稍微一運功,內(nèi)力透體而出,便將衣衫烘?zhèn)€干凈,雖然有些皺皺巴巴,但也好過濕衣在身。
宋青書練了五年的【先天功】,起點便比平常武人高了不止一籌,烘干衣服自然不在話下,而楊瑤琴自幼練習(xí)【九陰真經(jīng)】,論內(nèi)力的深厚比之宋青書還要高上幾分,只是在質(zhì)上不如宋青書的先天之炁純粹,但也得尋常二流高手能夠匹敵。
兩人靠近火堆,看著門外的雨幕,各自想著事情。
宋青書想的是怎么找到胡青牛,而楊瑤琴此刻想的卻是她的父母,五年時間杳無音信,讓這個柔弱的女孩時常感到孤獨。
“瑤琴,你看?!彼吻鄷l(fā)現(xiàn)女孩神色有些黯淡,知她想到父母了,便想轉(zhuǎn)移一下女孩的注意。
待楊瑤琴看過來,他伸出手,竟將右手緩緩伸進火堆中,又緩緩?fù)肆顺鰜恚倏此挠沂?,依舊瑩白如玉,不見絲毫燒傷的跡象,而在他兩指間,卻夾著一塊兀自燃燒的木塊。
楊瑤琴再仔細(xì)看去,就見宋青書的右手皮膚下,隱隱有一縷縷地?zé)晒庠谟巫撸沁@些熒光,保護著他的手不被火焰灼傷,楊瑤琴知道那熒光便是宋青書的先天之炁。
如果讓她來做的話,她是萬萬做不到的,這便是先天之炁的獨特之處。
楊瑤琴看到那團火焰在宋青書的五指間跳動,像是一團火焰的精靈一般,被賦予了生命,最后那火焰跳動越快,竟將宋青書的手掌都包裹在內(nèi),他的手掌就像是一團火在燃燒。
下一刻,火焰從宋青書的手中沖入雨幕中,頃刻間便消失不見。
楊瑤琴隱隱聽到一聲雨水澆滅火焰的嗤啦聲。
可當(dāng)她回過頭來,卻看到宋青書手里正捏著一塊灰白的木塊,正是剛才他從火中取出的那一塊。
就好像剛才飛出去的只是那團火,而引火之物卻留了下來。
“怎么樣,厲不厲害?!彼吻鄷⑿χf,說完便不待楊瑤琴回答,從行囊中掏出一塊干糧放在火上烤著。
楊瑤琴也沒準(zhǔn)備夸他,她知道宋青書并不在意她夸不夸自己,只是想把自己的注意力轉(zhuǎn)移過去,不讓自己想父母的事,她是領(lǐng)這份情的。
“青書,我們明天就能趕到襄陽,我突然想起一件事?!?p> 宋青書問道:“什么?”
“襄陽對我楊家而言,不是凡處?!?p> “為什么?”
“因為劍冢!”
“劍種?哪個種?”
“墳?zāi)怪??!?p> 宋青書來了興趣,挪了挪屁股,準(zhǔn)備仔細(xì)聽楊瑤琴講講這個劍冢。
楊瑤琴看他這樣略顯滑稽,抿嘴一笑,繼續(xù)說道:“當(dāng)年曾祖不幸斷臂,不愿讓郭靖大俠為難,便帶傷離開襄陽,無意中來到了劍冢,在那里遇到亦師亦友的神雕,又得到了劍魔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和玄鐵劍法,才有了后來的神雕大俠?!?p> “你曾祖是怎么斷臂的?”宋青書挺好奇的,若非真有刺骨的仇恨,怎會輕易斷人臂膀。
楊瑤琴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我只是偶爾聽父親談起過曾祖的事情,所知并不全面。”
“那你為何會提起劍冢呢?”
“因為我知道劍冢里有一種東西,對三叔的身體可能大有裨益。”楊瑤琴略帶得意地說。
宋青書問:“什么東西?”
“菩斯曲蛇!”
“蛇?”
楊瑤琴點點頭:“不錯,是蛇。這種蛇乃是異種,當(dāng)年曾祖斷臂后元氣大傷,便是靠吃這種蛇補充元氣,我父親也是幼時吃這種蛇才氣血遠(yuǎn)高于常人的。我想這種蛇對于重新接骨后的三叔,當(dāng)有活血通絡(luò)補充元氣的奇效。”
聽到這里,宋青書臉上浮起一絲笑容,看著楊瑤琴不說話,楊瑤琴被他看的十分不自在,竟從心里涌起一股羞澀,常年如玉般純白的臉上,也沾染了幾分紅霞,顯出一種驚心動魄的嬌媚。
宋青書一時竟看呆了,忘記挪開目光。
兩人就在這大雨下,破廟中,火堆旁,一個看著一個,一個羞澀地低下頭,一時間空氣為之凝固,心中除了你我,再無其他。
突然,一陣紛亂的腳步聲打破了此間的寧靜,幾個聲音由遠(yuǎn)及近,沖著破廟而來。
“前面有火光,大家加快腳步,進去避雨?!?p> 然后廟中的兩人就聽到一陣喧鬧的吆喝聲,還有重物碾壓泥土的聲音。
聽到有人過來,楊瑤琴馬上退去了羞澀,又變回那個冷若冰清的模樣,宋青書也收回了目光,繼續(xù)烤著干糧,心中卻在回味方才的感覺。
很快,一行十幾人拉著一輛車就出現(xiàn)在廟前,那群人身著統(tǒng)一的紅色服裝,以紅巾遮面,氣勢凌厲,氣度森然。
為首的一人身穿黑色僧衣,光頭圓臉,竟是個和尚,那和尚邊往廟中走邊對身邊的人說:“快,將東西卸進房中,不要受雨。留兩人做好警戒,其余人都進來避雨?!?p> 待他進入廟中一看,竟發(fā)廟中一角生了堆火,火堆旁坐著一男一女兩個年少,均是容顏氣質(zhì)不俗,那少女像是沒看到他們一樣,自顧自吃著干糧,少年亮晶晶的眼睛注視著自己這些人。
那和尚呵呵一笑道:“沒成想竟是兩個娃娃,怎的大雨天在這荒郊野廟中烤火啊,莫非是私奔離家出走。哈哈哈”
他身邊的人聽到后也俱是笑出了聲。
楊瑤琴臉色微紅,不愿同這些人說話,宋青書看得出來那和尚沒什么惡意,但是已經(jīng)被人家取笑作樂,還是頗有些不爽。
“那你一個和尚,莫非也是同那些紅衣人私奔的?”宋青書面無表情地說,“你,伺候的了那么些人嗎?”
聽了宋青書的話,和尚沒有發(fā)火,反而笑瞇瞇地對宋青書一抱拳:“小兄弟莫要見怪,和尚就愛耍個嘴皮子。路途突遇大雨,借貴寶地避避雨?!?p> 宋青書一指對面的角落說:“此處本就無主,和尚你隨意,但是先到先得,還請諸位去那邊避雨。”
和尚身后一年輕人見宋青書一個小娃娃,對自己等人說話毫不客氣,又想將他們趕到角落里,不由怒道:“那里這般小,我們這么多人,哪個能擠下。我看還是你們兩個去那邊,把這里讓出來給我們罷!”
說著,就要走過來捉宋青書的衣領(lǐng)。
不過他剛靠近火堆,就發(fā)出一聲慘叫飛了回去。
那和尚被這年輕人擋住視線,沒看到宋青書是如何出手的,但是眼見自己手下飛了過來,忙一掌頂在他后背上,幫他卸了力。
再看那年輕人,胸口嵌著一塊已經(jīng)燒過頭的灰白色木塊,此刻隨著年輕人胸膛的皮膚,正漱漱地往下掉著木渣。
和尚大驚失色,難以置信地看著宋青書,這木塊被燒過之后是何等的脆弱,稍微一用力就會破碎,而眼前這個至多十四五歲的小娃娃,竟能用這種木渣擊飛自己的手下,這是何等的功夫啊。
和尚再次抱拳,面色嚴(yán)肅地說:“在下明教彭瑩玉,敢問少俠高姓大名?”
宋青書一愣,竟是明教之人,不論是自己的太爺爺,亦或是幾位師叔,都一再告知自己,明教實乃邪教魔教,教眾多乖僻極端之輩,若是遇到,不可深交。
一瞬間宋青書就對這些人沒了興趣,但出于理解還是回應(yīng)了一下:“在下武當(dāng)宋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