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中趣聞
涼涴城是揚州的一個郡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地域上毗鄰揚州城,一條運河聯(lián)通兩城,坐享水利之便,互通商賈,涼涴郡也是數(shù)得上的富庶之地,南來北往的人多了,消息自然就會靈通許多,即便是遠隔千里的京都趣聞,坊間也多有流傳,只是版本眾多,真假難辨。
葉平安平日里逛街最喜歡的項目之一,便是在涼涴城最有名的酒樓——望月閣,坐上一會兒。
每次來也不多點,只要一盤花生,一壺茶,他經(jīng)常坐的房間,在二樓靠大堂的房間,因為離大堂近,窗外又是街道,街上的吆喝聲和大堂里的議論聲,聽的一清二楚,算不上雅間,時間一長,掌柜的也認識這位大長公主府的小少爺,很識趣的長期留著這房間。
如今,這房間里,除了葉平安之外,還多了一名小女孩兒,正是小月兒。
小月兒盯著這個只在飯桌上見過幾次的小哥哥,也不怕生,只是好奇,小哥哥為什么會帶自己出來玩,會玩些什么?
......
......
一邊掰著花生,一邊聽著大堂里的議論聲,葉平安很喜歡這種有煙火氣的地方,尤其是這望月閣,地段好,價格公道,來這里吃飯的人多是過路的商賈和城中富庶人家,經(jīng)常從這些人的交談中,聽到一些有趣的消息。
聽了好一會兒,葉平安了解了一些城中的趣事,像是郡守又娶了一房太太,才十四歲,真是個老色鬼;又有城東來了一個老仙人,須發(fā)皆白,仙風道骨,一手醫(yī)術(shù)登峰造極,一顆仙丹便治好了城東賣瓜的老毛病......
若是放在以往,有這樣的仙人消息,他說不定還會去湊湊熱鬧,揭穿一下“仙術(shù)”,但他卻被另一則消息吸引了注意力——當朝兵部王尚書告老還鄉(xiāng)。
捏起一顆花生,葉平安心道,王尚書不就是自己那位姑姑的公公?這消息能傳到?jīng)鰶鸪?,少說也要半月有余......而葉淑云離開涼涴也不過數(shù)日,這么說,豈不是自己那位姑姑剛離開京都之際,她家的大樹便倒下了?
葉平安不禁有些幸災樂禍,說不定就是皇帝得知那位姑姑來尋奶奶,才趕緊罷黜王尚書,做成定局的,嘿嘿,一回京就面臨這樣的消息,只怕自己那位姑姑最近恐怕不會有好心情。
想起葉淑云,葉平安回過神來,看著被自己晾在一旁,沒精打采的小女孩,心中有些慚愧,柔聲道:“小月月,走我們?nèi)ス浣郑裉旄绺绺吲d,要啥買啥?!毙」媚镱D時眼睛一亮,狂點頭。
事實證明,陪女人逛街是一件費力又費財?shù)氖虑椋幢隳桥酥挥形鍤q。
從城東逛到城南,足足逛了一天才結(jié)束了這場破財之旅,若非晌午葉平安牽著小月兒回來一趟家,并叫上自己的丫鬟駕著車,恐怕早就累的不成樣子。
小月兒見什么都新奇,見什么都要買,別看年紀小,格外偏執(zhí),若是不買,也不見她哭,就是賴著不走,兩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直勾勾的盯著葉平安,直到他妥協(xié)為止。
“買吧買吧......反正是花的老太太的錢,不心疼?!比~平安也不心疼,逛了一天花了幾百兩銀子,都是老太太出的錢,他也趁機誘導,讓小姑娘幫自己買了幾件心儀之物,回府就討要過去。
看著丫鬟們大包小包的從馬車上卸東西,葉平安不禁一嘆,老太太果然心疼孫女,想想自己一個月才五兩銀子的月例,這小姑娘一天就花了他十幾年的零花錢。
待到最后一包東西入了閨房,小姑娘拽拽葉平安的衣袖,奶聲奶氣的叫了聲:“狗兒哥,你真好?!?p> 這極大的滿足了狗兒哥的虛榮心,原來花別人的銀子,賺自己的面子是這等快事!
兄妹兩人好好的奢侈了一把,心滿意足的回了各自的房間,都帶著極大的滿足合上疲勞的眼皮。
不過,狗兒哥卻算漏了一件事,第二日一早,他想討要那幾件中飽私囊的物件,竟被拒之門外?!
這小丫頭竟是個十足的守財奴!吞下肚的東西,是怎么也不愿意吐出來。
飯桌上,葉平安郁悶的看著小姑娘,然而,人家根本沒往心里去,一個勁兒的向老太太撒嬌,十分親昵,惹得老太太瞇著眼睛微笑。
老太太逗弄了小月兒一會兒,看著在一旁安靜吃飯的葉平安,眼中流露出欣慰,昨日葉平安帶著小月兒一起玩耍之事,她很樂意看到。
而且,從小月兒的稱呼和表現(xiàn)里也可以看出,兩人相處的很融洽,這孩子一直都這么懂事,忽然想到近日府里的非議,老太太心里不禁有些惱怒。
自那日之后,府中的議論便消失不見,而一同消失的還有小月兒帶來的幾名隨從。
......
......
白駒過隙,一晃數(shù)月過去,七月過半,正值盛夏之際。
江南的夏季比南方要長上數(shù)月,且天熱多雨,濕氣重了些,也不知是初歷江南風雨,還是思念在京都的家人,小月兒竟是感染了風寒,臥病在床數(shù)日,高熱不退。
這下可驚動了整個公主府的人,下人們小意伺候在院子里,老太太也皺了眉頭,一連讓人叫了數(shù)名大夫侯著,恐怕今日城中無大夫了。
月初的時候一封書信寄到了府上,是小月兒的母親寄來的,信中說是讓小月兒多住上一段時間,待京中諸事安定,再接她回家。
正是得知了這消息后沒幾天,小月兒沉默了幾日,便生病了,葉平安不禁有些氣惱于那位姑姑,只顧著在京中爭些權(quán)勢,卻不顧及自己骨肉。
......
......
又過了數(shù)日,小月兒的病情終于有些好轉(zhuǎn),高熱退去,人也清醒過來,老太太終于舒緩了眉頭,整個公主府的下人都松了口氣。
下人們依舊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生怕小主子再染風寒,整個屋子密不透風,葉平安端著稀粥,一進門便被撲面的熱浪和異味襲擊。
拒絕了下人的幫忙,葉平安摸了摸小月兒的額頭,點點頭:“嗯,不熱了,要快點好起來?!?p> 小月兒在葉平安的幫助下坐了起來,她原本白皙肉嘟嘟的臉龐,被折磨這么些天,竟是瘦了,皮膚也透著慘白,沒有之前那么精神了。
葉平安吹了吹粥飯,嘗了一口感覺正好,便一勺一勺的喂著小丫頭,待小丫頭表示吃飽了,葉平安便風卷殘云將剩下的大半碗粥喝光,他看著柔弱的小丫頭說道:“小月兒,想聽故事嗎?”
小丫頭反應慢了半拍,似乎是受高熱的影響,精神恍惚,她點點頭,對狗兒哥的虛弱一笑。
“從前有個叫白雪的公主,她有一個惡毒的母親......”
故事講到一半,小姑娘的精神明顯好了許多,抓著葉平安的手,全神貫注的聽著,葉平安會心一笑,到底是個小孩子。
白雪公主的故事講完,小丫頭一臉意猶未盡:“狗兒哥,我還要聽。”
葉平安搖搖頭,讓小丫頭躺下,大病初愈,他可不會讓小丫頭耗費心神,溫和一笑:“沒有了,城西的格林先生就寫了這一個故事?!?p> 聞言,小月兒一臉失望。
“不過,我會每日去格林先生那里,讓他每天講新的故事,再講給小月兒聽?!?p> “嗯嗯!”小丫頭很是欣喜。
兄妹倆又說上一會兒話,漸漸地得不到回應,看小丫頭熟睡過去,葉平安便輕輕的退了出去。
一開門,他便看到慈祥笑著的老太太,恭敬行了一禮:“奶奶。”
“嗯。”老太太微笑道:“又來看小月兒?最近幾日也不見你出去,怎么就認識了那講故事的格林先生?!?p> 葉平安汗顏,心想老太太來了也不說一聲,還在門外偷聽自己講故事,怎么還對講故事的格林先生產(chǎn)生了興趣?他回道:“格林先生是半個月前我在城西遇到的一名番邦人,他給孩童們講了幾個故事,覺得有意思,就記下來了?!?p> “是這樣啊......”老太太點點頭,“難怪,故事中有諸多不明其意的言語,原來是番邦的語言。”
葉平安慶幸,原來老太太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對故事中出現(xiàn)的一些詞匯有所疑惑,幸好自己說格林先生是個番邦人,若換個身份,恐怕再追問下去,自己都圓不過來。
又過了幾日,老太太有沒有派人去城西找那位叫格林的先生,葉平安不知道,也不在乎,反正找不到這人也屬正常......格林先生賞完景離去了,總是可以的吧?
不過,當自己再給小月兒講故事的時候,周圍的丫鬟們明顯向前湊了湊,豎直了耳朵,葉平安不禁一嘆:古時候的人可真缺少娛樂。
而且,當小月兒痊愈后,自己帶著她重拾每日的巡游活動,竟是驚訝的發(fā)現(xiàn),城中有許多地方竟是口口相傳著熟悉的故事。
坐在望月閣內(nèi),桌上的吃食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除了葉平安常點的花生米外,還多了一盤桂花糕。
喝了口茶,葉平安面色復雜,因為他聽到了城中流傳的新趣聞,那便是——城西有個講故事的番邦人,叫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