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好不狼狽,錢沒少花,事沒辦成,只想憑一身本事為祖宗爭(zhēng)口氣,搏個(gè)封妻蔭子,咋就這么難呢?
想想王倫的話,倒也不無道理,這高俅果然克薄,容不得人,事到如今,又不知如何是好。
楊志正在大街上瞎琢磨呢,忽聽有人叫道:“青臉漢,課上一卦?”
楊志遁聲望去,又是那算卦的老頭姜半仙,正沒好氣呢,因此道:“倒霉上卦攤,算什么卦?灑家沒錢賞你”。
姜半仙倒不沒生氣,只是連連搖頭道:“看你面帶兇相,腰帶兇器,怕有刀光之災(zāi)”。
楊志心頭一凜,便道:“可有解法?”
姜半仙道:“難難難,兇器在身,刀光相從”,言罷自顧走了。
楊志回到旅店,好不煩噪,越想越氣,索性倒頭就睡。卻夢(mèng)見自家身穿血衣,舉步難行。一下把他驚醒,兀自心驚肉跳。
楊志想起姜半仙之言,看來自家確有些兇險(xiǎn),即然兇險(xiǎn)出在兇器之上,想來兇器便是這傳家寶刀,不如把寶刀賣了,一則可解無妄之災(zāi),二則可解目下無錢之窘,賣得千八貫錢鈔,好做盤纏,另謀生路。
可這刀畢竟是父親楊文廣留下的唯一念想,伴隨著自己在關(guān)西沖鋒陷陣,立下多少功勞,如今要賣,確實(shí)有點(diǎn)舍不得,可是不賣,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人窮志短,得先顧眼前呀。
想到此,楊志心一橫,便拿了寶刀出了旅店,在寶刀上插了草標(biāo)兒,沿街叫賣。
轉(zhuǎn)了幾個(gè)巷子無人問津,一直轉(zhuǎn)到天漢州橋,還是如此,楊志難免心焦。
這時(shí)聽得有人喊“大蟲來了”,兩邊擺攤的商販還有行人都扭頭就跑。
楊志心說這光天化日,帝府神京那來的大蟲。
正納悶?zāi)?,只貝一個(gè)醉醺醺的大漢踉踉蹌蹌走過來,斜著眼晴盯著他。
這人名叫沒毛大蟲牛二,是京城有名的賴皮,專門訛詐碰瓷,行兇傷人,連官府都拿他沒辦法,這一帶人都知道他這德行,因此看見他都躲著走,免惹是非。
楊志想躲也來不及了,這貨見他刀上插著草標(biāo)呢,便問道:“漢子,這刀咋賣呢?”
“祖?zhèn)鞯膶毜?,三千貫”,楊志見這貨色也不是買刀的主,便想離開。
可牛二聽得來了精神:“三千貫?獅子大開口,你蒙誰昵?我三百文買的也切得肉,你這刀子是金子做的?”
楊志見走不脫,便道:“此乃家傳的寶刀,喚做大夏龍雀刀,乃大夏王赫連勃勃的御用寶刀,削鐵如泥,吹氣斷發(fā),殺人無血,豈是店鋪的白鐵刀可比”。
“真當(dāng)汴梁府是窮鄉(xiāng)僻壤?沒見過市面任你忽悠”,牛二那知道什么赫連勃勃,只道楊志吹牛,便較起真來了,“你這刀削鐵如泥,敢不敢剁銅錢?”
楊志也為了能招引識(shí)貨的買主,就道:“若能拿來銅錢,便剁與你看”。
牛二也不含糊,果真從花椒鋪討來二十文當(dāng)三錢在橋欄上摞起來:“你要能剁斷,我便給你三千貫”。
“此話當(dāng)真?”楊志便問。
此時(shí)遠(yuǎn)遠(yuǎn)的圍滿了看熱鬧的。牛二來了精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就看你敢不敢賭”。
楊志道:“老少爺們兒做證,我若此刀斬?cái)嚆~錢,這位爺給我三千貫;如若斬不斷,這家傳的寶刀便白送給這位爺”,說罷楊志挽起袖口,瞅得仔細(xì),只一刀便將銅錢剁為兩段。
牛二傻眼了,偏不服氣道:“你說吹氣斷發(fā)我卻不信,如若真得,我便再與你三千貫”。
“也罷,灑家便讓你開開眼”,楊志剛說完,那牛二已從自家頭上撥下一把毛發(fā),遞與楊志道:“你卻慢些讓我看個(gè)仔細(xì)”。
楊志拿起那毛發(fā),對(duì)著刀刃輕輕一吹,果然那毛發(fā)斷為兩截,紛紛落地。圍觀的眾人大開眼界,紛紛喝采。
牛二傻了眼了,沒想到這刀這么厲害,偏不肯認(rèn)輸,直叫道:“你說此刀殺人無血,我卻不信,你便殺個(gè)人讓我看看”。
“王法之地,誰敢殺人?你去牽只狗來與你試試”,楊志有些故意賣弄。
牛二偏不依不饒:“你只說殺人,又沒說殺狗,如若真的,我再與你三千貫”。
楊志聽得此人難纏,便有些不樂意了:“你也不是誠心買主,灑家不與你多說”,轉(zhuǎn)身便走。
牛二便想強(qiáng)搶寶刀,拉住他叫道:“把刀給我”。
楊志道:“不買便罷,不要撩撥人”
牛二道:“撩撥你咋得?你還敢殺人?”
楊志道:“灑家與你素日無仇,沒來由殺你做甚?”
牛二犟道:“我就要你這口刀”。
楊志道:“拿錢來”
牛二道:“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說完就往楊志懷里鉆,要奪寶刀。
楊志一腳踹開他,叫道:“眾位鄉(xiāng)親看仔細(xì)了,俺楊志路過寶地,身無分文,欲賣刀解困,這廝無禮,竟強(qiáng)搶行兇”。
牛二一骨碌爬起來,耍起無賴來:“你說我強(qiáng)搶行兇,那又怎樣,便打你個(gè)外地家”,說罷掄拳頭便打。
楊志那受過這份氣呀,挺刀來擋,這一刀就將牛二搠個(gè)透心涼,死尸摔倒,血流滿地。
眾人見出了人命,都慌了。楊志道:“灑家殺了這個(gè)潑皮也是迫于無奈,自會(huì)找官家投案自首,只求眾位給做個(gè)見證”。
那眾人平日間受慣了牛二的閑氣,如今見楊志為地方上除了一害,自然滿心歡喜,紛紛聚攏來,引著楊志至開封府投案。
開封府尹吳擇仁正坐衙開堂呢,只見楊志拿著刀和眾人上得廳來。一齊跪下。吳擇仁見狀便問怎么回事。
楊志荅道:“小人楊志,原是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綱,削去本身職役,沒有盤纏,只得將祖?zhèn)鲗毜顿v買。不想遇到潑皮牛二,強(qiáng)奪小人的刀,又拳打小人,一時(shí)性起,殺了那廝,諸鄰居皆可做證,任憑大人發(fā)落”。
一眾人等紛紛舉證,皆說那牛二的不是。吳府尹道:“即是投案自首,先免了殺威棒”,便叫取長枷將楊志枷了,又差推司丁瑞帶仵作,監(jiān)押楊志與一干證人至天漢州橋邊驗(yàn)尸,叫證人做了證詞,做了文案。牛二光棍,并無苦主,因此叫地方上收殮處置。
楊志被押到死囚牢,那些押牢禁子聽說他殺了牛二,都敬他為民除害,是條漢子,并不為難他。
推司丁瑞親自到牢中察問案情,楊志道:“大老爺救我”,便把太尉高俅把自己趕出殿司,身無分文,只得賣家傳寶刀以求盤纏,不想遇著潑皮牛二,胡攪蠻纏,自家按捺不住,殺了牛二,從頭到尾,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丁瑞也為楊志空耗費(fèi)了許多錢財(cái),一事無成感到惋惜,乃道:“也是你時(shí)濟(jì)不濟(jì),處處逢災(zāi)。念你是忠義漢子,我自會(huì)為極力周旋”,便去正堂找府尹吳擇仁。
見到吳府尹,丁瑞道:“下官查詢了主犯和天漢橋邊的證人,錄了口供。此事蓋因牛二潑賴所起,那廝多有積案在身,百姓飽受其害,實(shí)屬咎由自取。楊志乃將門之后,多有邊功。一時(shí)忿怒,殺了牛二,也算為民除害,又能投案自舉,乃難得的好漢,大人應(yīng)當(dāng)網(wǎng)開一面,從輕發(fā)落”。
吳府尹道:“本府也久聞楊志大名,有意為他開脫,只是人命關(guān)天,須的周全才是”。
丁瑞道:“牛二乃一方害禍,又無苦主深究,以下官之見,以彼此斗毆,誤傷人命為宜。”
吳府尹道:“就依推司大人,待六十日羈押期滿,刺配大名府充軍,寶刀收官入庫”。
丁瑞便當(dāng)廳押了文牒,充了卷宗。
等到六十日限滿,便將楊志帶到廳前宣判,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從軍。當(dāng)下將楊志除了長枷,斷了二十脊杖,又在臉上刺了金印,釘了七斤半鐵葉子盤頭護(hù)身枷,差張龍、趙虎兩個(gè)公人監(jiān)押上路。
那天漢州橋的幾個(gè)大戶感謝楊志為地方除了一害,湊些銀兩來為楊志送行做盤纏,又出銀兩赍發(fā)兩個(gè)公人,拜托照顧。那張龍、趙虎敬楊志是條漢子,滿口荅應(yīng),這才做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