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直三月,青州百姓總算從災難中活著走了出來。
武舉府試如期而至。
靖安縣的武夫不多,愿意參加府試的也沒有多少,趙玉璞就把魏無雙塞進參加府試的隊伍。
竹二也報了個名。
其余還有一個人,隨意在縣中挑選了一個。
這一日,趙玉璞看了一眼比賽名單,魏無雙的對手是梁安縣的一個武夫。
七品立心境。
魏無雙現(xiàn)如今還是八品,這是要越境一戰(zhàn)了。
不過也沒什么事,武試而已,朝廷特地頒發(fā)過命令,點到為止,不能傷及性命。
八品對七品,也能磨練一下魏無雙。
趙玉璞等人陪著魏無雙去了武試地點,是在梁安縣一座很大的比武臺。
有一身著官袍的男子坐在比武臺一旁的高臺之上。
這個人趙玉璞認識,就是平陽府的知府,李康。
按大乾制度來說,府試是由他來主持的。
高臺之上,除了李康,還有三人。
但趙玉璞都不認識。
李康從座位上緩緩起身,站在欄桿旁,俯視著下面。
“陛下有令,廣開武舉,招天下勇猛之士入軍做官,做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士?!?p> 李康掃了一眼高臺之下,繼續(xù)說道:“本官宣布,武試開始!”
說完后,他就坐回了座位上。
“爹,一群沒腦子的莽夫打斗有什么好看的?!?p> 一個青年男子有些不高興:“為什么一定帶我過來呢?!?p> 李康撇了他一眼:“不帶你來這看武試,難道放你去青樓里尋那花魁?”
李達撇了撇嘴:“女人比這些莽夫有趣多了?!?p> 李康皺了皺眉:“我警告你,不要給那花魁贖身,我不可能讓一個風塵女子進李家的門的?!?p> 李達有些不滿,但也不敢多說話。
他爹掌握著他的經(jīng)濟命脈。
李達有沒有錢花,都是李康一句話的事。
今天沒有魏無雙的武試,但趙玉璞還是在現(xiàn)場看了一會比試。
這次府試參加之人都是一些低品級的武夫,最高的武夫也只有六品。
這也屬于正常現(xiàn)象,更高品級的武夫是不會參加這種小打小鬧的比試的。
他們想要官做,自然會有人去舉薦他們。
總的來說,武試只不過是給一些年輕人一個切磋的舞臺。
當然,這只是武試的淺層意思。
更深層的意思,也就是那位天啟帝的意思,可能是在為自己的帝黨挑選人才。
這天下武道修行之人最多,是乾國中一份龐大力量,但是太過于分散。
這官場之外的武夫似乎不會去受誰的控制。
他們不讀書,所以沒有被儒家思想所囚禁。
換句話來說,他們的心似乎不受束縛,他們心中沒有一個既定的規(guī)矩。
在他們的心里,那個皇位,或許是那個天啟帝的腦袋,他們如果有實力,想拿就拿了。
自古以來,俠以武犯禁。
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所以,天啟帝企圖用權力和財富來拉攏他們。
這個道理趙玉璞看的懂一些。
正當趙玉璞仔細看著比賽的時候,謝昀材碰了碰他的胳膊。
趙玉璞歪頭看去:“怎么了?”
謝昀材目不斜視,看著武臺上,小聲道:“看你左邊,有個握著刀鞘的黑衣人?!?p> 趙玉璞轉頭看去,確實有一個。
謝昀材繼續(xù)說道:“還有右邊,那個身后負劍之人?!?p> 趙玉璞斜眼看去,確實有。
“怎么了?”
謝昀材小聲說道:“這兩個人從剛剛開始就不停的看著知府所坐的高臺,并不停的用眼神示意著什么?!?p> 趙玉璞轉頭看了看,那兩人確實一直在看著高臺之上。
“你的意思,他們是刺客嗎?”
趙玉璞疑惑的看向謝昀材。
“恩!”
謝昀材輕輕點了點頭。
趙玉璞瞇了瞇眼,不做言語。
這一日的武試,比了一天,結束后,趙玉璞等人便回了家。
夜晚睡覺之前,他又想到了那兩個刺客,喃喃自語:“刺殺官員……這后果可是要亡命天涯的吧?!?p> 不過這些都和趙玉璞沒什么關系。
有些人確實該死,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命去換他的命。
這樣不值得。
………
次日。
昨日那兩個刺客再次來到了現(xiàn)場,就像昨日一樣,不停的看著高臺之上,相互使著眼色。
這也更堅定了趙玉璞心中的想法,這兩人就是來刺殺李康的。
從今天起,一連好幾日,這兩人每天的武試都會來。
他們什么也不做,就是看著悄咪咪的看著高臺之上。
也不知道是在等什么。
………
夜里,李康邀請平陽府所有縣令前往酒樓一聚,說是聯(lián)絡感情。
“我查了一下,平陽府十縣中有三個縣令是道家之人,其余皆是儒家之人?!?p> 謝昀材提醒了趙玉璞一句:“也就是說,有至少七人都是李康的盟友,其余三人也不知是不是已經(jīng)被他拉攏?!?p> 趙玉璞輕輕點頭,這次聚會是必須去的,他和李康的梁子早就結下了。
李康是李昌的遠方表親,在趙玉璞和李昌作對,并聯(lián)合宋溫將他殺死之后。
他們二人的仇,便是不共戴天了。
再加上,上次和喬昭才聯(lián)合坑了李康一筆錢財,這仇就更深了。
不過,李康是不認得趙玉璞的樣貌的。
但這次一去,兩個仇家就要碰面了。
趙玉璞輕聲道:“我得去?!?p> 謝昀材點了點頭,也沒有多問什么。
酒樓之中,眾人皆給李康敬著酒,不停的恭維著他。
唯有二人獨自坐在那里喝著酒,什么也不做。
其中一個就是趙玉璞。
另一個就是與他同屬道家之地的人。
來自青城山的李茂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李康皮笑肉不笑的看著趙玉璞,俄頃,他緩緩開口:“這位就是最近風頭很盛,被百姓稱為半仙的趙縣令吧?!?p> 趙玉璞抬眼看去,笑瞇瞇道:“是縣令,但不是半仙?!?p> 與此同時,李茂才抬眼看向趙玉璞。
內心想道:“原來他就是趙玉璞啊?!?p> 李茂才是平安縣的縣令,在災荒時候,他就聽說過趙玉璞的名號。
畢竟趙玉璞當時的名聲太大了,這九縣縣令應該都聽過他的名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