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幼年時光
爹爹對閨女的無視,娘親操持家務的忙碌,倒也成就了我自由散漫的童年。幼年時,時常在蓮池與竹林里穿梭游玩,或者到那些壓根沒人住的房屋里躲貓貓,一直到肚子餓了,或是張嬤嬤在各個院子焦急的喊我吃飯,這才磨磨蹭蹭出來。我最愛的便是午休的時候,娘親便閑下來了,她滿是皂香的衣服包裹著我給我講故事,教我認字讀書。而我自幼惰性十足,常常學著學著便窩在娘親懷里睡著,年幼時娘親還能抱我回房,可六歲之后便有些抱不動了,大約是嬤嬤幫著把我抱回的吧。
午休之后,有時未曾能偷偷摸摸溜走,便會被張嬤嬤抓來娘親身邊學習練字,我最不愛的便是寫我的名字,夏晚春,夏晚春。哪有人名字里又有夏天又有春天的。娘親每每見我如此便笑著說,“晚春挺好的,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晚春過后便是夏,伊年復始又重頭。”
娘親身邊一直是玉兒照料,我自幼喚她玉姨,玉姨最擅長做的便是午后小點,不管是桃花酥、杏仁糕、糖心圓子都是最最好吃的,比市集的點心齋里做的都好吃。玉姨總愛揪著我臉上的肉團笑我,小姐最愛哄人,何時吃過點心齋的點心便說我做的點心最好吃,不過是想騙我多做點好滿足她這個小饞貓罷了。
玉姨和張嬤嬤便是出嫁之前一直照料娘親的,娘親嫁入夏府卻未曾再添幾個家丁丫頭,就連生下我后除了喂奶時需要的奶娘也未添過一人,都是玉姨和張嬤嬤幫襯著照料。
十歲那年,春天剛剛開始蘇醒,還記得院子石縫里的小草趁著溫暖天氣剛剛開始冒著尖兒。而我還穿著繡花薄夾襖,院內(nèi)玩耍時見著爹爹急匆匆地從外面回來,大聲呼喚著“音黛,音黛”。娘親放下手里的繡花從里屋走出來,爹俯首跟娘說了幾句,我看見娘親有些驚詫,一雙俏手慌亂顫抖地摸著發(fā)髻。隨后張嬤嬤,玉姨,還有許明,還有馬叔,所有的人都動起來了,打掃屋院,整理花草,就連門口新掛不久的門簾又被拆了換上了新的。
我猜想,肯定有大事發(fā)生或是貴人登門,也定要去湊個熱鬧。大家的忙碌,我卻清閑得很,無人管我是上竄下跳還是捉貓打狗,只是經(jīng)過的嬤嬤丫鬟,會看到喊著,小姐,小姐,別皮了!
第二日清晨,張嬤嬤穿著去年新做的裙襦,催促著我起床,把我拉到鏡子前面束發(fā),好生的裝扮起來,從前一直央求要戴的蘭花發(fā)釵總算給我戴上,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我都有些不認識了。嬤嬤夸道:“小姐裝扮起來,真有那么幾分像你娘親年少的模樣”,說罷便拉著我手出門找娘親了。
我牽著嬤嬤的手,內(nèi)心嘀咕著,本就是娘親生養(yǎng)的我,就算長相有些偏頗,哪能丑到哪里去呀?自然也會長得像娘幾分。
走到前廳,爹爹和娘親早就已經(jīng)梳洗準備好了,平時用膳的桌子空蕩蕩的,早膳看來是吃不上了,我不由得在心里充滿了不滿。
爹爹今日穿著墨綠長衫繡著銀邊絲線,劍眉深眸,我竟也能想象當時娘親一見傾心時見到爹的模樣。娘穿著鵝黃色繡花長裙,繡著金邊的繡花鞋一步一步都閃著光,頭上的朱釵也比平常多了,連平日里舍不得佩戴的瑪瑙手鐲也帶了出來。這般穿得端莊隆重,我倒是嫌這身新衣服著實綁人,不舒服得很。
一大清早,一家人齊齊整整的便在門口等著,玉姨帶著下人在廚房忙著不停,我很開心,因為今天一定能夠吃到所有美味的菜肴點心,這么想著也不覺得傻站著等是個苦差了。
馬叔小跑著從門外進來,氣喘吁吁地說來了,“來了,來了,到路口了?!?p> 聽聞著爹和娘親便急忙帶著我們走到門外候著,我從人與人間的縫隙中看到一輛輕奢幔帳打扮的馬車正朝我們府邸過來。馬車前后都圍著帶刀的官兵,好不威風。而這些官兵看著就與爹爹府衙里的很不一樣,一個個精干有力、訓練有素,近望著都有些讓人無法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