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尋武諸天

第四十四章 道藏蘊含真絕學、百舸爭流尋機緣

尋武諸天 灰胖子先生 4827 2021-04-16 00:24:59

  老張的百日壽宴,最終在與天鷹教喜結連理的歡慶之中給過了,也算是禍福相依,否極泰來。

  第二日,陸離等送走了天鷹教之人,便興致沖沖地沖向了紫霄宮中存放各派給武當張真人賀禮的一處偏殿中,尋找起了那大名鼎鼎的《萬壽道藏》。

  那《萬壽道藏》可是大名鼎鼎《九陰真經(jīng)》的母版,陸離準備去觀摩一番,看能否有所收獲,結果沖到那宮殿之中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真小瞧了那《萬壽道藏》的規(guī)模,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就幾乎塞滿了紫霄宮的那個偏殿。

  老張還以為自己這從小就喜愛讀書的徒孫,又對這道藏感了興趣,便給陸離講解起了這《萬壽道藏》的歷史來。

  這《萬壽道藏》又叫《政和萬壽道藏》,能被稱為道藏的,都是道門收集、整理、編篡之后的大型道教經(jīng)書典籍的叢書。

  前朝北宋徽宗,信奉道教,尊道門神霄派祖師林靈素為國師,被大家稱為道君皇帝。既有宋徽宗對道門的尊崇,又有林靈素的建議,這道君皇帝便想為道家建立一套空前絕后的大型道藏,來顯示自己在道門中的功績,同時也向天下宣示自己的文治武功。

  徽宗崇寧之時,道君皇帝詔令全天下搜尋道門書冊典籍,在書藝局令道士校訂真宗時期編篡的《天宮寶藏》,將466函、4565卷的《天宮寶藏》,增至了5387卷。

  徽宗政和之時,又一次詔令天下搜訪道門遺書,設立經(jīng)局,敕令道士元妙宗、王道堅校訂,并送至福州閩縣由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黃裳役工鏤板印刷,成書之后共540函,5481卷,稱《萬壽道藏》,因修道藏于政和年間,又被咱們道門之人稱為《政和萬壽道藏》,這可是咱們道門第一部有刊板的道藏。

  只是在靖康之恥中,那被收藏在東京開封宮中的《萬壽道藏》便因金人掠奪,不知所蹤了,大家都以為這《萬壽道藏》毀于了戰(zhàn)火之中,不存于世了。

  “沒想到我張三豐有生之間還能再次見到,真是三生有幸啊!”老張看著這偏殿中堆積如山的書籍,感嘆了起來。

  看著老張在那感慨道藏,陸離可沒探究道藏的心思,他的可是沖著這《九陰真經(jīng)》的母版而來的,難道老張還不知道這《九陰真經(jīng)》的來處嗎?

  “師公,這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黃裳,就是那創(chuàng)造《九陰真經(jīng)》的黃裳嗎?”陸離不由得裝作好奇的問了起來。

  “呵呵,是的,說起來啊,這黃裳可是個奇人,此人可是前宋神宗元豐五年壬戌科的狀元出身。”老張捋了捋胡須,感嘆了一聲。

  “狀元?。∵€真了不起!”陸離也順著感嘆了一聲。

  “徽宗政和之時,已過天命之年的他已經(jīng)是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福州郡守了,被宋徽宗委派役工鏤板印刷了《萬壽道藏》,一個狀元出身的典型文官,咱們估計不會把他和武林、江湖等等扯上關系,可是世事難料啊!”老張腦海中思索了一番,開始給陸離科普了起來:“前宋重文抑武,一直實行的是文官帶兵制度,徽宗時期,明教方臘起義,76歲高齡的黃裳,被徽宗下旨領兵去剿滅明教?!?p>  “明教?就現(xiàn)在的明教嗎?”陸離繼續(xù)裝成了一個好奇寶寶。

  “是,就是現(xiàn)在的明教,那時候也叫摩尼教,當時的明教教主是方臘?!崩蠌埨^續(xù)科普著:“黃裳領兵那次不僅沒能取勝,而且事后還被明教不知道從哪得知了他家的位置,那明教教眾將他家里的父母妻兒殺了個干干凈凈,獨留黃裳逃了出去。那黃裳逃了出去之后,從此便不知所蹤?!?p>  老張沉吟了一番,又繼續(xù)講道:“黃家被滅門的四十多年,快一百二十多歲的黃裳突然橫空出世,憑借超絕的武功殺上了那明教光明頂,震驚了整個武林,不過他當年的仇人基本都已經(jīng)生老病死了,就連當時最小的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也成了一個病骨支離,只能躺在床上喘氣的六十來歲老婆婆,也不用他動手,過不了幾天她自己就會死了。他數(shù)十年積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p>  “于是黃裳將他的畢生所學著成那震古爍今的《九陰真經(jīng)》之后也不知所蹤了?!?p>  聽的出,老張對那黃裳也是佩服無比,只是因為時代所限,恨不能與其坐而論道。

  “師公,我怎么聽說這黃裳是因為負責刊印這《萬壽道藏》之時,因害怕這部大道藏刻錯了字,皇帝發(fā)覺之后不免要治其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極為細心的校讀。這才從《萬壽道藏》中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無師自通,修習了內(nèi)功外功?!标戨x把自己后世的所知所問,穿插到了與老張的對話中:“后來他為了報仇,躲藏研究這《萬壽道藏》四十年,悟創(chuàng)出了這《九陰真經(jīng)》,才變成了絕頂天下的武功高手?!?p>  陸離看到這堆積如山的書籍,不由得大失所望,就算是《九陰真經(jīng)》的母版,他也瞬間失去了去觀看的興趣,而且他也不敢保證他看完之后能有黃裳的那悟性。

  不過老張就不同了,如今老張是天下聞名的武學大宗師,對武學的感悟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而且老張是忠實的道門弟子,要不然也不會出家當?shù)朗苛恕?p>  明教眾人也不會上趕著為老張送來如此多的道門典籍了,這些道門典籍可是敲中了老張的心窩。要不然這《萬壽道藏》也不會被韋一笑投其所好地送來武當了。

  那黃裳,六七十歲的一個行將就木的七十多歲文弱書生,都通過這《萬壽道藏》能悟得神功,就別說老張這個震古爍今的道門弟子、武學奇才了。

  所以這研究《萬壽道藏》的重任,陸離覺得,老張是最合適的。而且老張還有《武當九陽功》、《武當無極純陽功》打底,說不定,老張研究出來的武學,比那《九陰真經(jīng)》還要宏大!

  ”哦!離兒從哪聽說的?。俊斑@時候,老張聽聞之后,也不免也好奇了起來,畢竟如今到了他這個武學修為,雖然對那《九陰真經(jīng)》不怎么感興趣了,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的武學道理,對他也能有所幫助。

  ”我記得是從那本道門的典籍中看到的,不過具體哪本看過太早我忘了,昨日聽聞這《萬壽道藏》之時,只是聽著熟悉,今天才突然想起來,這不就趕緊過來,想給師公您說一聲,也想見見這大名鼎鼎《九陰真經(jīng)》的母版。“陸離只能拿出之前不知道在哪本書上看到的這種穿越大眾追喜歡用的老掉牙的借口來推脫。

  陸離看出了老張聽聞之后的慎重來,畢竟道門的流傳的內(nèi)息搬用之法和內(nèi)丹修煉之術就是內(nèi)力修煉的一種行式,簡單的來說,武功也只是道門修煉之術的一個小的門類。

  《九陰真經(jīng)》源自道家法天自然之旨,驅魔除邪是為葆生養(yǎng)命,所以記載的都是黃裳從《萬壽道藏》這個龐大的中原道家叢書中看到的一些武學,它們從基礎和根源,一直到生根發(fā)芽,到枝繁葉茂,無所不包、無所不含,而且道家玄門正宗,所修習的武功都正大光明、博大精深。

  《九陰真經(jīng)》是黃裳對如此龐大的《萬壽道藏》中武學的一個總結,當中所載的內(nèi)功、輕功、拳術、劍法、指爪、擒拿、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催眠領域等等內(nèi)容精奧無比,雖然義理艱深難學,但無所不包。無論是甚么樣的武功絕學都能在真經(jīng)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從最根源上就破解了各家各派招數(shù)的武學。

  所以在王重陽、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一燈大師……郭靖……楊過,這群武林新老三代五絕的感悟中,才會覺得自己所修習的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jīng)》的內(nèi)容,才會覺得《九陰真經(jīng)》可稱為武學的最高境界,才會把《九陰真經(jīng)》尊稱為天下武學的百科全書和武學總綱。

  而且《九陰真經(jīng)》中所記載的一些最奧妙最精深的武學,其中所包含的奇妙法門,奇幻奧秘、神妙之極,已經(jīng)脫離了武學的范疇,有了一絲道法、甚至神通的跡象。

  如今,鶴發(fā)童顏、老當益壯的張三豐正處于他人生武學的巔峰期,陸離已經(jīng)很期待老張在研究完這《萬壽道藏》之后推衍出來的的武學了。

  在山上留了幾日,如今老張已經(jīng)投入到那浩瀚的道家典籍中去了,就連已經(jīng)推衍到一半的太極神功都暫停了,要是被后世的太極愛好者知道了,會不會戳陸離的脊梁骨。

  不過那耗子尾汁的太極傳人就不必了,要是真有機會回去,陸離這個年輕人估計還火爆!

  老張百歲壽辰之后的第十日,四月十九,宜出行宜探親會友,張無忌一家收拾好了準備去江南的天鷹教總壇省親。

  武當這邊,百忙之中的張三豐抽出了一丁點的時間,安排二代嫡長弟子宋遠橋帶領武當二俠俞蓮舟、四俠張松溪、六俠殷梨亭,以及客卿長老陸元福,帶著武當?shù)钠付Y,陪著張翠山一家前往江南天鷹教總壇,補上對殷家的虧欠。

  到了天鷹教省親之后,宋遠橋帶著張無忌返回武當山,和老張一起坐鎮(zhèn)武當山,并且教授張無忌修習武當功法。

  俞蓮舟、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和殷素素,在江南地頭蛇天鷹教的幫忙籌備之下,找時機出海去那冰火島,接回謝遜。

  老三俞岱巖,作為武當知事殿的首座,全力調(diào)查成昆蹤跡,以及成昆與那謝遜的恩怨糾葛,畢竟張翠山接謝遜回武當?shù)臈l件就是老張答應人家要給謝遜解決恩怨。

  老七莫聲谷和客卿長老褚秋杰,等宋遠橋回山之后,前往江南蘇州真武觀坐鎮(zhèn),等待外海消息傳來做好接應。

  如今,全天下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武當山,盯著張翠山一家的行蹤,他們?nèi)チ私?,沒有天鷹教的配合,他們也不好暫時擺脫這些人的眼睛。

  而且據(jù)俞岱巖的知事殿傳回的消息,福建莆田,少林的船只已經(jīng)出海,峨眉、昆侖、崆峒如今也在江南籌備著,還有一些小門小派,甚至一些江湖散客乘著小船都已經(jīng)出發(fā)了,畢竟張翠山一家乘著木筏從海上回歸中原之事,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呢。

  那些沒有大船乘坐,只能乘著小舟的,想著張翠山一家的簡易木筏既然都能回來,他們也說不定有那好運氣能找到那謝遜的藏身之處,殊不知,人家張翠山一家,有張無忌的主角光環(huán)在,而且北逢冬春之季,海上少風雨;如今就要進入夏季,南風吹來,那海上說變天就變天,大風大浪之下,他們估計都就葬身大海之中了。

  要知道張翠山和殷素素被謝遜脅迫出海之際,那謝遜乘坐的可是三桅的大海船,就那大船,最后都被風浪給劈散架了,整個船上他們?nèi)藨{借著高超的武功修為才活了下來,最后也就那被天鷹教發(fā)現(xiàn)的漂流到無人荒島的野人,也就是當時船上除了謝遜、張翠山、殷素素之外唯一幸存之人了。

  明教楊逍和五散人,如今也都趕到了江南,想請?zhí)禚椊處兔I劃出海之事。

  但天鷹教已經(jīng)和武當結盟了,便推了兩邊的請求,不過如今,聽天鷹教的傳信,那楊逍已經(jīng)和那海上靈蛇島的金花婆婆結盟了,天鷹教并未向武當言明那金花婆婆的身份,不過那靈蛇島在外海之上,也有船只和航海之人。

  而且據(jù)武當知事殿的弟子探查,那金花婆婆似乎與那明教的四大法王之一的紫衫龍王黛綺絲有所聯(lián)系,要不是那紫衫龍王據(jù)說是波斯之人的長相,而且被譽為當時的武林第一美人,與這金花婆婆的扮相差距太大,那弟子看見楊逍和金花婆婆熟絡的樣子,都以為那金花婆婆與那紫衫龍王是同一個人了。

  陸離知道這個消息之后,善意的提醒了一下三叔,為什么這兩個人不會是一個人呢,要是那金花婆婆是那黛綺絲易容的呢,畢竟因為那金花婆婆的武功,沒有人近過她的身,見過她的真容。

  俞岱巖聽聞自家侄兒的意見之后,也重視了起來,畢竟這十幾年,陸離可是在他眼前展現(xiàn)了對情報的敏感,殊不知,陸離其實也是靠著先知先覺和前世知識的添補。

  如今,在俞岱巖眼中,已經(jīng)把楊逍和金花婆婆的聯(lián)盟提高到了和少林同等的地位上。因為若是陸離的猜想為真的話,那黛綺絲可是明教水戰(zhàn)第一人,而且據(jù)說那黛綺絲是明教波斯總教之人,前往中原之時就是乘船而來,更何況,據(jù)武當調(diào)查中得知,這金花婆婆這些年也是大多數(shù)時間生活在那靈蛇島上,更加對那大海和航海之事熟悉。

  不過現(xiàn)如今,其它門派在海上追索,沒有具體準確的方向,因為當時張翠山一家回歸之時,武當剛好向北多行駛了一日,在眾多人的潛意識里,若是那張翠山從北方而來,武當應該是最先碰見的,到最后武當卻是最后才發(fā)現(xiàn)的那張翠山一家,這從北方而來的概率就成了最小。

  更何況,那冰火島之事,張翠山也就給自己最親近的師兄弟、師傅和侄兒講過,就連殷天正,殷素素都對她們這十年在那生活只字未提。

  而陸離,老張選擇性的遺忘了,畢竟這十日以來,陸離一直陪著他在研究著《萬壽道藏》,老張下意識的以為陸離會陪著他。

  可是陸離卻偏偏選擇下山了,畢竟如今他已經(jīng)獲得了出師下山的資格。

  有老張去研究那《萬壽道藏》,陸離是一萬個放心,但要他這小小的年紀陪著老張一起,陸離自己可坐不住。

  如今那令人著迷的江湖可等著陸離去闖蕩了,而且如今《九陰真經(jīng)》有著落了,那《九陽真經(jīng)》也得拿回來了。

  小孩子才會做選擇題,成年人的世界里,《九陰》《九陽》必須全獲了。

  隨后,陸離也和師傅、師叔他們一起下了山,不過他們的方向卻不相同,陸離奔著西北去了,準備開始自己的浪跡江湖之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