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見證奇跡的時刻
伏星又翻看了一下出入登記表。
最早的記錄是在5月7日,實驗室還未建成,導師劉承已經在籌備BCIM項目。
日志主筆是導師劉承手下的一名研究生。
5月15號導師劉承帶回隕石以后,BCIM計劃才正式開始投入進程。
實驗是秘密進行的,沒有公布于眾。
實驗室在校園內部發(fā)起志愿者招募,是為以后提前做準備,等到研究一有成果,直接進行臨床試驗,提高效率。
符合志愿者條件的人不多,而在少數(shù)符合條件的學生當中,愿意成為實驗體的人就更少了。
核對過實驗室人員名單,伏星發(fā)現(xiàn),報名志愿者的只有兩名學生。
一位在讀大四,一位在讀大二。
讀大四的這名志愿者同學是師范專業(yè),根據記錄,該學生患有肝癌中期。
應該就是小太陽幼兒園的那位實習幼師。
該名同學一共有兩次出入記錄。
第一次是來前臺找導師咨詢了志愿者相關事宜。
第二次,是她決定擔任志愿者,和實驗室簽訂保密協(xié)議,聽說了實驗思路后,在導師帶領下參觀了隕石碎片。
而就在當天,有一條特殊加粗的記錄。
實驗室丟失了一塊拇指大小的隕石碎片。
另一名志愿者只有一次記錄,他直接和實驗室簽訂了協(xié)議,上面沒有提及參觀隕石。
日志上面也有寫到,導師和學生吃喝住宿都在實驗室,研究過程幾乎是閉關,日以繼夜從事BCIM項目。
不過,一直到日志停止記錄的那一天,上面并沒有提到過項目有了實質性進展,根據記載,距離開展臨床試驗還遙遙無期。
所以,問題還是出在隕石本身。
實驗室遺失的那塊隕石碎片應該是被女幼師竊走了。
之所以報紙上沒有報道過桐城大學生物實驗室人員身體異常的現(xiàn)象,一是因為人數(shù)不多,不像小太陽幼兒園,兒童集體生病更容易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二是實驗室很注重保密性,導師和學生幾乎住在實驗室從不外出,外界很難發(fā)現(xiàn)異常。
一兩個學生生病,大家也不會往實驗本身上去想。
至此,伏星攥緊手中的資料,微笑道:“跟我來?!?p> 幾分鐘后。
隨著那間實驗室的門被打開,一股腐臭味撲面而來。
實驗室里有一具腐爛了的尸體。
再往上看,尸體面前放著一個玻璃容器,里面是幾塊大小不一的黑色石頭,天色昏暗,隱隱能看清石頭特殊的紋理,和浮在表面的淡淡的紫色熒光物質。
應該就是隕石碎片了。
三人上前,花千金抬手在鼻子前揮了幾下。
腐臭味讓人不適。
伏星沒有在意,按下實驗臺上的按鈕。
器皿緩緩打開。
頓了一下,伏星伸手想去接觸其中一塊隕石。
就在這時,白發(fā)青年握住她的手腕。
伏星抬起眸,目光里透著些疑惑。
祈沨聲音沉靜:“想清楚了?”
在擔心她?
頓了一秒,伏星咬了下唇,笑容明亮:“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看她這副自信的樣子,白發(fā)青年有一種自己的擔心都是多余的錯覺。
他頓了一下,松開手。
伏星于是將手搭到了那塊隕石碎片上。
腦海中彈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