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該由自己選擇
今日在電影院里因電影《我的姐姐》中很多情節(jié)的觸動而稀里嘩啦的流了一通眼淚,口罩也被浸濕。在買票時就已知曉肯定會因其中一些情節(jié)引發(fā)淚腺工作,卻還是忘記帶上紙巾,幸好旁邊的兩位小姐姐發(fā)覺我的小動作并及時遞送紙巾,否則臉上的淚痕也該明顯了。
故事情節(jié)、人物語言、背景設計都挺貼近現(xiàn)實,在觀影過程中,每一幀畫面都不會讓人感覺很炫或者太遙遠而夠不著。故事中姐弟倆相互間的情感變化是主線。姐姐這一角色到底該如何選擇才是對的,沒人說得清。
我們是該犧牲自己成全家人,還是先努力做好自己再在有限的能力范圍內(nèi)為家人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的選擇題在我所接觸到的人群中、在我從小到大的生活中并不少見,而最受人追捧的都是犧牲自己成全家人。
老家的同學,家里有兩姊妹的,父母能供兩個孩子讀完初中已很不容易,作為姐姐,無論學習多么優(yōu)秀,基本都會放棄升學繼續(xù)學習的機會,有些甚至為了徹底斷掉自己的念想在初中還沒畢業(yè)就外出打工。21世紀初,往江浙、廣東打工在鄉(xiāng)村是一股潮流,誰家孩子出來一兩個月就給家里寄錢也會成為美談,卻沒有人關(guān)心她在外過得怎樣,沒有人知道她也想能繼續(xù)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
作為姐姐,無論下面是弟弟還是妹妹,從小就會被教育“你是姐姐,要對弟弟/妹妹負責”,可是誰又來對姐姐負責呢?例如老家鄉(xiāng)村那些早早出來打工的姐姐們,所有的錢都給家里,家里無論大小事都得靠她們出錢,若是誰沒有能幫家里將房子建起來、不能給家里置辦像樣的家具、不能給弟弟/妹妹買新衣服……則是不懂事。對于她們來說,存在就是要讓娘家更好,不管自己是否出嫁,否則不僅有失姐姐這一身份,鄉(xiāng)里間更會流傳她家養(yǎng)了個沒用的女兒。
當然也有姐姐會相對幸福些,弟弟/妹妹懂事,不管初中畢業(yè)后是否繼續(xù)讀書,都能體諒姐姐在外打工的不容易,也會在自己出來工作后給予姐姐一些關(guān)懷。若遇上這樣的家庭,家里父母也還是會一有機會就跟姐姐強調(diào):“你看弟弟/妹妹多懂事,都知道關(guān)心你,你也要多關(guān)心他(她)?!闭f這話的多半是家里還有一兒子?;蛟S是多年來大伙兒都已麻木,別人都是這樣做,所以你就該如此。
我不知道是年紀增長的原因讓我更自私,還是一年年的見到的人事物更多而讓我更清醒,越來越堅定地認為不能完全以犧牲自我來成全家人,而應該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適當幫助,我們也更應該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而為之努力,不應該因為環(huán)境、世俗而放棄自我。每個人都有權(quán)利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夢想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該被世俗的眼光左右選擇,不該被不相干的人的話道德綁架,如果連自己都顧不上,又何談幫助家人呢?
電影最后結(jié)局我認為是留下一個懸念,讓觀眾自己去描繪:姐弟倆一起去了BJ,姐姐讀研,在學校及社會的幫助下,弟弟也能在BJ上學;弟弟留在了收養(yǎng)家庭,姐弟倆許下只有他們知道的承諾,至于那份放棄見面的協(xié)議簽或不簽都不會干擾姐弟倆的情分?;蛟S是我太向往美好吧,想到的結(jié)局無論哪一種,對于姐弟倆來說都不會影響彼此的感情,而且他倆都會得到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