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渏是孤兒,剛懂事時就跟著一個老乞丐討飯。據(jù)說老乞丐在街上撿到她,名字寫在衣服上;后來老乞丐又陸續(xù)撿到五個男孩,一家六口就以討飯為生。劉渏六七歲時,其它幾個男孩也五歲多,除了討飯還經(jīng)常帶幾個小孩去找活干。
武安就這么小,所以很多人都知道有這么幾個小乞丐,有時候有些小活也讓他們?nèi)プ觯贿@種行為更多的是為自己找個合理的借口,給幾個小乞丐一碗飯吃。
乞丐也有休閑的時候,每當(dāng)劉渏他們有空閑的時候,老乞丐就帶他們到蒙學(xué)外,靠在墻上曬太陽,或者躲在屋檐下陰影里避暑、避雨。蒙學(xué)里先生的講課聲、學(xué)生的讀書聲自然聲聲入耳,聽的久了,劉渏幾個也學(xué)會了算術(shù)和一些常用的字;這就像聽歌一樣,聽的時間長了自然會唱。
劉渏十歲時的一個冬天,老乞丐晚上睡著后就再也沒醒來。劉渏帶著五個小弟將老乞丐拖到郊外,挖了個坑,埋了。
從此,劉渏開始了不一樣的生活,打架斗毆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課,有時候為了搶活干都要打架。慢慢地,幾個小孩打出了名堂,被一個游俠看上,收他們做徒弟。游俠除了教他們一些粗淺的功夫,還讓他們幾個負責(zé)西北城窮人區(qū),代替官府收繳集市的稅費。
這樣,劉渏幾個的生活才穩(wěn)定下來,時間多了就到蒙學(xué)去讀書,慢慢地也能寫一些簡單的信件。
這個時代的游俠很仗義,不做欺軟怕硬的勾當(dāng),所以劉渏在收稅時也不欺負那些商客。其實那些擺攤的大多都是附近的農(nóng)民,久不久進縣城賣一些農(nóng)產(chǎn)品,買一些需要的東西。能收到的稅金很少,大部分時候收到的是糧食;這時候民間用銅錢的人少,直接以物易物的更多。
劉渏除了收稅還要保證這個集市的治安,排解一些糾紛。劉渏收的稅金上交官府一部分,自己也能留下一少部分。
劉渏的劍術(shù)不錯,很得游俠師傅的欣賞。有遠方朋友或江湖游俠來訪·,游俠師傅通常會帶著劉渏幾個,打個下手照顧客人。有時也會和來訪游俠的弟子比武。這些游俠說好聽是游俠,說不好聽就是地痞無賴。這世道做無賴也要有檔次,有基本的技能要求,否則就做不了游俠,只能做乞丐了。
有一次,來了一個游俠,帶著一個五大三粗比劉渏高很多的徒弟。這個徒弟用刀。兩個老無賴閑談過程中,對武功的理解發(fā)生爭執(zhí);兩人不好自己動手,就讓劉渏和高大男孩比武。
劉渏看這男孩拿著很重的刀,猜測這人力氣一定很大,估計一招就會把自己劈倒。于是,仗著速度快、反應(yīng)敏捷,與這高大男孩游走,就是不和對手過招。還好,劉渏體力也不錯,最后活活拖的高大男孩脫力,不得不認輸。
老游俠很得意,嘴里念叨著,柔弱勝剛強;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自此劉渏也有了小小的名聲,成了附近少年游俠的領(lǐng)軍人物。
這個時代娛樂節(jié)目比較少,空閑下來,幾人無事就練師傅教的功夫,無非是刀槍棍棒和拳腳功夫。
孫浩然入伙后,這個小家的生活開始豐富多彩。尤其晚上,天一黑,大家都無事可做,孫浩然就給幾個人講故事。孫浩然還沒搞清楚這世界的狀況,所以也不敢亂講,就選了武俠小說中的段子來講,里面的功夫也就比常人高一些。那些飛天遁地,毀天滅地的故事都沒敢講。這樣小心還是惹了麻煩,除了被幾個少年追著講續(xù)集,還不得不與劉渏探討武功,諸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手中有劍、心中無劍等高深莫測的功夫。
孫浩然的手能夠活動后,就開始做起這個家的廚師。劉渏幾個習(xí)慣于一天兩頓飯,朝食和餔食;早上天不亮就起身,出去干活,大約一個時辰等到太陽升的老高,就回來吃飯,這是朝食;然后再出去干活,大概兩個半時辰,太陽偏西的時候再回來吃飯叫餔食,然后出去干活一直到天黑。
這個時代,民間的飯食主要是煮,廚具就是灶、瓦罐、筷子。開始時,孫浩然還是很喜歡這種清新的食物,多吃幾頓就感到不習(xí)慣,于是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據(jù)說富貴人家飯菜花樣還不少,也不是很差,到了民間就很簡陋。孫浩然沒見識過富貴人家的宴席,只能自己瞎搗鼓。
首先是油,這個好辦,劉渏生活也不富裕,但隔幾天還是能吃回肉,孫浩然就用肥豬肉、羊油煉油。其次是作料,除了鹽還是鹽,孫浩然找到蔥、蒜,一些味道怪異的野菜。最后是餅,沒有辦法發(fā)酵,只能做死面餅。這死面餅蒸熟的很難吃,烤的還行。
然后,孫浩然的簡單食物就做出來了,千層烤餅,有時候里面加些蔥花;炒青菜,里面有蔥、蒜、怪味野菜提味;小米粥。這算是為大家改變口味。從此后,朝食的食譜改成各種烤餅、炒菜、粥,餔食的食譜還是燴菜。
孫浩然借機提出要找些史書看看。劉渏畢竟是地頭蛇,盡管社會地位不高,還是找到門路,介紹孫浩然認識了一個官校經(jīng)師。
這個經(jīng)師名馮鈺,兩人見面后孫浩然就主動談起自己,還是自稱在山里隨師傅修道,剛下山什么都不清楚。接著就主導(dǎo)話題談起老、莊的治國之術(shù);話題還不錯,這些夫子沒有對治國不感興趣的,最后自然兩個人有著共同的治世理念,大罵宦官誤國。聊的差不多孫浩然就提出想借些史書看,馮鈺沒有遲疑,抱了一堆書簡給孫浩然。
回家后,孫浩然一邊養(yǎng)傷一邊看這些書簡。剛開始還是讀的比較艱難,一些字不認識,有些字的意思似是而非,連續(xù)讀了好幾天才開始融會貫通。按照孫浩然看書的速度,一天百萬字起步,這一堆書簡充其量幾萬字,看了幾天也沒完全明白,可以看出這時代的文章晦澀難懂。
幾天的專注,孫浩然終于讀明白了這些書簡,對這個世界的脈絡(luò)有了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