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去花似雪,今來雪如花”,誰說反過來不一樣。不乏多情的游人陶醉貪念。嘴中輕哼著舊日的心情。灑脫著而時的疲倦。洋洋灑灑,俗不成文。褪去的是五黃六月的枯燥,尋覓的是七月流火的啟年。
聽過霧里尋花的故事,見過風雨淡泊的動蕩。依然是無傷大雅的舊歲,流失在指縫間的一縷青澀??释墒斓哪_步豁然踏出。從此擦肩而過的是秉燭日夜,也是多情,也是惋惜。即使如此,也改變不了的是代代相承的始終如一。
踏遍四野,暮暮朝朝。冶如溪水流淌的每一寸土壤,亦如冽冽暖冬中嬌凌的陽光。在熠熠生光的風聲里,卷走了所有的詩情。沒讀過詩,卻能感同身受他們的經(jīng)歷一般。也許這就是他們的瘋狂。這里的每一個人,每一間瓦房。都奔赴在向陽而生的方向。每每朝圣的途中皆是如火如荼的死亡。
陸陸續(xù)續(xù)的前赴后繼,不過是愿意成為將傾大廈的一根愚木,而摧毀的是整個水木年華。
故事
落在車水馬龍,形色各異的街道,輕舍儼然齊樣,青瓦白墻。跟往日的安寧無異。而懸掛在墻外的一塊棕色木棱。一絲絲的裂痕借著金烏灑落的余暉,映襯出泛黃的光暈。而透出的卻是深紅色的絢爛。它像刻骨銘心的記憶默默的留在了那暗無天日的疤痕深處。記不起何時,他們也像生活在這片土地百姓一樣。悲泣的聽訴著過去。又無人不祈禱著寧靜,內(nèi)心滿懷感激。
那時的街道不如柏油來的通暢,一條道就通向想去的地方。街頭巷尾如同打了結的十二指腸,莫若不是巷子人家,那便是摸不著頭腦,更分不清方向。倘若腦子一昏一股勁兒的鉆進巷子深處,迷了方向不說,人恐怕也是要丟咯。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怕巷子遇故人
城邊,在這巷子深處就蝸居著這樣一對兒怪人,都說是一個弱不禁風,瘦骨嶙峋的老乞丐兒和一個乳臭未干,骨瘦如柴小乞丐兒。多年來,未嘗有人見過,遮遮掩掩的躲藏在巷子內(nèi),只是偶爾會見到小乞丐兒跑出的身影。讓這原本就人影稀疏的小巷里迎來了這兩位不速之客以后,漸漸的變得空空蕩蕩。老乞丐兒卻不與一隅的乞丐兒一般。坊間七嘴八舌的都是這倆乞丐兒的傳聞。這內(nèi)容可不輸說書的半分精彩。
巷子內(nèi)千回百轉,飄著一股濃濃的酒冽。細細的聞來像是陳釀著有些年頭的女兒紅。酸辛苦辣,清意綿綿,古味悠長,回味無窮。想來這老乞丐兒也是一位貪杯之人。
人言可畏,都說老乞丐兒會使妖法。時不時便有一些聽信謠傳的人深入巷內(nèi),多年來,入巷的人卻沒能安穩(wěn)的的出來。最令人矚目的是巷子內(nèi)有一顆洋槐樹,根深蒂固的埋在巷子深處。在巷子外遠遠望去就能一眼捕捉到那冒著綠尖的洋槐角角。像一顆絢美而別致的星星,在夜里襯著皎白的月牙泛著淡淡的綠光,又在無邊漫長的黑色記憶中漸漸消失。
年年如新,古城不舊。記黃歷粗算已有兩年時月,歲月變遷牽動一發(fā),碧天黃地,沉沉浮浮。左右之間變換著人常,不見蓬蒿高低,不念日月如華。摧枯拉朽的力量也在冥冥之中推動著春夏秋冬,最后也會筋疲力竭的吹著舒適的晚風,看著落葉歸根。
秦歷
秦,立足于史卷的朝代。黃沙兵戈,南征北戰(zhàn),叱足風云,雄踞九洲大半的疆土。而培育出的軍隊更是威懾四方,戰(zhàn)無不勝更被百姓譽為“秦獅”,敗敵之土更以秦為馬首是瞻,甘愿俯首稱臣。尊秦為大秦。而此年秦歷正式更號為宣統(tǒng),正值秦春。
秦獅大統(tǒng)領宋牧之,本是江湖出身,為人忠肝義膽,驍勇善戰(zhàn)。歷經(jīng)戰(zhàn)爭的肅殺和磨練,已經(jīng)是披星戴月,所向披靡。一顆炙熱而滾燙的衷心在對敵的戰(zhàn)場廝殺中熠熠發(fā)光。在宋統(tǒng)領收復梁土,雙方對弈時。宋統(tǒng)領不慎落入敵軍的圈套內(nèi),五千兵騎盡數(shù)完敗,全軍覆沒,已經(jīng)是黔驢技窮,末路之地。屆時,宋牧之也已經(jīng)是必死之身,可宋統(tǒng)領并沒委曲求全,投敵求存,也沒有已死謝國。他卻如不屈之槍,筆直而堅挺的樹立在敵軍的鐵蹄之下。雙手持握著混元鐵鞭,眼神透露出必死而歸的信念,以一己之力大戰(zhàn)數(shù)百之敵。宋統(tǒng)領使出此生所學,不知其術。頓時如雷霆降臨,戰(zhàn)場之中煙塵四起,恍如隔世。
卻令人震撼的是,宋統(tǒng)領并未有馬革囊尸,而且依舊站立在血色的土地之上,周圍皆是殘存的敵人尸體。一片血色荒土,宋牧之眼神中閃現(xiàn)出的荒涼,令人陰陰作冷。心中的熱血,而頃刻間爆發(fā)。正如瓢潑之雨,雨后春筍,一點一點的蠶食著這片泥濘的土地。帶來的不是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洗禮。而且無窮無盡的蒼涼。此時的宋統(tǒng)領已經(jīng)是萬人之上的將軍。但卻也是軀體凡胎的宋牧之,宋牧之望著一片血肉模糊的尸體,將天空都染成了一片番紅,自己也比做了血做的人。為了爭奪和廝殺,可以不顧生靈。唾棄自己曾經(jīng)的信念,不知何時自己已經(jīng)變了。瞬間,宋牧之手中鐵鞭一松,鏗的一聲,砸在了地上。原本屹立不倒的戰(zhàn)神頃刻間癱瘓到了尸體堆中??伤文林镁貌荒芩尚钙v,望著天空。內(nèi)心變的漸漸空靈。
勝利帶來的不一定是和平,也可能是貪婪。
大秦已不滿足如今的疆土范圍,就在秦獅大肆擴張疆土之時,卻意外被疆邊漠軍的突起之騎全部抵御。疆騎的崛起令一向戰(zhàn)無不勝的秦獅感受到了空前未有的壓力。兩軍對壘,自然必有一敗。經(jīng)過了數(shù)月的戰(zhàn)役,秦獅與疆騎各有所敗陣。而疆騎卻是略勝一籌。朝廷上也因此勃然大怒,龍顏猙獰。譴責秦獅大統(tǒng)領宋牧之。也因用兵不力,待陣消極,被罷免官職,告老還鄉(xiāng)。
本以為鬧劇會如此收場,而正當大秦重振旗鼓,卷土重來之時。卻發(fā)生了一些事情迫使戰(zhàn)爭停止。而此朝內(nèi)一股股勢力和不安分的人開始伺機而動,暗潮涌躍。像是伺謀已久蓄勢待發(fā)的餓狼,滿眼紅光。在最大的破綻處,給于致命一擊。朝廷的一次潰敗卻被迫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尷尬處境。而此,九洲之下,莫非王土的大氣被疆騎所懾。分割出對立的局面,內(nèi)憂外患。卻算不上人心惶惶,而此,一份疆書呈于大秦殿內(nèi)。
上呈:
“秦獅犯疆,傾力而御,乃命自然。疆土雖不如秦土之闊,富饒美盛,但為一脈相承,愿居之。若秦獅不再犯邊,疆自安分,而無心爭奪。戰(zhàn)爭迫使百姓之苦,是你我不可體會。疆土百姓安居樂業(yè),眾愿所歸。不如化干戈為玉帛,兩地互通有無,虔誠來往。愿秦亦可斟酌?!?p> 落字署名葉城主。
漠北一表誠意,致使秦的處境緩和。這也是秦愿意看到的局面?;筛隇橛癫?,化戾氣為祥和。這一戰(zhàn)秦雖敗,卻贏得天下的穩(wěn)定。
愿君三冬暖,愿君春不寒。
一席薄薄棉衣貼滿了布丁,蓬松的頭發(fā)如同卷縮的枯草散落在風中,滿臉灰塵黑土,略顯佝僂的背影牽著一個身材瘦小的背影,一高一低。瘦小的背影在飄落的銀花中瑟瑟發(fā)抖。銀裝素裹的土地上在他們走過的地方留下了一大一小的腳印。
佝僂著背影嘆息道:
“又是一年冬呀”
聽聲音,是一位尋跡的中年男子。說完邊從腰間摸出約有兩個巴掌大的酒囊。咕嘟的喝了一口。擦了擦嘴。邊遞給了旁邊的小個子。小個子也是二話不說喝上了一大口。哈的一聲,很是享受。不知道是不是身上開始熱乎,小個子也不在發(fā)抖。便開始詢問道:
“爹爹,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到呀?”
稚嫩的童聲瞬間闖入男子心懷。男子并沒有立即回答,指著那一片茫茫的白皚。滿眼溫柔的說道:
“寒兒,等我們穿過了眼前的白雪,我們就到了”
小童滿臉天真的回應了一聲“哦”。便繼續(xù)朝著白色沙漠前行,迎著銀色雪花。在杳無人跡的路上,只留下了一大一小的足跡。
一顆大樹
余州,秦土之北,秦河湖畔南邊。美麗而富饒的地方,充滿著美麗傳說的地域。這里不缺的就是色彩故事。只見古色城臺上鐫刻著兩句悲涼的詩,已是悠久傳承,字也只是模糊可辨。
“余州城上望余州,人去城空江自流?!?p> 大街小巷為迎接春年的到來,各家各戶都點上了燈籠掛在了門口。看過去,滿幅春聯(lián),各有春色。
“海納百川呈瑞彩,天開萬里醉春風”。
這一幅春聯(lián),想來這家主人應該是一位好客之人。轉眼過去,又是一幅。
“花木向陽春不老,驊騮開道景無邊”
這家自然是一位才子人家。
街巷常如往昔,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而今百姓新衣著紅顏,面如春風,個個也是意氣風發(fā),風姿綽約。享受新年帶來的的喜悅,鄰里左右,互往拜訪,道喜著新春歲月。
盡管如此,街道依舊出現(xiàn)了兩個與氣氛格格不入的背影,一大一小,一高一低。背裹著包袱,主動的避開了行人的目光,將自己隱匿在角落處。盡量不惹得百姓議論。而就在街上的行人注意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早就已經(jīng)消失在了一個深深的巷口。
無邊的春色,無盡的年意。突如而來的春風為如母親一樣和藹。此地不同南方,沒有那楊柳堤岸,青草依依,也沒有并蒂芙蓉,新燕弄巢。
余州城,顯眼只有一顆光禿禿的洋槐樹。孤獨生根,盤踞大地。默默的守護了余州百姓百余年,依然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守護物。
直到一高一低的兩個人影到了這里,仔細瞧來,原來是尋跡故地的父子倆。男子看著盤根交錯,獨守陰陽的洋槐樹,心里不僅泛起來一絲漣漪。感同身受洋槐大樹的心情。身臨其境的看著它。在日月交輝的這些年,獨自承受了冷暖全部,而依存的只有這一片土地。
小童突然開口問道:“爹爹,這是什么樹呀?它好大呀!而且你為什么一直看著這顆好大的樹呀?”
小童自然識不得這是什么樹,天真語言透露出小童的可愛。瞪著一雙疑惑而天真的眼睛看著他的父親,正是心里充滿好奇的年紀。但男子并沒有回答小童的問題,而是問道:
“寒兒,咱們以后就住在這槐樹旁,怎么樣?”
小童如是發(fā)現(xiàn)了寶藏一般,開心的說道。
“好,原來這是槐樹,它好大呀”
男子回應著小童。
“以后寒兒也要像這顆槐樹一樣,長這么大”
小童聽了爹爹的話,摸了摸可愛的小腦袋,思考了一陣,然后稚嫩的回答道
“是不是寒兒長這么大就可以保護爹爹了呀”
男子聽了小童說的話,一股暖流夾雜著一絲愧疚之意在深深的心底流經(jīng)。頓時老眼濕潤,喉嚨哽咽。男子突然伸手摸了摸活蹦亂跳的小童的頭。親切的看著這個可愛的小家伙。聲音中帶著一絲嗓啞呢喃著
“好好好,以后讓寒兒來保護爹爹”
不過數(shù)日,男子便在這撘起了一處簡陋的住所,緊緊挨著槐樹。而此,槐樹有了勃勃生氣。展現(xiàn)出與往日不同的磅礴,更象征著力量。寒兒也整日與大樹作樂,像是找到了一個新的伙伴。
只見男子在簡陋的門旁用糙紙掛上了一副春聯(lián),字體蒼勁有力,頗有韻味。卻唯獨少了橫批。
“瑞雪兆豐年,他鄉(xiāng)遇故知”
這日,余州城內(nèi)忽然飄起了銀白色的雪花,隨風而匿,落地而生。古老的洋槐樹如帶了一頂雪白的帽子。遮擋住整個余州的風雨。
頓時,余州城銀裝素裹,如一朵盛開的白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