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陳財又回到了家慧身邊,陳財重新租了一間房子,在一個偏僻的河壩旁邊。這樣一來,就算閆春進(jìn)了城,也很難找到了。
每天家慧在家看書,陳財買了一輛舊自行車上下班蹬著,路上經(jīng)過菜場帶回第二天的菜。家慧媽繼續(xù)跟著油漆隊下鄉(xiāng)了,閆春到那個出租屋去找了三次,要么是一大早要么是晚上,每次都是偷偷去的,怕被正義的鄰居們瞧見。為了方便起早摸黑,她借宿在城內(nèi)一所廟里,她娘家附近有一個熟人早年在那里出了家。
閆春一連在城里待了近十天。有一天,她跟著廟里的尼姑去菜場買菜,她大聲跟攤販討價還價,嗓門大得像吵架。這是她的絕活,在家里賣雞蛋的時候,為了跟別人多要一分錢,都能跟人爭上半天。
此時陳財也在菜場里,他剛好發(fā)了工資準(zhǔn)備買點肉回去給家慧做粉蒸肉,剛付過錢拿起袋子時,就聽見蔬菜區(qū)傳來一陣熟悉的叫聲。
陳財條件反射地縮了一下脖子,稍微下蹲了一點點,然后才緩緩轉(zhuǎn)頭循聲望去,只見親娘跟一個尼姑打扮的人正站在一個蔬菜攤前,她們側(cè)對著陳財。
閆春的嗓門巨大,喊著:“別說一毛了,多一分我都不給!就你這菜,全都蔫了!你現(xiàn)在要不賣的話,等會只能拿回家喂豬了,說實在的,我們家豬都不吃這種蔫皮兒沒有一絲水分的青菜呢!”
尼姑在旁邊不聲不響,只是拿起菜在那裝袋,閆春一把從尼姑手里搶過蔬菜,說:“別裝,他還沒說賣不賣呢!”
這時,尼姑小聲說:“算了,人家老遠(yuǎn)挑來城里,腳錢都不止一毛,我們吃現(xiàn)成的就別討價還價了吧?!闭f完又拿起一把菜就往袋里裝。
閆春正想阻止,賣菜的男人說:“我這一擔(dān)菜都賣完了,就是這個價格,你也別說了,看這位大師的面子,就你們說的價吧,日行一善?!?p> 聽賣菜的這么說,閆春撇了撇嘴:“說的那么好聽干嘛呀,明明就是可以賣非要說得自己多偉大似的!”
賣菜的也不跟她爭論了,搖搖頭就替她們裝起菜來。這時,旁邊賣菜的幾個人都向閆春投去厭惡的眼神,廟里買菜誰會坐地起價呀,這個女的又不是廟里的師父,怎么弄得好像她家買菜一樣,那架勢,就跟她是主子一樣,一看師父手上拿著錢,就知道這個女的是廟里白吃白喝的那類人!
陳財心情十分矛盾,見了閆春他心頭發(fā)軟,想走過去喊一聲媽,可一想到他媽對家慧那么狠心,又不敢輕舉妄動。所以陳財站在那里一動不動,既不朝前走去,又不轉(zhuǎn)身離開,他一直看著,閆春裝菜上稱,然后拿著菜等尼姑付了錢,再轉(zhuǎn)身往另一個方向走去。
陳財忍不住跟了上去,在后面保持著距離。拐了幾條街,閆春跟尼姑進(jìn)了街旁一條小巷子,陳財離老遠(yuǎn)就看見巷子往里幾步是一個廟門,閆春她們轉(zhuǎn)身就走了進(jìn)去。
陳財看了看四周,確定了位置,然后也轉(zhuǎn)身回菜場,他的自行車還放在菜場東北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