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兄不知,那就讓小弟來說明吧!”
司匡正襟危坐,與孔安國平視,表情嚴肅,聲音朗朗。
“青壯年若死,徒留孩童,不出數日,孩童必死;孩童若死,徒留青壯年,數日之后,興許有存活下來的機會?!?p> “因此,相比與孩童一同奔赴黃泉,很多人……更愿意選擇易子相食?!?p> “別說了!”孔安國閉著眼睛,額頭青筋暴起,揮了揮手。
然而,司匡可沒打算就此停止。
想徹底拿下儒家,不下狠藥怎么行?
殘酷的消息,在客堂內回蕩,縈繞在屋頂房梁之上。
“自古以來,世人皆重男輕女,若是一家?guī)卓谥?,存在女孩……結局,不需要小弟多說了吧?殺人以飽腹!”
孔安國聲調微怒,“司公,夠了。這種事,公可親眼所見?”
“你猜?!彼究镄α诵?,回答的語意不明。
“我……”
“唉?!笨装矅刂匾粐@,身體一下子軟了下來。
他彎著腰,咬著牙關,雙手交叉,藏于袖口。
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太多,也不敢深入了解。
黃河決口之時,天下主流思想可是儒家。
若真的發(fā)生了易子相食之舉,儒家,如何面對世人?
法家治秦,暴政聞名于世。
儒家治漢……若是以易子相食聞名于世……當代儒生,有何顏面面對先秦諸子?
他孔氏一族,有何顏面自詡孔圣之后?
孔安國握緊拳頭,任由指甲蓋戳進肉中。
抬起頭,黝黑的瞳孔周圍,布滿了血絲。
他從嘴里擠出來幾個字,一字一頓,“司公,敢問,兩百畝地,如何救助流民?”
比起比起糾結易子相食,他更想知道解決的方案。
這關系到儒家的名聲!
如今距離黃河決口,過了兩年多了。
由于皇帝在一年前的時候,曾發(fā)動民夫,試圖堵塞黃河。
行動雖然失敗了,但那段時間當中,受災流民,勉強勞動果腹,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的餓死情況。
若是真的有易子相食的情況,絕對是最近半年才發(fā)生的!
發(fā)生時間較短!
還有彌補的機會。
若是真的能讓世人不再有這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吃人行為……
六十金而已,他儒家哪怕拼盡老底,也愿意拿!
這可是名聲!
儒家之輩,名聲重于一切!
為何顏回被儒家子弟奉為亞圣?
只因孔子一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亦不改其樂”的贊揚!
雖貧猶樂!
只因孔丘雖不受列國待見,顏回依舊能侍其左右。
仁義禮智信的境界!
為了名聲!
拿錢也值!
孔安國挺直腰板,拱手,對司匡一拜,“請司師教我!”
“孔兄禮重了!”
司匡虛手一拖,沉聲說道:“既然公已發(fā)問,那小弟就簡單地說一說?!?p> 他先起身。
環(huán)顧四周。
最后,在門后發(fā)現了一個沾滿了炭灰的銅盆。
司匡走過去,不顧臟亂,徒手抓起兩塊木炭。
走回座位,跪坐。
右手捏著木炭,在地上畫了一個矩形。
左手指著,道:“孔兄請看,這是小弟打算購買的兩百畝土地!”
孔安國循著手指的方向看去。
雙眸直勾勾地盯著地面上的這個黑色框框。
耳朵豎起來。
他倒想聽聽,兩百畝地究竟能做出什么大事來!
司匡先盯著孔安國看了幾眼,笑容藏在心底。
魚兒咬鉤了!
距離拿到錢,就差收線了。
他把視線也挪動到黑色方框內,沉聲講解。
“此處有地兩百畝!小弟打算拿出一百畝地建造一處高檔居民區(qū)!”
居民區(qū)?
還高檔?
孔安國直接蒙了。
呆呆地抬起頭,神色呆滯。
聽不懂這種術語。
“司公……什么是……”
“哦,就是學子居住之地!兄長可以理解為‘學里’?!彼究锟闯鲅矍斑@個土著的疑惑,搶先一步回答,“名字我都想好了,這里就叫‘稷下學里’。在此居住之人,都是希望與稷下百家諸生交流探討人士?!?p> “呼!難道,公想從事商賈?”孔安國不是傻子。
僅僅聽名字,就能判斷出這里的用途。
蓋這么多房子,肯定不是給自己住。
那么,只有最后一種可能了——拿來賣!
他眼睛瞇成了一條縫,耷拉著臉,額頭發(fā)黑,提醒,“商君言:士農工商!公身懷治世之才,為何從事低賤之位?”
孔安國搖了搖頭,“若是公妄圖從商,這錢,我儒家不會借的!”
開玩笑。
這要是借出去了。
豈不成了儒家支持治世之才從商?
在天下人眼里,這究竟是鼓勵商賈的存在,還是在打擊報復戰(zhàn)勝諸子百家者?
無論是哪一種看法,對儒家而言,都是致命的。
對于結局,他只能想到四個字:名聲盡喪!
堂堂儒家,怎么能助人行低賤之事?
不可取!
斷不可??!
孔安國盯著司匡,拱手,言辭懇切,“請聽在下一言: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賣的!”
司匡咧嘴一笑,“不這樣做,如何救助流民?”
孔安國抻著脖子,面紅耳赤,辯論,“房子建成之后,不歸流民,何談救助?”
“建房管飯!”司匡淡淡地說道,“凡是來此幫助建房之人,不發(fā)錢財,以糧代替!吾將此法,稱之為以工代賑!”
手中木炭快速滑動。
將地面上的矩形分割成兩半。
司匡指著左邊那一半,快速寫下一連串孔安國看不懂的符號——阿拉伯數字。
他一邊計算,一邊說道。
“一畝地,若是建造房屋,除去通行之路、綠化之地、基礎設置等,可得面積在五十平方米的房屋六座!”(西漢一畝地不到五百平方米。)
“百畝之田,若是全部付諸于房屋之上,所得住宅之所,約為六百!”
“建一層房屋,需要工匠十五,耗費五日,而吾打算令‘稷下學里’統一為三層房屋,因此,耗費時日約為半月?!?p> “正所謂,賑濟災民之時,不能讓其一直吃飽。所以,吾打算,令其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兩天得一天口糧?!?p> 司匡咧著嘴,嘿嘿一笑。
在地面上寫下來一個數字——九千。
“按照此法,百畝之田,可供九千戶流民工作一月。九千戶,將其家眷算上,此地可囊括流民兩萬人以上!”
說完,他在地面上那個被一分為二的方框右半部分,寫下來兩萬這個數字。
這也是司匡為何留下一百多畝地的緣故。
他需要給這兩萬人提供一個居住吃飯的場所。
還記得電視劇上和珅曾經說過:“流民……已經不能算之為人了?!?p> 對這群人而言,只要能活下去,環(huán)境再差,也無所謂。
孔安國盯著地面上唯一能看懂的數字,
沉默半晌,問道:“公可知兩萬人一天需要吃多少糧食嗎?”
司匡點了點頭,“七成飽的狀態(tài)下,一日約三百石,折合錢,共計一金半!”
“原來知道啊。那公可知其一個月的消耗?”孔安國掐著指頭算了半天,在算出來之前,先問了這么一句。
“唉,兩天得一天口糧,一月下來,約需二十二金半?!?p> 孔安國目中盡是詫異之色。
口算?
數藝上的造詣這么強?
他雖然不清楚答案正不正確,但考慮到眼前這位曾經一己之力壓制諸子百家,尤其是天文方面壓制了農家之后,還是把指頭收了起來。
“呃呃呃……知道就好。這二十二金半,從何弄來?”
司匡目光炯炯,淡淡地說道:“抵押!”
“啊?”
孔安國腦袋上掛著三個大問號。
抵押?
這又是什么鬼方法?
在其疑惑之際,司匡開口了。
“吾打算將一百八十畝地以原價的八成,共計四十三金兩千錢,抵押給諸子百家。為期五年,每年愿拿出十金,分發(fā)下去,作為感謝費用!若五年之后無法還錢,地無償歸諸子百家所有,若五年之后,錢財償還完成,地歸我所有!”
“孔兄,小弟粗略算過了。諸子百家哪怕購買一畝地,五年之后,凈收益最少也在三千錢!”
孔安國朗聲詢問:“若是每年沒有支付好處費呢?”
司匡淡然一笑,“地直接歸諸子百家所有!”
“好一個抵押!”孔安國皺著眉,“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五年后,本金直接翻一倍!此法一出,百家諸生,恐怕會爭相恐后參與此斂財之法!”
在他看來,這種方法,不算商業(yè)貿易。
只是借錢出去罷了。
五年之后,要么拿回雙倍的錢,要么,直接拿地。
怎么看都不虧。
大漢買地是常態(tài),儒家并不反對。
相反,他們還很支持這種行為。
士農工商。
買地屬于農業(yè)行為了。
不論種不種地,都是農業(yè)行為。
孔安國沉默片刻,感慨,“若真用此法,所斂之財,足以讓兩萬流民,多活兩個月!”
他深知,這種算法,保守了。
稷下附近的流民,根本沒有這么多。
雖然黃河下游災民眾多,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跋涉數百里,來到此地?
能有一萬人就不錯了。
這種方法,可以直接上讓一萬人多活四個月。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春季將至。
此刻種下糧食,四個月之后,便可以收獲。
相當于幫助流民度過了一個糧食空窗期。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1-05/5e11193869d5d.jpeg)
土豆劉
據《秦漢經濟史(上)》認定:漢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斗為2000毫升 感謝【151024225343180】、【140806122908273】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