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在政時間頗長,二十六七年。誰知后面一個不如一個,六年時間里天子就換了兩個,還連年天生異象,朝野上下都覺得大漢氣運不大對頭,似乎走向了衰竭。
平帝葬禮之后,太皇太后王政君召集三公九卿眾大臣到朝,商議平帝繼嗣的人選問題。這個時候因馬宮的辭職,大司徒的位置已經(jīng)空缺了好幾個月。經(jīng)王莽提議,太皇太后王政君詔令前朝丞相平當(dāng)?shù)膬鹤?、長樂宮少府平晏擔(dān)任大司徒一職。
為平帝選立繼嗣,自然要先從元帝的后人中選起。大司徒平晏向太皇太后王政君奏報了宗室后人的情況:“自元帝以后,成帝、哀帝、平帝三朝皇帝都沒有皇子,元帝的血脈已經(jīng)斷了。元帝上面是宣帝,只有從宣帝遺下的曾孫中尋找宗室接班人。從朝廷宗室現(xiàn)有檔案中查找,宣帝后人為王的還有五人,沒有成為諸侯王被封侯的還有廣戚侯劉顯等四十八人?!?p> 眾位大臣仔細(xì)推敲著宣帝曾孫名單,見人數(shù)眾多,大多數(shù)人的年紀(jì)偏大,有的也已經(jīng)成人,這樣的歲數(shù)按皇家法度是不可以成為平帝繼嗣的。
王莽對太皇太后王政君說道:“太皇太后,平帝本來繼承的是成帝后嗣,卻不幸早殤了。現(xiàn)在平帝的同輩,看來年齡都偏大,不符合皇家法度,是不適合繼承大統(tǒng)的,否則無法排列皇室的輩分?!?p> 公卿大臣們聽之有理,都附議安漢公言之有理,建議把目光放在宣帝的玄孫,即低于平帝輩分的宗室中挑選繼嗣。
公卿大臣們選來選去,最后只有幾個宗室后人符合條件,并被送往宮中。
王莽帶著公卿大臣逐一考察了一番。這幾位宗室后人都只有幾歲,一位乳母手中抱著的兩歲幼兒,可愛清澈的笑容成功引起了王莽的注意。經(jīng)過問詢,這名幼兒姓名劉嬰,是漢宣帝的玄孫,楚孝王劉囂的曾孫,廣戚侯劉顯的兒子。
王莽請羲和官劉歆為每位宗室占卦看相,最后也對劉嬰的結(jié)果感到最為滿意。
王莽對眾公卿大臣說道:“諸位公卿大臣,從卦象上來看,廣戚侯兒子劉嬰的八字和面相是最合適不過的,應(yīng)該是皇帝的至尊之相,眾位意下如何?”
眾公卿大臣見經(jīng)過挑選,卦相也是劉嬰最好,自然一致贊同王莽的提議。
最終廣戚侯之子劉嬰被確立為平帝的繼嗣,成為平帝的太子。
王莽效仿當(dāng)年周公時的做法,奏請?zhí)侍笸跽Q劉嬰為“孺子”,朝野內(nèi)外都稱其為孺子帝。
孺子帝選定了以后,群大臣都松了口氣,王莽更是松了一大口氣。
等太子人選塵埃落定,距離平帝駕崩已經(jīng)過去兩個多月時間了。
這一日長樂宮前殿,太保王舜帶著公卿大臣恭敬地站在那里,他們送來了一塊大白石頭,請?zhí)侍笸跽^目。太皇太后王政君見這塊大白石頭,上圓下方,有些像漢白玉,但又只有幾分玉質(zhì),上面刻著八個血紅篆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王太后看了身邊的太保王舜一眼,問道:“太保,這石頭上的文字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懷疑這血紅色的篆字是人為刻上去的,偽造而已,但又不好直接說明。
太保王舜微笑著回答說:“太皇太后,據(jù)前輝光長官謝囂上奏告知,發(fā)現(xiàn)大白玉石是武功縣長孟通,組織民工挖井時發(fā)現(xiàn)的,是上天降臨之物?!?p> 太保王舜平時深得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信任,王莽特意委托他攜帶大白玉石和眾公卿一起來到長樂宮,面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王政君看了看這塊上圓下方的大白玉石,有些不安地說:“這大白玉石給朕看有何意義呢?”
“太皇太后,孺子帝年齡太幼小,一定要有周公那樣的圣賢輔佐才行。這白石丹書,正是應(yīng)征上天感知,要安漢公要效法當(dāng)年的周公,代攝皇帝職權(quán),以便更好地輔政。”太保王舜素與王莽交好,自然知道王莽想攝政心思,正好借此機(jī)會,達(dá)成心愿。
“是安漢公想要居攝之位,還是你們要推舉他攝政呢?”
“太皇太后,眼下孺子帝年幼身居太子之位,現(xiàn)我朝處于天下無天子的非常時期。一日無主,內(nèi)外心慌不定。朝廷中沒有絕對的權(quán)威,是難以安定天下的。大漢時運如此衰弱,連續(xù)三世沒有皇子,我等眾臣都堅決擁護(hù)太皇太后和安漢公。如果現(xiàn)在不采取非常措施,有所決斷,恐怕以后難以保證朝事的政通人和,滋生無法預(yù)料的禍端?!?p> 王舜身后的幾位公卿大臣也紛紛表態(tài)希望安漢公效法周公,居攝輔政。
“既然眾臣都覺得安漢公效法周公,居攝輔政比較合適,現(xiàn)在實際上也是安漢公在朝攝政,無非缺一名號給予事實罷了,這事不難?!碧侍笸跽龑ν跛催€是比較信任的。
太皇太后王政君依照眾臣的請求,次日就召開朝會,下了詔書:“令安漢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名曰漢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