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魏忠賢來了!”
“讓他進來吧!”
魏忠賢進去后看到朱由校頭發(fā)都是亂的,臉色也沒有之前好,以為皇帝生病了。
“皇爺,可是身體有恙?”
朱由校放下手中的宗卷,無奈的回道:
“朕沒事,朕只是一夜沒睡而已,交代你的事可都辦妥了?”
“皇爺,這就是他們的罪狀,還有同謀之人的名單,主要參與的就有五十七人,其他從者兩百多人,從者大半是南京的,其中還有士紳參與?!?p> “而且據(jù)張鶴鳴的供認,他們近期準(zhǔn)備聯(lián)合袁應(yīng)泰給熊廷弼栽贓嫁禍,然后扶袁應(yīng)泰上位經(jīng)略,袁應(yīng)泰答應(yīng)他們的貨物可以在遼東暢通無阻!”
“他們還和南京的一些官員有利益往來,基本上都是東林黨的,資事體大,還請皇爺定奪!”
朱由校聽了波瀾不驚,他早就已經(jīng)做好了心理準(zhǔn)備,東林黨就是一個由江南讀書人組成的利益集團,他們代表著江南士紳和豪強的利益。
而這些士紳和豪強會在這些人還沒中舉之前就大規(guī)模投資,對于他們來說,花點錢投資一些能給自己當(dāng)保護傘的人,還是相當(dāng)劃算的,因為他們不想給朝廷交稅。
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就為了躲稅,而這些當(dāng)時還沒發(fā)跡的讀書人,因此得到了這些士紳豪強大量錢糧。
久而久之,他們就被牢牢的綁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那些沒有功名的士紳豪強會把自己家的地歸到這些官員名下,以此來免稅。
甚至一個人的名下有幾十萬畝的土地,在加上他們的主要剝削對象是最底層的農(nóng)民,土地被他們大量兼并,國家收入越來越少,天災(zāi)越來越多,而老百姓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太祖皇帝當(dāng)年的制度是好的,為了避免讀書人太窮和被賄賂,給了他們一些免稅的空間,但是因為這些文官自建文開始就不斷挑戰(zhàn)皇權(quán),導(dǎo)致變成了現(xiàn)在所謂的有功名就可以免稅。
這是大明歷代皇帝的鍋,主要的就是明孝宗,他太放縱那些文官了,所謂的弘治中興是比康乾盛世更可笑的笑話。
試問一個連河套這種重要的戰(zhàn)略地區(qū)都能主動放棄的皇帝,可想而知他是有多么的鼠目寸光,他的文韜武略、治國才能又能怎么樣呢?
“全部抄家,男丁永世為奴、女人打入教坊司!”
“奴婢遵旨!”
朱由校又向一旁的王朝輔問道:
“王伴伴,南京孝陵衛(wèi)還有多少人。”
“回皇爺,還有六百人,由都指揮同知李之才統(tǒng)領(lǐng)!”
朱由校親自寫了兩份令旨,并把那份名單一起交給了王朝輔。
“交給許顯純,讓他派一批精干的親信去南京協(xié)助田爾耕,再從輔兵營調(diào)五千軍南下,由張世澤帶領(lǐng),到了南京交給李之才指揮?!?p> “告訴田爾耕,讓他把這名單上的人,還有他那些查清了底細罪狀的人,全部抄家,朕會讓李之才一起協(xié)助于他,不準(zhǔn)跑了一個人,如遇阻攔,不管是誰,就地斬殺、按謀逆論處!”
“李伴伴,你去遼東傳朕的手諭給楊寰,即刻把袁應(yīng)泰捉拿回京,遼東諸事暫由熊廷弼主持!”
朱由校頓時感覺輕松了不少,這次大清洗過后,那些禍害們暫時是不敢有什么舉動了,自己也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軍隊建設(shè)上了。
想著想著,朱由校又在御座上睡著了。
南海子
“虎賁營千總張世澤速來接旨!”
“皇爺令旨,張世澤速調(diào)輔兵營五千軍隨錦衣衛(wèi)一齊南下,于南京交接孝陵衛(wèi)都指揮同知李之才,駐守南京!”
“臣遵旨!”
待李永貞走了以后,張世澤疑惑的向張維賢問道:
“爺爺,你說陛下讓我去南京是為什么?”
而張維賢沉聲道:
“世澤,爺爺多次告誡過你,我們張家是與國同休的國公,陛下讓我們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該你知道的也不要多問,知道了嗎?”
“孫兒知道了!”
張維賢說完便深沉的看了一眼皇宮的方向,然后直接回軍營了。
朱由校之所以要讓張世澤南下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英國公府的小公爺,英國公是大明的第一勛貴,除了朱由校,如今的大明恐怕也只有英國公才能勉強壓住南京的那些勛貴了。
雖然徐家一門兩國公,但是比起受皇帝重視和信任來,徐家根本比不上,英國公一脈從張輔開始,到如今的張維賢,一直是第一勛貴。
張維賢自然是知道朱由校的意思的,但是正如他說的一樣,英國公府,從來不多問,這也是他們兩百多年來屹立不倒的原因。
……
朱由校醒來時太陽都快下山了,他只感覺這一覺睡的真沉,也很舒服。
“皇爺,一個時辰前顧秉謙和魏廣微來了,太妃也已經(jīng)三次派人來了?!?p> “哦,太妃有什么要緊事嘛?”
顧秉謙和魏廣微應(yīng)該是兩司的事,想來不要緊。
王朝輔躬身道:
“奴婢沒問,只是太妃恐怕有什么要緊事,不然不會三次派人來了?!?p> “給朕洗漱更衣!”
朱由校也在想劉太妃找他到底什么事,最近宮里也沒出什么事啊?
“太妃、陛下來了!”
“孫臣給太妃請安!”
正在念經(jīng)頌佛的劉太妃緩緩起身,回頭對著朱由校笑道:
“皇帝休息的可好?聽說皇帝昨夜徹夜未眠,可是哪里出了大事?”
“太妃多想了,大明哪里會出什么大事,孫臣昨夜不過是看太祖皇帝當(dāng)年治國的宗卷看的入迷了!”
劉太妃慈祥的說道:
“皇帝擔(dān)憂國事,本宮還是心慰的,但是皇帝還是要保重身體才是,不要太過操勞了,皇帝還年輕,時間還很長。”
“孫臣知道了!”
“皇帝恐怕還沒吃飯吧?不如今日就在慈寧宮吃吧?!?p> 朱由校睡了大半天,肚子早就餓了,笑道:
“孫臣登基這么久還沒和太妃一起安安靜靜的吃過飯呢?!?p> 劉太妃轉(zhuǎn)頭對自己的貼身宮女吩咐道:
“讓尚膳監(jiān)多準(zhǔn)備幾個菜!”
待吃完飯后,劉太妃突然開口道:
“宮中還是太過冷清了些,皇帝明年就十七了,皇帝可有想法選妃?”
朱由校一聽就明白了,肯定是昨晚的事刺激到了劉太妃,估計她把自己當(dāng)成了工作狂,怕自己忘了討老婆的事了,特意來提醒自己。
這也怪不得她,皇帝無后可是國家的頭等大事,畢竟大明可是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呢。(朱厚照)
劉太妃在血緣上雖然和自己沒關(guān)系,但是她畢竟是神宗皇帝的妃子,而且現(xiàn)在也是后宮之主,當(dāng)然要操心這些事了,她也不想到時候再來一個“嘉靖”。
“既然太妃有此心,那孫臣就請?zhí)鞒执耸掳?!?p> “皇帝同意了,那本宮開了春就開始著手此事了?!?p>
魔道世家
兄弟們來波支持啊,感覺跟單機一樣,這么多天連個評論也沒有,都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