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奮在練兵,全娘娘山的人都知道。
等土匪聯(lián)盟徹底被剿滅之后,寧奮應(yīng)該能應(yīng)付下來接下來突厥人的突襲。
娘娘山的眾人非常聽從寧奮的命令,在讓一開始做好準備和這幫**好好斗一斗的寧奮,多多少少的有些失望,這和自己的知道的,和希望的不太一樣。
在寧奮的短淺的認識里,能當兵的都要有血性,不服輸,如果不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就要更加小心了,那這個人一定是一個詭計多端的家伙,當然也可以用別外一個詞來形容,比如說“老銀比”。
沒有血腥是當不了兵的,寧奮一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寧奮覺得自己就不適合當兵,因為他就沒有血性。
自古以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一個不變的真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偏偏希望別人能做到,寧奮也是如此。
雖然寧奮自己沒有血性,但是希望自己帶的兵一定要有血性。
所以當娘娘山的這些兵,這么的聽寧奮話的時候,寧奮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失望的。
不過這種失望很快的就過去了。
因為這幫家伙戰(zhàn)斗起來血性十足,這也讓寧奮很好奇,既然這么的有血性,為什么能接受一個年齡這么小,入伍時間這么短的上司呢?
其實這是寧奮對軍人的一種誤解。
當兵的確實有血性不假,也確實接受不了入伍時間短,年紀特別輕的,但不代表,這樣將士真的那么的不明事理。
一個人真的有本事,這些將士還是很喜歡,很歡迎的,畢竟跟著一個有本事的將領(lǐng)可以獲得等多的功勞,升官發(fā)財就不是夢想了。
寧奮在整個朔州將士里還是比較出名的,先是一張圣旨空降成校尉,接著李靖竟然準許寧奮在軍中組建自己的小軍隊,這是亙古未有的事情,當然這件事情也讓寧奮徹底的成為了軍中不受歡迎的那個人。
當然這一切的轉(zhuǎn)折是發(fā)生在寧奮和馬鈺鈞的沖突。
馬鈺鈞一個老牌的千夫長,雖說沒有多少的大的戰(zhàn)爭意識,但是這么多年的軍旅生涯,讓馬鈺鈞的指揮越發(fā)的穩(wěn)健。
在軍中,像這樣的切磋不在少數(shù),很多時候,軍中有些事情,會令部與部之間生出間隙,如果一旦變成那些言語之間不能調(diào)和的矛盾,便會采用軍中演武的形式解決矛盾。
而馬鈺鈞不能說是這些人里能打的,但是絕對是相當能打的那一批次的。
馬鈺鈞指揮的部隊有多么的穩(wěn)健,只要在第一時間沒有將馬鈺鈞徹底擊潰,那么慢慢的你就會被他所牽制,最后被他擊潰。
穩(wěn),便是馬鈺鈞的法寶。而,正就是馬鈺鈞的兵法。
而寧奮,在人數(shù)少于馬鈺鈞那么多的情況之下,斗了那么多天,即使在最后如果不是馬鈺鈞用了一些不太光明的手段,馬鈺鈞不一定能勝了寧奮。
馬鈺鈞與寧奮的爭斗,也給寧奮在軍中帶來了一些改變。那就是軍中之人不在那么的敵視他,畢竟寧奮是一個有本事的人,這就足夠了。
但這不代表這,軍中所有的人可以接受寧奮,不敵視,不代表著要親近。
不敵視,不親近,這是寧奮在與馬鈺鈞戰(zhàn)斗之后贏下來的禮物。
但軍中之人對寧奮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還要源于另外的一件事情,就是傷兵營的制度的建立。
當軍中那些人知道,寧奮組件的軍隊性質(zhì)的時候,所有人大吃一驚,這么有戰(zhàn)斗力的一直部隊,竟然是一直后勤部隊,當然“后勤部隊”這個詞他們也是第一次聽說,但是性質(zhì)他們還是明白的。
就馬鈺鈞在娘娘山的那次失利,足夠讓馬鈺鈞的部隊傷筋動骨,但有了寧奮的加入之后,傷亡很小,小的讓人不敢相信,整個軍中,不光是馬鈺鈞不敢相信,就連李靖,李綱等人都時不時的去傷兵營去看一看,看著一天比一天好的傷兵,沒有什么是比這個更高興的啦,更何況其他的一些將領(lǐng)。
從那個時候開始,寧奮在軍中的地位直線上升,按照寧奮所言,寧奮所屬的部隊是為了戰(zhàn)斗部隊服務(wù)的,但是如果真的有人相信戰(zhàn)斗部隊的人比這些人地位要高,那真的就是傻子了。
除非不受傷,當然受傷之后也不會不管你的,可是一旦有大的戰(zhàn)事發(fā)生,受傷的肯定很多,總要有個先看和后看之說吧,得罪了寧奮,有時候可比得罪敵人后果大多了。
可以說,寧奮在軍中的地位那是相當?shù)暮谩?p> 只需要說一件事,就可以看的出寧奮的獨立旅在軍中的地位。那種被寧奮成為和屎一樣顏色,散發(fā)著酸臭味的肉醬,是軍中將士最喜歡吃的一個東西,寧奮的獨立旅吃不完,因為好多的旅隊,為了討好寧奮的獨立旅,給他們送了好多,甚至揚言,不夠,他們再去要,至于怎么要,寧奮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了,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寧奮建立的部隊是一個保障性的隊伍,但是沒有人懷疑過,寧奮的指揮作戰(zhàn)和,他說帶領(lǐng)的部隊的戰(zhàn)斗能力,著畢竟是寧奮打出來的。
寧奮取得了初步成就,在李靖上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寧奮也從一個分管一百人的旅帥,變成了一個真正掌管五千人的后勤總管。
后勤總管是寧奮自封的,因為現(xiàn)在的情況特殊,按照寧奮的職位,他只能掌管不到三千人,但現(xiàn)在一切為戰(zhàn)時做準備,寧奮的獨立旅已經(jīng)全面的拆散了,分散到了后勤去培訓(xùn)各種各樣的技能。
寧奮知道,在這一刻歷史真的改變了好多,寧奮明白,當后勤保障部隊建設(shè)結(jié)束的時候,就是大唐對突厥發(fā)起戰(zhàn)爭的時候。
戰(zhàn)爭最怕的便是死人,而死人最多的不是在戰(zhàn)場上,而是在所謂的傷兵營里,寧奮的改革,姑且說是改革,完全改變了這一切。
傷病營對將士來說,就是地獄,哪怕在英勇的將士,去了傷病營業(yè)害怕,怕的不是死,怕的是等死。
好多傷兵傷的不是一定要死,但是好多的將士是受不了那里的氣氛,自己殺死了自己,這不是說自殺,而是這種壓抑的氣氛,讓他們斷絕了活下去的勇氣。
寧奮現(xiàn)在掌管的五千人,并不是自己的人。真正是他的人,只有董泰那一支,其他的全部是借的。不對,應(yīng)該是他們有硬塞的。
按照他們說法是,“寧總管分管五千人,帶著一千的將士出門不太好,所以我們給寧總管籌齊了剩下的四千人,保證寧總管的安全?!?p> 李靖默認了他們的做法,他知道這些人的想法是什么。但是李靖本身也對寧奮的戰(zhàn)法很好奇,只不過要看看這些人能偷學(xué)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