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陽從地平線升起,五鳳樓鐘鼓司宦官敲響了朝鐘朝鼓,待鼓三嚴后,便有將軍及宿衛(wèi)執(zhí)杖旗校人等進入午門。緊接著百官入朝,過了金水橋,按品級分列在皇極殿前等候。
而后樂起,崇禎皇帝親臨大殿,有錦衣衛(wèi)力士張開金絲九龍四團扇,將其立于御座兩旁。再鳴鞭畢,百官入見,行五拜三叩頭禮,便開始了大朝。
話說自今年元旦始,便因國家動蕩停止了一干禮儀,今日一反常態(tài),可見必有大事。
“諸位愛卿,昨夜大勝殺敵三萬余眾,如今哨馬來報,李賊有撤退跡象,朕該如之奈何!”
“臣啟陛下,此時正應(yīng)趁敵軍敗退之際,我們掩殺過去,山西定轉(zhuǎn)眼可復(fù)。”
“臣等附議!”
“即如此,那朕便派遣……”
“且慢,臣有話說。”
“噢,朕看著你面熟,你叫什么來著。”
“臣編修周鳳翔,請皇上不要貿(mào)然出兵,李賊雖敗,但其勢仍大。若追擊勝則罷了,倘若敗了則天下又將危矣!”
見昨夜大勝,首輔魏藻德便又開始口若懸河起來這些弄臣深知崇禎皇帝的心思,當下勸戰(zhàn)。成國公朱純臣等也紛紛附和,便又把崇禎皇帝恢復(fù)河山的念想勾搭出來了。
工部尚書范景文等人不諳兵務(wù),左都御史李邦華雖知軍務(wù)但對是戰(zhàn)是和,在兩可之間皆未發(fā)言。而吳三桂等人深諳軍事,知此時不該再戰(zhàn)。但其在北京立足不穩(wěn),不敢輕易觸了崇禎皇帝的眉頭,所以未曾勸諫。
直臣周鳳翔休兵之話一出,一言激起千層浪惹,眾臣攻之。崇禎皇帝本就因其休兵談?wù)摬粣?,再?jīng)眾臣一激,便將編修周鳳翔以干擾朝政之罪下了大獄。
在這些所謂“精英首腦”的合議下,便得出待李賊退守居庸關(guān)立足未穩(wěn)之際,讓明軍大軍猛攻,一鼓作氣擊潰敵軍的結(jié)論。
甚至還做起了緊接著收復(fù)山西,在剿滅李自成殘部平定諸亂的春秋大夢。然后崇禎皇帝便開始戰(zhàn)前動員,大封有功之臣,撫恤殉國將士遺孀,至辰時末方才罷朝。
“什么時辰了?”
“殿下,你可算醒了,都已經(jīng)到巳時了?!?p> “什么,時辰這么晚了,婁伴伴呢,怎么不叫醒我去早朝?”
“小爺,小的在這呢,皇上知道你昨夜辛勞,特意囑咐不必叫您前去。這些綾羅綢緞、黃金珠寶都是皇上命令十二監(jiān)內(nèi)庫剛剛派人送來的?!?p> “噢,把這些拿出一半犒勞將士和撫恤遺孀,剩下的充作護國軍軍費!”
“哎呦,小爺您就不留點兒呀!”
“對了,挑幾個珍珠翡翠送給三秋她最近為將士后勤保障也著實辛苦,對了你也拿些金銀,這些東西我就不留了?!?p> 朱慈炯吃完飯看望了受傷的李若璉等人,便到兵部應(yīng)卯去了,至于為什么要應(yīng)卯,是因為前日得了個分掌京營之務(wù),當然就是協(xié)理京營戎政了。
本來此職都是由兵部尚書侍郎或公候這些有官職在身的大員兼任。誰能料到竟被朱慈炯這個無官無品的小毛孩當上了。
雖說協(xié)理京營戎政相當于從二品大員,卻沒有自己的獨立衙門(因從都是大員兼任故不另設(shè)衙門),所以朱慈炯只得屈尊與兵部一個尚書,二個侍郎擠擠一起辦公了。
政務(wù)堂大廳內(nèi),只見四司官吏,如員外郎、司務(wù)等不斷穿梭在桌案之間,交接著來往公文好不忙碌。在司務(wù)的交引下,朱慈炯這才穿過了弄道,進入了一個獨立小院見到了兵部尚書張縉彥與左右侍郎。
寒暄過后,朱慈炯見來往小吏來去匆匆,不禁詢問起原委。一問才知原來崇禎皇帝想西征李自成,現(xiàn)如今正籌備糧草,當下大驚便趕忙返回宮去了。
乾清宮內(nèi)朱由檢有了興致與女兒坤興公主朱媺娖正在下圍棋,享受天倫之樂,就在此時朱慈炯急匆匆的跑了進了打擾了一份寧靜。雖說朱慈炯如此冒失,但崇禎皇帝也不生氣,而是將其叫要一旁詢問昨夜睡眠如此憐愛更甚。
“莫要再議出兵之事,朕意以決!”
此時朱慈炯知道無法規(guī)勸崇禎皇帝,當下便說待史可法、勇衛(wèi)營黃得功部來了在做計較。又聽得編修周鳳翔被下了大牢,只得委婉再勸。
什么唐太宗有直臣魏征、宋仁宗有直臣范仲淹,今日朝堂之上有人敢諫,正說明他崇禎是千年未有之圣王之類的話。這才改變了固執(zhí)皇帝的主意,放了周鳳翔和暫緩了出戰(zhàn)之事。
回到了鐘粹宮,朱慈炯可謂是身心俱疲。他真沒想到崇禎皇帝政治經(jīng)驗如此單純,只是被大臣一激,便想在準備不足條件下出兵。倘若自己不勸,天下又將危矣。
“扶不起的阿斗呀!”
原來朱慈炯又想起當年李自成兵圍中原要沖開封之時,崇禎皇帝沒了辦法便將名將孫傳庭(也就是他當年俘虜了老闖王高迎祥,基本消滅了農(nóng)民軍)從刑部大牢放了出來。
您可能要問了為何這些名將都是從大牢里出來的,難道他愛住大牢喜歡里面的臭味。那當然不是了,是當年孫傳庭不聽皇上讓他留在北京當官的話,就被下了獄,而且當年被下獄的名將大才還不在少數(shù)。您說人家有千里馬之才,你崇禎皇帝就不能包容些嗎,哎,他就是不能。
而后孫傳庭出了獄,崇禎皇帝問他需多少人馬,這孫老兄可能在牢中兩年呆傻了,不知外面情況,張口吹牛便說5000精兵足矣。崇禎皇帝一聽敢情好,便給了孫傳庭兵馬,坐等勝利了。
孫傳庭到了山西,一看農(nóng)民軍鳥槍換炮,有兵幾十萬,當下大驚,便又舔著臉去北京又要兵馬。不了崇禎皇帝說給五千就五千,最后孫傳庭硬著頭皮出戰(zhàn)身死,從此農(nóng)民軍勢力一發(fā)不可控制,而明朝最后擎天柱也沒了。
各位你給評評理,你說這天下是崇禎皇帝,還是人孫傳庭的,關(guān)鍵時候他還耍起小孩子脾氣來了,大明怎能不亡。
誠然這也不能都怪人家崇禎,畢竟他父皇泰昌皇帝,做儲君時不受萬歷喜歡,幾度差點被廢。
每日擔驚受怕,根本無暇顧及皇孫教育,所以才出了他大哥這個木匠皇帝。而崇禎本不為長,所以更無半點帝王教育。父兄早亡,而自己初登為帝,雖勤政節(jié)儉,但政治經(jīng)驗極差,與大臣離心離德,再加天災(zāi)人禍,終至亡國。
大順軍中軍大帳內(nèi),李自成在無半點雄姿英發(fā)。他本想趁崇禎皇帝反應(yīng)不及城防不固之際,以雷霆手段拿下北京,成就帝業(yè)。但兵鋒卻在昌平、北京接連受挫損兵折將,如今軍心不穩(wěn)只得商議退兵之事。
又聽得昨夜大敗之后,大將劉宗敏為安撫軍心,便放兵劫掠百姓,此地已失民心之類的話。當下李自成來不及整軍便匆匆撤出居庸關(guān)等內(nèi)三關(guān),再派大將袁宗第固守寧武關(guān),以期能守住陜西、中原,在圖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