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我主沉浮

第八十二章 左良玉 下

大明我主沉浮 春風似二月 1040 2022-01-21 11:38:22

  崇禎十七年三月,當時李闖王大軍第一次逼近北京,朱由檢大駭之下,便下詔封左良玉為寧南伯,其子左夢庚為平賊將軍,令他們奉旨勤王,并許諾事成之后,左家之人永鎮(zhèn)武昌。

  大軍行至邯鄲,得知北京之危已解,左良玉便令大軍原地休整,令其子左夢庚領(lǐng)軍準備回軍,而自己則帶領(lǐng)少數(shù)隨從先行回了武昌。

  五月初四,又有加急文件送到武昌,剛剛安歇了一日的左良玉,只得又令左夢庚原地駐軍,而自己則騎快馬火速,與大軍會合。

  大軍行至河南彰德府武安縣內(nèi),糧草不足,左良玉便令下屬縱兵搶糧,延續(xù)補給。

  朝堂內(nèi)眾為賢達多有怨言,但誰讓你們給不了糧草,再說如今舔著臉求人家辦事,也只敢私底下抱怨罷了。

  5月中下旬,雁門關(guān)被李闖王攻破,史可法、吳三桂只得收攏殘部,固守大同。雖說朝廷告訴左良玉,大同仍有朱純臣等三人精兵十余萬,并催促左良玉火速進軍,合殲來犯之敵。

  但是朝中的眼線,偷偷傳遞來的消息可不是如此,原來朝廷命令朱純臣,將在寧武關(guān)附近的8萬大軍,調(diào)入大同城內(nèi),固守大同。

  但朱純臣害怕成為甕中之鱉,便故意減緩了行軍速度,直到李闖王的部隊包圍了大同城,朱純臣的八萬大軍,還隔著大同有50里。

  不過因禍得福,李闖王害怕被兩面夾擊,故而分兵一路防范朱純臣部,反而減輕了大同方面的壓力。

  這無意而成的犄角之勢,也是朱純臣愿意見到的,畢竟又不用自己以身犯險,又可以達到固守大同的目的,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雖說得了便宜,但是純臣他還得賣個乖,所以便上書崇禎皇帝,說什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呀,什么明君賢臣呢,把自己與崇禎那是一頓吹噓,朝廷里的那一堆大臣也見風使舵,夸贊朱純臣不愧是開國功勛之后。

  內(nèi)部不和,也動搖了左良玉進軍勤王的決心,大軍走走停停,所以說雖然朝廷幾度催促,但他卻總是能以糧草不足等理由拖延。畢竟對于左良玉而言,再能保護自身實力的情況下,效忠朝廷得到利益,才是他所想看到的。如今進軍情況不明,所以他才故意拖延,但他所派出的探子,卻早早潛伏在了各地。

  五月末朱慈炯攻破雁門關(guān),局勢大變,第二日下午,左良玉便收到了消息,立刻引軍北上,想要分一杯羹。

  李闖王部,大軍正在圍攻大同,所以仍不知道雁門關(guān)被攻破的消息,當然了大明朝廷更是如此,也斷了消息來源,就像是個沒頭的蒼蠅瞎逛,胡亂指揮,當然了真正有兵有將的,人家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至于到底聽不聽朝廷的,那就看情況了。

  朱慈炯自從攻入雁門關(guān),也沒閑著,一面派人追殺大順逃兵,生怕雁門關(guān)被攻破之事的消息走漏,另一面立刻整軍備戰(zhàn),當然了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裝扮成大順士兵的模樣,利用信息不對稱,給李自成致命一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