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陽光從云間飄落,帶給世間所有的美好,承載著微風(fēng)習(xí)習(xí),傳遞著春的信號。
陳東野一行人踏著春光,迎著花香撲鼻的春風(fēng)到達行程的第一站陽山縣(即廣東清遠陽山縣)。
這一路走來剛好正趕上連州山間桃李的花期,桃花次第開放,爭奇斗艷,白里透紅,如臨水梳妝的美人,楚楚動人,令人心醉,清新脫俗的李花似雪如霜競相怒放,美得令人心折。
而此時35歲的韓愈卻也無心欣賞美景。
去年韓愈剛從四門學(xué)博士(相當于大學(xué)講師)升到朝廷監(jiān)察御史(相當于最高檢檢察官)。對于考了四次才中進士,考了三次都沒通過博學(xué)鴻詞科考試的韓愈,在地方藩鎮(zhèn)幕府和四門學(xué)館等苦苦熬了許多年,覺得自己總算要熬出頭了。終于追上進士和博學(xué)鴻詞科都是一次性連著過得柳宗元和劉禹錫,三人同在御史臺任職,仿佛一下子回到同一起跑線,開始重新有些意氣蓬發(fā)。
三人結(jié)為好友,經(jīng)常一起聚會喝酒聊天,談?wù)摮⒌恼?。恰逢任工部尚書兼京兆尹(首都市長)的皇親李實不顧長安本地因天災(zāi)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的事實,為了自己的政績,加增農(nóng)戶稅負,讓長安農(nóng)戶苦不堪言。
韓愈三人喝酒聊天時,都義憤填膺,斥罵李實為奸臣。而韓愈最為頭鐵,直接給唐德宗李適上奏章《論天旱人饑狀》,奏請緩收免受長安農(nóng)戶租稅。
韓愈文章一般用詞委婉,不會像柳宗元的文章那般尖銳。但這封用詞委婉的奏章還是捅了馬蜂窩,得罪了李實。韓愈一下被貶往距離長安幾千里遠的廣東陽山縣為縣令。
此時的陽山縣,只有韓愈一個縣令,縣尉縣丞等附屬官員一個都沒有,只有幾個不熟官話的小吏,韓愈平時布置工作都得一邊說,一邊在地上劃字。對一般人來說此時的處境相比在京為官之時可謂難堪之極。
然而我們的昌黎先生向來是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二班人。韓愈韓愈在貶官途中就寫了《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學(xué)士》,之后更是寫了很多書信給朝廷高官說理求情,請求幫忙調(diào)自己回去。只是這時都還沒有回音。
陳東野到達連州地界,路上風(fēng)光雖然無限美好,身上卻也已經(jīng)風(fēng)塵仆仆。
陳東野先是去了陳氏商鋪沐浴更衣,而后再帶上禮物拜帖去陽山縣衙后堂拜訪韓愈。
陳東野從后世韓愈的文章中經(jīng)常看到韓愈在行文中哭慘哭窮,料想韓愈定是常年手頭拮據(jù),便狠狠搜刮了陳氏連州商鋪的庫存。
什么牙刷牙膏,香皂香水,白紙絹布等吃的用的雜七雜八,只要陳氏商鋪有的都裝上三五份。給韓愈準備了一個超級大禮包做見面禮。
陳東野馬車來到陽山縣縣衙后堂,劉安仁下車敲響門房,遞上陳東野的拜貼和禮單。門房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大叔,先是仔細打量看了一下劉安仁,似是沒見過這么高的南人。而后門房說了一句稍等一會后,拿著拜貼和禮單進去通報。
過了一會大叔出來道:“客人請稍等片刻,韓大人正在給湖南過來的學(xué)子講課,等一會講完再與客人會見?!?p> 陳東野心想,韓愈印象中不擺架子的啊,莫非沒聽過潮州神童之名,看了禮單太多,以為我是來為長輩求墓志銘的商人?
看來我之前的詩作沒在長安洛陽那邊傳揚開,小地方的神童沒有真正的名人吹捧,中原的人都不知道我的存在。于是陳東野在車上寫了張小字條,讓劉安仁拿給門房,麻煩再通報一聲,把字條拿給韓愈看一下。
沒過一會門房回來道:韓大人請客人進去,客人請隨我來。
陳東野跟著門房進去,對劉安仁吩咐道一會把車上的禮物搬到門房指定地點后,和小桃在車等我回來。
陳東野跟隨門房走到后堂的院子,院子一邊有一個簡易的竹子搭成的棚子,韓愈坐在棚子正中間,二三十個年輕人坐在韓愈對面。都盤腿坐在地上排列整齊的圓形蒲團上。
韓愈看到進來的陳東野,眼神有些差異,不想剛才那首寫得極好的五言絕句的作者,竟是一位如此豐神俊朗的英俊少年。
韓愈讓陳東野走到自己身邊,對底下的學(xué)子道:“大家應(yīng)該很好奇我剛剛為什么看到一張字條后課講一半就停下來。
現(xiàn)在我給大家念念這位年輕人剛剛寫的遞過來的紙條內(nèi)容:《梅花》墻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還有一句自勉的對聯(lián),“寶劍鋒之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p> 好詩,好句。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非常平實內(nèi)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處于艱難環(huán)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這首詩真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佳作?。?p>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身旁這位年輕人,也是詩作者。
這位是潮州陳氏的陳東野,字子文。
我把他寫的紙條也給大家傳閱一下,字體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jié)體嚴緊,頗有王右軍書法之神韻?!?p> 底下的學(xué)子傳閱之后,紛紛大為稱贊。
韓愈心中有些納悶,如此才華橫溢,豐神俊朗的天才少年,為何之前卻不曾聽過其名聲。
眾學(xué)子中有一自稱張學(xué)友的學(xué)子,曾去過潮州那邊游歷過,開口說道:“閣下莫不是潮州農(nóng)人傳頌的憫農(nóng)詩人,陳氏神童陳東野?”
陳東野微笑道:“陳東野正是在下。不過神通之名只是鄉(xiāng)野之人的夸大之詞罷了,不當如此稱呼?!?p> 在隋唐時期,晉末衣冠南渡的門閥士族也大多只遷移到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區(qū)域,嶺南地區(qū)還少有中原大族遷移到此。在帝國統(tǒng)治者眼中嶺南基本都還是一片蠻荒貧瘠之地。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唐朝政府才設(shè)置嶺南五府經(jīng)略使經(jīng)略嶺南。
唐時除了張九齡的祖父為韶州別駕(地級市副市長)后定居韶州,在唐玄宗時期出了張九齡這個名人外,唐時廣東少有中原名門士族過來定居。
因廣東地處偏遠,山地難行,又沒有水路與大運河直接接連,粵東地區(qū)更是與中原地區(qū)的人員流動和信息往來教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以陳東野神童之名只在粵東和廣府地區(qū)之內(nèi)傳播。
加之唐時古人對于廣東人以及廣東語言的印象都是“蠻人鳥語”。例如:韓愈《送區(qū)冊序》:“小吏十馀家,皆鳥言夷面”。柳宗元《與蕭翰林書》“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譟,今聽之怡然不怪,已與為類矣”。中原地區(qū)的人實是極少有聽說過廣東這邊傳過去的詩詞,即使偶爾有,也認為是鄉(xiāng)間俗語,上不了大雅之堂。
是以也不算韓愈孤陋寡聞,實在是邊緣地區(qū)就算小有名氣,人們基于思維印象的慣性,也會選擇性的不相信,畢竟整個漢語社會的話語權(quán)和輿論導(dǎo)向都在北方中原地區(qū)。甚至到了后世九十年代初期央視春晚的小品還經(jīng)常以此為看點,表演很多自以為趣聞逸事的搞笑段子。
眾人對陳東野的才華感到驚奇,又聽說陳東野原在當?shù)剡€有神童之名,好奇心下紛紛要求張學(xué)友仔細說來。
張學(xué)友道:“聽說子文在六歲那年與其父到田間學(xué)習(xí)農(nóng)家知識,見到農(nóng)人耕作辛苦。便寫下這首小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子美憫農(nóng)神童之名很快在潮州地區(qū)傳揚開來。或許是潮州地區(qū)過于偏遠封閉,此詩也僅在當?shù)貍鲹P。”
韓愈聽后點評道:“子美的這首《憫農(nóng)》,語言樸實無華,淺顯易懂,借助對農(nóng)人辛苦耕作的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議論,讓人有感同身受的體會,十分感人。
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nèi)容是人們經(jīng)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zhì),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
難得子美在那么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敏銳的感知力和對世情的洞察力,神童之名實至名歸。
子美與我相識的洛陽一位小友李賀年歲相當,都是年少英才。他七歲時能詩,我和皇甫湜聽聞此事親自造訪,李賀援筆輒就寫就《高軒過》,讓我和皇甫湜大吃一驚。如今李賀十五歲就已經(jīng)譽滿京華與李益齊名了。
今日我與湖南眾學(xué)子見證子美的才華,以子美如此才華比之這兩位也是不逞多讓。我定與京中友人寫信,告知此事,不讓美玉藏于河石之下,定叫子美之才華傳揚天下。”
陳東野沒想到幸福來得這么突然這么快。韓愈在提攜后輩方面的工作做的確實不比后世的歐陽修差多少。另外韓愈被貶官后的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也使得韓愈特別欣賞陳東野這首梅花,對陳東野產(chǎn)生一種雖是初次見面,卻意氣相投的知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