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你把握不住...
“老...老鐵沒毛???”
易老又嘀咕了幾遍,總感覺這話有點怪怪的。
說不上來,冥冥之中有一個數(shù)字不斷在腦海中重復。
但該說不說,領(lǐng)教了,確實領(lǐng)教了。
易老讀理寫經(jīng)這么多年,還頭一次遇見這等問題。
不能說怪,應為新穎。
“那老哥幾個,估計也不知道吧。”
“平日里總說我學問尚淺,這次,我也讓他們吃吃癟?!?p> 易老的勝負欲+10
易老懂得不恥下問,內(nèi)心的尷尬很快就煙消云散。
來了興致后,捋著胡子不緊不慢的說道:
“小友果真博覽全書,老夫佩服啊?!?p> “敢問小友,剛才的問題,你是從哪部名經(jīng)中感悟到的呢?”
感悟,這還用感悟?
宋行想說,在現(xiàn)實生活,以前人們口中念叨的:
人之初,性本善...
現(xiàn)在呢:
奧利給,手里干...
小孩都會說了,數(shù)學答案不會就給你寫個666。
宋行吐了口胸中郁氣,感嘆文化變得真快。
臉色倒是風輕云淡,稍微一想,不敢夸大其詞:
“平庸,平庸之作?!?p> “叫做...腦筋急轉(zhuǎn)彎?!?p> 這是實話實說,肯定不是名經(jīng)。
“腦筋...急轉(zhuǎn)彎?”
易老想了再想,確定沒聽過,倒也表現(xiàn)得十分自然。
“秒啊,秒啊,好一個腦筋急轉(zhuǎn)彎?!?p> “沒想到,平庸之作,還有這種考驗腦力的名經(jīng)。”
這得學啊,不學讓年輕一輩笑話。
“這樣吧,昭昭啊你先回去,我跟宋小友有話要講?!?p> 大小姐在這,抹不開顏面。
要是跟沈雅講,以為學問不精,辭退沒活干了就。
“好耶好耶。”
沈昭昭高興的像個小孩子,蹭的一下站起來。
練功時間還好久,這樣就可以跟小玲去萬絲坊挑選新衣服了。
“小燕子,穿花衣...”
“易老我先走了,書童再見?!?p> 就這么拋棄隊友?
宋行淚奔,大小姐你好歹講點義氣哉~
“等一下?!?p> 易老揮揮手,隨即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一段話。
字如蒼龍,遒勁有力,字里行間,隱約透露著縷縷道意。
“寫字,也有道意?”
宋行算是長眼了,更加堅定他茍住發(fā)育的信念。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之前的問題不算,這次,可要自己好好想啊?!?p> “沉下心來,明心境最重要的是明了內(nèi)心。”
易老數(shù)不清說這話多少遍了,但還是要講啊。
不為了那點工資,更重要是大小姐的前途。
“知道了...”
沈昭昭瞬間沮喪,噘著嘴一臉委屈。
不能玩,花衣服也穿不上,嗚嗚嗚~
“易老再見,小書童再見?!?p> 沈昭昭拿過白紙,小手擺來擺去,隨即搖晃著小腦袋走了。
“嘿嘿嘿...”
宋行心底狂笑,這下子平衡多了。
目送大小姐離開,易老臉上和藹可親:
“宋小友啊,敢問你師從何人啊?”
這得問清楚,不能搶了別人家學生。
能教出這么有才華的小伙子,肯定也是名師圈里的人。
不能亂了規(guī)矩。
“我,沒有老師,就是平時瞎看的?!?p> 宋行認為應該低調(diào),搪塞幾句算了。
他可不想到時候再被易老大肆宣揚,絕對不能出名!
“無師自通?”
易老又一次驚了,現(xiàn)在的年輕小輩都這么厲害嗎?
“低調(diào)謙遜有才華,此子不一般,絕對不一般!”
“在他身上,我竟然看到了‘大師’的風范!”
一點不吹,易老想起年輕時,可沒宋行這般氣度。
“太好了,太好了,我等研經(jīng)之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年輕一輩能沉下心來,讀經(jīng)明理,將千年歷史,繼續(xù)傳承下去。”
“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希望?!?p> 易老覺得,有機會絕對要帶著宋行去見見老哥幾個。
讓他們看看,年輕一代,一樣能尊重歷史,牢記至理,開創(chuàng)新未來!
“壞了壞了,易老這是盯上我了啊?!?p> 宋行現(xiàn)在有點慌,手心冒汗,心想:
“不會真的要火了吧?”
被收徒他能勉強接受,要出去開演講會,宋行說:
我有社交恐懼癥。
我看見大大的白鵝會頭暈。
“易老抬舉了,我只不過是讀了幾本名經(jīng)而已,道理什么的都是我瞎編的?!?p> 有一說一,系統(tǒng)給的名經(jīng),宋行就看過幾本。
但要說新集,就說在涼亭看的那種類型,一本沒落下。
經(jīng)驗十足,缺乏實戰(zhàn)。
易老再次感嘆宋行的謙恭,這樣的年輕人現(xiàn)在可不多了。
“哈哈哈,我懂我懂?!?p> “先不說這了,剛才小友說的腦筋...腦筋急轉(zhuǎn)彎,能否讓老夫拜讀一下呢?”
正事不能忘。
易老仿佛能看到,他在給老哥幾個出題時,他們臉上捉急的樣子。
光‘老鐵沒毛病’,想去吧。
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
一個字:
爽!
易老想,終于能讓他們吃癟了,不容易啊!
“啊這...”
腦筋急轉(zhuǎn)彎這上哪找書去,宋行一時語塞,腦子轉(zhuǎn)的飛快:
“平庸之作,我也是機緣巧合下看到的。”
“當時也沒機會,將其收入囊中?!?p> “哦,這樣啊?!?p> 這個解釋,易老倒也沒懷疑。
因為他知道,平庸之作在民間廣泛流傳,參差不齊。
像腦筋急轉(zhuǎn)彎這種,問題新穎,答案費腦的實屬少見。
也可能是夾帶在新集里,讓人眼前一亮。
平庸之作往往涉獵廣泛,創(chuàng)作起來也是天馬行空。
缺點就是,外界干預大。
易老回想年輕時,寫過的幾部新集,都是外界反應小,從而停筆。
好不容易堅持一本,故事最后,無力再想,潦草結(jié)尾。
那日子,難啊,心酸啊。
無人認可,純屬自嗨。
既然宋行這么說,易老也不再多問。
就是可惜,不能讓老哥幾個吃癟。
不過到時候可以帶宋行一起去,讓他出題,一樣爽。
對于宋行這不可多得的人才,易老還是要囑咐幾句:
“宋小友學問不淺,但研讀名經(jīng)時切要注意?!?p> “平庸之作水很深,你年紀尚輕,很難把握住?!?p> “內(nèi)心是要向善的,心向光明,平庸之作不乏一些惡語,混理之詞,很容易就能把你帶入邪魔外道。”
“至于那些難以啟齒的禁書,就更不能讀了,會擾亂你的心智,摧毀你的內(nèi)心。”
易老是有意將宋行培養(yǎng)起來的,他可不想因平庸之作的一些亂言,葬送了有大好前程的人才。
聽易老一席話,嚇得宋行趕緊將儲物袋里的幾本‘心愛之作’藏好。
這要被發(fā)現(xiàn),妥妥‘社死’。
“易老所言極是,我定牢記于心?!?p> 宋行抱拳道謝,能與大師交流,他也覺得十分榮幸。
“哈哈哈,這樣吧,以后你跟大小姐一起來研讀名經(jīng)?!?p> “沈長老那邊我會去說的,你是他的書童,又這么有才華,空閑之時多幫幫大小姐補習一下名經(jīng)?!?p> “今天之題,可千萬不能再告知答案,要讓她自己想?!?p> 有了宋行在,易老也稍微能歇一歇,放松下心態(tài)。
這幾天心累啊,白頭發(fā)都多了不少。
“易老放心,學生謹記?!?p> 在大師面前,稱學生總不為過。
就是這每天要來上課吧...
宋行想想,算是為求學時虛度的光陰贖罪吧。
“唉,學海無涯啊?!?p> 易老與宋行一見如故,聊了許多,直到黃昏之時才放他走。
......